人人都是“扫地僧”

2023-12-26 15:15胡印斌
时代邮刊 2023年22期
关键词:张旭颐和园保洁员

文 胡印斌

一手扫帚,一手抹布,还掌握了很多文物知识,这难道是又一个大隐于市的“扫地僧”?

北京颐和园保洁员张旭一段“贯口”视频火了。他能流利说出颐和园建筑群八小部洲、九山八海等知识点,那些诘屈聱牙的佛教名称,就像他手里的扫帚和抹布一样,手挥目送,自在拈来。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旭谦虚地表示,自己不过是对园林和古建感兴趣而已,业余时间也爱看书学习,不是什么“扫地僧”,“没那么高的水平”。

张旭的故事让人感慨,也赢得了很多赞美。这些年来,社会上似乎已形成某种思维定式,只要看到一些底层人士表现出不俗的文化修养,马上会被命名为“扫地僧”。像此前的“外卖诗人”王计兵,四川苦练书法的环卫工人余国后,郑州博物馆保洁阿姨等,都被贴上了“扫地僧”标签。

我并不怀疑赞美的真诚。这些来自基层的劳动者,很多时候,尽管他们就在每个人的身边,但因为职业过于普通,很多人对他们习焉不察,其作为“隐形人”存在,由来已久。而当机缘巧合,他们因为某些才华、才艺外显而为人所知,人们当然不吝于给出最热烈的善意。

人们会说,尽管身处逆境,他们仍心存热爱;还会说,热爱让人与众不同;甚至会说,他们用自己的微光照亮了很多人。这些语句都很精彩,也能让人产生共情。

不过,我还是觉得,这里边有哪些地方“不对头”。其一,我们赞美的姿态是不是有那么一点高高在上的意味?很多看似慷慨的赞美,笼统而夸张,不过是冲着保洁员、环卫工、快递员这些职业去的。如果没有职业的加持,人们还会不会给予极高的评价?

其二,这种赞美,还有一种潜台词,就是对某些具体职业的歧视意味。很多人天然认为知识、学问、艺术等,是讲究“身份”的。热烈的赞美后面,隐隐绰绰的,是固化的阶层鄙视链。仿佛一个保洁员一旦掌握了一些知识,就不应该待在那里了。

保洁员也好,外卖员也罢,都是维持生计的职业。做好本职,体现的是职业责任;而在职业之外,发展个人爱好,寻求精神慰藉,则是价值追求。“外卖诗人”王计兵有这样的诗句:“如果说送外卖的生活是苦的,是日子里喝下的药,我的诗,就是药后吃下的那颗糖。”这些都是生活的“小确幸”,但不必非要把这种努力神圣化。

至于那种动辄就要把人从具体职业中抽离出去的认知,更是一种偏见。时代在发展,职业也在变化。这些年来随着科教的普及,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也在普遍提高,万千人丛中,掌握各种知识、技艺的人也越来越多。从这些年媒体上越来越多“扫地僧”的报道,也可印证这一点。

高手都在评论区,人人都是“扫地僧”,我们应该习惯这样的局面,而不是动辄就一惊一乍,甚至去搞什么职业鄙视链。根本没必要。

沸沸扬扬中,守住自己的内心。多一份淡定,多一份坚定,多一份热爱,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信。就像张旭说的那样,“保洁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希望颐和园里面都干干净净的”。

猜你喜欢
张旭颐和园保洁员
颐和园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he Three-Pion Decays of the a1(1260)∗
颐和园导游词
保洁员承包诊室 雇来“医托”忽悠患者
饿了么张旭豪:不成功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