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泥人视觉符号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3-12-28 06:07孙昕怡
大观 2023年6期
关键词:惠山泥人展览馆

◇孙昕怡

惠山泥人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于2004 年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不仅丰富了艺术形式,也传播和丰富了民族文化,是一种具有社会作用和广泛普及度的民间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惠山泥人的代表作品“大阿福”尤为深入人心,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如今,大众的生活观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轻一代的思想普遍追逐新潮,促使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面临着危机。惠山泥人艺术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个分支,亦是如此。因此,探索惠山泥人艺术的保护传承与设计创新,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现代招贴设计作为一类“广而告之”的信息传播形式,是目前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播方式,其中海报广告是使用最广泛、最方便、最快捷的一类。它通过文字、图案、色彩,将冗杂信息进行可视化、简化处理,有助于重新唤起大众对民间传统的记忆并产生新的认识,进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因此,如何将惠山泥人中的视觉符号元素有效应用于招贴设计,形成本土化招贴设计,将现代和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是亟须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问题。

一、惠山泥人的视觉表现

(一)惠山泥人造型表现

惠山泥人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谢赫的“六法论”中的“气韵生动”对其影响颇深。“气韵生动”侧重的是国画的总体氛围、韵味,而惠山泥人恰好也尤其注重面部及眼神所传达的内在情感。所谓永恒的微笑,便是这种氛围的体现。特别是在“粗货”,即惠山泥人“大阿福”的造型表现中,其大耳朵彰显佛相的慈悲,永恒的笑容展现宽容、和蔼的气质,眉眼间尽显温润的江南风情,嘴角流露出人们祈祷幸福、祛除邪恶的愿望。此外,“气韵生动”在手捏泥人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如《蟠桃会》以王母开蟠桃会为场景,人物表情生动,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夸张即夸大形象的属性和特征,惠山泥人的诞生受到唐代审美的影响,以丰腴为美,脸颊带肉,脖子的形状被弱化,整体造型圆润。在惠山泥人塑造中,泥人的耳朵比例夸张,双耳垂肩,长度占到面部形象的二分之一。厚实圆润的大耳垂也成为其标志性特征之一。因为明清时期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所以惠山泥人与佛相有相似之处,这种大耳垂在无锡人民看来,是心地善良、天资聪颖、一生有福的象征。这种夸张的手法使得嘴巴甚至比鼻子还要小巧精致,嘴唇之下的双下巴更为形象添了一丝灵动。

制作惠山泥人的艺人在塑造整体方面,舍弃了泥人整体中多余的线条与结构,使得造型丰润圆满、不见棱角。正如“团阿福”的面部、脖子、身体、四肢连接模糊,结构形式由细微的表面纹理和色域划分来表现,面部尤为精细,体现在提炼人物面部线条,注重传神的表现。狭长的眼睛一笔成形,勾勒出弯弯的明眸,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动人神态,可谓形神兼备。在表现风格方面,采用戏曲“以虚写实、以简代繁”的艺术手法来提取惠山泥人的造型特征。同时,根据惠山泥人的印象特征,用最具代表性的情节和人物动作来反映整个戏曲的主要内容,达到以少胜多、“形”简意赅的艺术效果。

(二)惠山泥人色彩特征

惠山泥人属于彩塑,所以绘制在泥人的整个创作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色彩的选择也是重中之重,因而有“三分塑,七分彩”的概念。首先,彩塑尤其注重配色的含蓄,多用胭脂红、翠绿、亮橘、金黄、绀青五种颜色来绘制。惠山泥人在颜色选择上,常用的色彩有红、绿、黄、青等原色,对比强烈,主次分明。其次,填色按照“远看颜色近看花”的总要求,经常采用渐变技术,使颜色从浅色走向深色,自然、稳定、平均、光滑地过渡。一般通过控制颜色与水的比例来达到褪晕效果。另外,颜色的部分和整体密切相关,图案和底纹相互呼应。惠山泥人彩绘以“新、清、齐、爆”四字诀为标准,其中“新”和“爆”指色彩调子大胆强烈,底色采取原色对比,以夺人眼球。“红搭绿,一块玉”,泥塑彩绘常以红色与绿色搭配,色彩效果很好,而艺人通常认为红色搭配紫色,难以产生好的效果。

(三)惠山泥人装饰元素

“满而不塞,繁中有简”是惠山泥人刻画装饰纹样时的规则,正如惠山泥人彩绘以“新、清、齐、爆”四字诀为标准,其中的“齐”就是要求作品笔法整齐,图案纹样有疏有密、繁简得当。惠山泥人作为工艺品,人们借助其高度意象化的形态和纹饰,寄托诸多吉祥寓意。例如被视为中国传统民间