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南宋张俊家族的转型

2023-12-26 01:47钟观林
今古文创 2023年48期
关键词:南宋武将

【摘要】张俊家族是崛起于南宋初年的武将家族。该家族的崛起,源自张俊于两宋之际对金战争中取得军功所建立起的显赫权势。然而,受高宗朝收兵权政策与“崇文抑武”的政治环境影响,张俊家族没有以武传家,而是弃武从文,在留心科举仕进的同时,注重艺文传家,由此产生张镃、张枢、张炎等几代文人学士,成为南宋著名的艺文家族。诚然,张俊后人在朝从未身居高位,但却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留心艺文,往往在艺文交游圈中举足轻重,从而较为成功地维系了其家族精英地位。

【关键词】南宋;张俊家族;武将

【中图分类号】K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8-010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8.030

南宋时期以军功取得显赫功勋的张俊家族在崛起之后,并没有以武传家,而是选择由武转文。那么,为何张俊家族选择转型?由武转文对张俊家族而言有何意义?这些重要的问题正是本文研究的主旨所在。关于宋代家族的个案研究,学界已多有探讨,成果丰硕,相关研究已经勾勒出家族演变的基本情况。①不过既存研究更多是将视角集中于文官家族,或是武将家族的兴衰发展,较少关注外部环境对武将家族传承的影响,从而忽视了武将家族的差异化策略选择。实际上,以战功崛起的武将家族,并不需要遵循传统将门传承的模式,而是需要因应环境的变化,调整家族的发展方向,维系家族的精英地位。此外,尽管学界对张俊及其后人颇有研究,但是对张俊家族的认识仍然有限,没有有效展现这一家族成功维系精英地位的特性。②因此,本文将从讨论张俊家族入手,通过对其家族转型与艺文传家、婚姻特点与家族利益、诗词酬唱与人际交往等情形,揭示南宋武将家族转型传承的特性,进而理解南宋的政治面貌及文、武關系。

一、家族转型与艺文传家

张俊,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人,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年十六时,为三阳弓箭手,后从官军讨南蛮、攻夏人、平盗贼,以功迁武德郎。晋升武官后,张俊仕途不断升迁,到高宗初年已为大将,手握重兵,抗击金、伪齐军,取得诸多战役的胜利,为南宋政局的建立及稳定作出了贡献。同时,张俊早年追随高宗,曾积极参与劝进,且支持和议,拥护高宗收兵权,皆为其赢得高宗的恩宠,以致高宗认为张俊之功与其他诸将不同,并且“于诸将中眷(张)俊特厚”[1]。如在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高宗临幸张府,拜张俊为太师,迁其侄子盖为安德军节度使,及擢升其子弟十三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俊薨,高宗到张府祭奠,升迁其侄子安等五人的官职。由此可见,张俊家族经张俊的努力下,崛起为显赫的武将家族,并得到宋高宗的重点关照,家族子弟得以恩荫入仕,并不断升官。

然而,面对南宋“崇文抑武”的政治环境,张俊在推动家族传承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以武传家的传统,而是有意识地转变家族策略。如在绍兴四年(1134年)十月,张俊“乞以明堂恩任子宗元文资。吏部言有碍条格,诏特许之。武臣非使相而以文资禄子孙者,自是为例”[2]。张俊为孙儿宗元谋取文职,表明张俊对家族传承所做的策略选择。况且,在张俊诸子的官职中,多为文职。子颜,曾知襄阳、绍兴、镇江等府州,最高官至户部侍郎。子正,曾知泰州,历仕直秘阁、直显谟阁、敷文阁待制等职。

在这时期,韩世忠、杨存中、刘光世等武将家族也存在家族转型的状况。而这一现象与高宗朝收兵权的政治决策相关。如绍兴十一年(1141年)正月,时任淮西宣抚使的张俊入见,高宗曾问其是否读过《郭子仪传》,并告诫之:“今卿所管兵,乃朝廷兵也,若知尊朝廷如子仪,则非特身享福,子孙昌盛亦如之。若恃兵权之存,而轻视朝廷,有命不即禀。非特子孙不享福,身亦有不测之祸,卿宜戒之”[3]。高宗对张俊的告诫反映出朝廷对武将的防范。为此,部分武将为了维护家族的地位,促进了家族由武向文的转型,而张俊家族的转型,即是其中重要的代表。

张俊家族从第二代起便有家族转型的迹象。张俊“诸子俨列,誾誾焉有向儒之风”[4],已有相当程度的文学修养。据张镃《南湖集》所载,以“叔祖”为题的诗篇多达十几首,其中张镃常与叔祖张子颜以诗词为乐。同时,在家族的重视之下,还形成“家有师儒是学林”的教育环境,取得科举上的突破。张宗元,年十八即中绍兴十八年(1148年)王佐榜进士,并且仕途经历皆为文职。可见,张俊家族从第二代起,便已注重家族的转型,不仅培养家族子弟的文学修养,还支持家族子弟追求举业。

张俊家族经过前几代的积累,到第四代时,涌现了以张镃为代表的文人。张镃,自幼家学渊源,曾在《仕学规范》自述:“天资庸朴,粗知读书,日思放滌膏粱之习,以从贤士大夫后。是以寤寐前哲,采摭旧闻,凡言动举措粹然中道,可按为法程者,悉派分鳞次,萃为钜编,以便省阅。”[5]在家族艺文环境的影响下,张镃颇有成就,文章诗赋皆有可观,有《南湖集》《仕学规范》传世,且精于书法、绘画,有画作传之后世,比如石壁松杉图、秋山落木图、墨竹图等。另外,张镃之弟张鉴、张錤,文学修养皆高,擅长填词作诗,常与文人交游集会。

此后,张俊家族更是“文雅才艺,殊无将家之风”[6],以诗词闻名于世者有张枢、张炎、张楧。张枢,精通音律,擅长填词,张炎《词源·音谱》称:“先人晓畅音律,有《寄闲集》,旁缀音谱,刊行于世。”[7]张炎,为张枢之子,是宋末元初著名词人,长于词曲,有《山中白云词》《词源》传世,时人称许之:“《春水》一词,绝唱今古,人以‘张春水'目之。盖其父寄闲先生,善词名世,君又得之家庭所传者。”[8]张楧,文章诗赋皆有所成,撰有著作《张仲实诗稿》《张仲实文编》,在元初文坛颇负盛名,常与方回、连文凤、赵孟頫等文人交游集会,唱和诗词,戴表元称其:“在杭友中年最妙,而诗尚最力。”[9]

二、婚姻特点与家族利益

自宋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成为时下盛行的社会现象,但官宦家族的婚姻往往注重门当户对,重视婚姻关系给家族带来的利益。正如张邦炜所指出:“封建婚姻固然是一种权衡利害的婚姻,但它所权衡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10]。因此,对家族发展而言,婚姻关系可以巩固家族的发展利益。

在张俊家族的传承历程中,因不同的环境与机缘,缔结婚姻的对象较为不同,前四代以武将家族为主,后几代主要转变为文士之家。但由于资料限制,对张俊家族的婚姻情况与人际网络,只能经由少数人的婚姻对象来进行大致观察。

张俊作为南宋初年崛起的武将勋贵,其家族前期的婚姻对象是上层武将家族,例如张子仁娶韩世忠之女,张宗元娶刘光世之女,张錤娶杨存中之孙女,同时把女儿分别嫁给了这三位武将的儿子。可见张俊家族前四代的婚姻对象,主要以武将后代为主,利于拉近双方家族之间的联系,也符合家族的总体利益。据史载,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俊死后,高宗到张府祭奠,“诏(张)俊侄右宣教郎子安等五人各进一官,诸婿直徽猷阁韩彦朴、直秘阁刘尧勋、杨㒜并进一官,升一职。”[11]

此外,随着张俊家族的转型,其婚姻对象也发生了转变,自第五代以下的可考婚姻对象,以士大夫家族子弟为主。张镃将侄女嫁给知閤门事、枢密都承旨苏师旦之子;张楧娶句容县主簿刘沆之女,后继娶理学大儒牟巘之女;张文在娶虹县主簿陈恕可之女。可见张俊家族此时选择的婚姻对象,不再是前几代联姻的武将之家,而是纯粹的士人家族,突出了家族转型的趋利性原则,即家族转型为文人之家时,通过与书香门第的婚姻,维护家族的地位。况且,后几代的张俊家族成员官职低微,没能在朝廷上维持家族的政治地位,在家族势力衰微之际,与士人子弟缔结婚姻利于维持家族的地位。就如张镃为了结交权臣苏师旦,“抑令侄女竭资财结姻苏师旦之子”[12],即其显例。

总之,从张俊家族的婚姻网络,可以看到其家族前后的婚姻对象有所不同。前几代与武将家族之间的联姻,是基于家族利益所做的有利选择。但当家族成功转型为艺文之家后,其婚姻对象转变为士人家族,借此巩固家族地位。

三、诗词酬唱与人际交往

张俊家族自政治地位提升后,便较为注重家族子弟的艺文修养,藉由丰厚的物质生活条件筑亭修苑,或为游玩栖息之地,或为诗词酬唱之所,或用来标榜家族文化品味。自张镃这一代起,其家族“园池、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常与文人学士唱和诗词,以致“一时名士大夫,莫不交游”[13]。在时人的文集、诗词中,常能见到相关的记载。

据《武林旧事》载,张镃的宅园总名为“桂隐”,“东寺为报上严先之地,西宅为安身携幼之所,南湖则管领风月,北园则娱宴宾亲”[14]。仅北园而言,就有桂隐、清夏堂、玉照堂等几十处园林池沼。张镃宅园环境优美,其中著名的牡丹会就是以此为背景的诗词宴会。周密的《齐东野语》追忆当时的情节云:“命卷帘,则异香自内出,郁然满坐。群妓以酒肴丝竹,次第而至……所讴者皆前辈牡丹名词。酒竟,歌者、乐者,无虑数百十人,列行送客。烛光香雾,歌吹杂作,客皆恍然如仙游也”[15]。此次牡丹宴会场面盛大,文人雅客齐聚于园林之中,宴饮交游,唱和诗词,彰显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文化生活。

与此同时,张镃还通过结社的方式,与文人学士交游集会,唱和诗词。张镃《南湖集》所载《园桂初发邀同社小饮》诗,及《庐陵李英才自制墨与梅花写真,艮斋、诚斋又许其能诗,十月七日携画见访,且索拙语,因成古风以赠》云“又闻觅句颇清熟,社中宗匠交口称”[16],即为结社之证。而张镃诗社成员,“有张镃、杨万里、谢谔、陆游四人,多为诗坛大家”[17]。正如陆游诗曰:“回思旧社惊年往,细读来书恨纸穷”[18]。杨万里诗云:“湖边花底旧论诗,再要寻盟今若为”[19]。事实上,除此三人外,张镃还与其他友人交游,如姜夔、周必大、曾三聘等人皆是张镃园中常客,与之饮酒作乐并赋诗记述其事,与辛弃疾、尤袤、陈亮等人均有诗词往来。当然,张镃能够举办雅集,以诗会友,与其家族的物质环境条件有关,但更离不开其出众的文采。杨万里称:“尤萧范陆四诗翁,此后谁当第一功?新拜南湖为上将,更推白石作先锋”[20]。可以看出,杨万里对张镃推崇至极。因此,从张镃的交游圈来看,张镃与文人墨客雅集结社、酬唱诗词的文化活动,利于促进张镃的人际交往,如张镃称陆游为知己,其家庙碑及弟张錤的墓志铭即为陆游所作,二人常有诗词往来。

在张镃之后,张枢也凭借家族的物质环境条件,组织词社,酬唱诗词。正如周密《瑞鹤仙》所载:“寄闲结吟台,出花柳半空间,远迎双塔,下瞰六桥,标之曰‘湖山绘幅',霞翁领客落成之。初筵,翁俾余赋词,主宾皆赏音。酒方行,寄闲出家姬侑尊,所歌则余所赋也。调闲婉而辞甚习,若素能之者。坐客惊诧敏妙,为之尽醉。越日过之,则已大书刻之危栋间矣。”[21]“寄闲”为张枢号,其所结吟台命名为“湖山绘幅”,有效仿其祖父张镃之意,如前所述张镃的“群仙绘幅楼”,便可见其一端。“霞翁”为杨缵号,是张枢园中常客,二人组织名为“吟社”的社团,与文人墨客宴饮集会,唱和诗词。在周密的词集中,描述了他们雅集赋词的场景,如《一枝春》词序云:“寄闲饮客春窗,促坐款密,酒酣意洽,命清吭歌新制。余因为之沾醉,且调新弄以谢之。”[22]这样的场景也时常见之于张炎的文集,其所著《词源》云:“近代杨守斋精于琴,故深知音律,有《圈法周美成词》,与之游者,周草窗(密)、施梅川(岳)、徐雪江(宇)、奚秋崖(㵄)、李商隐(彭老),每一聚首,必分题赋曲。”[7]总之,张俊家族子弟藉由园林为载体,与文人墨客的文化活动,显然利于扩大家族在士人群体间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

四、结语

张俊家族的崛起与转型,是内、外诸多因素造成的。在南宋初期,张俊凭借军功建立起权势显赫的武将家族,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为家族后代的延续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基于高宗朝收兵权政策与“崇文抑武”的政治环境影响,张俊没有追求军功作为家族传承的唯一方式,而是因应环境的变化,推动家族转型,在留心科举仕进的同时,注重艺文传家,由此产生张镃、张枢、张炎等几代文人学士,成为南宋著名的艺文家族,终能维持家族声望与地位于不坠,长达七代之久。事实上,张俊家族之所以长盛不衰,其婚姻关系、仕宦关系固然都是有利条件,但这些均处于次要地位,关键在于其家族能够弹性因应环境的变化,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留心艺文,往往在艺文交游圈中举足轻重,从而较为成功地维系家族的声望和社会地位。由此可见,通过考量张俊家族的转型与传承,我们会发现以武起家的武将家族,在南宋“崇文抑武”的時代背景下,要想延续家族的繁盛,维系家族的精英地位,转向文职入仕与艺文传家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之一。

注释:

①关于文官家族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张邦炜:《宋代婚姻家族史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345页;黄宽重:《宋代的家族与社会》,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武将家族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何冠环:《北宋武将研究》,香港中华书局2003年版;陈峰:《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

②关于张俊家族的相关研究情况,学界多为对具体人物的研究,或从文学史角度进行考察。如杨海明:《张炎家世考》,《文学遗产》1981年第2期;张眉:《张镃研究》,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张剑、吕肖奂、周扬波:《宋代家族与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0-271页;王善军:《宋代世家个案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53-101页。其中,王善军一文对于张俊家族由武转文有所揭示,但未展开讨论。

参考文献:

[1]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11476.

[2]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3:1538.

[3]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3:2609.

[4]周麟之.海陵集[O].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张镃.仕学规范[O].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吴泳.鹤林集[O].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张炎.词源[O].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邓牧.伯牙琴[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9:28.

[9]戴表元.戴表元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191.

[10]张邦炜.宋代婚姻家族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7.

[11]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3:3167.

[12]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12547.

[13]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374.

[14]周密.武林旧事[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224.

[15]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374.

[16]张镃.南湖集[O].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张剑,吕肖奂,周扬波.宋代家族与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41.

[18]陆游.剑南诗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744.

[19]杨万里.杨万里集笺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7:2125.

[20]杨万里.杨万里集笺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7:2190.

[21]周密.蘋洲渔笛谱[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37.

[22]周密.蘋洲渔笛谱[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25.

作者简介:

钟观林,男,廣西玉林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宋史。

猜你喜欢
南宋武将
金国初期女真武将有多猛
宋初武将政治地位再认识
外婆家的“花武将”
宋代类书中的博物学世界
浅谈南宋咏史组诗的特点
从服饰表现的视角再议《韩熙载夜宴图》的成画年代
马麟《郊原曳杖图页》与南宋绘画
犹太与南宋流亡文学的比较分析
日本女性喜欢男人扮武将
斗联话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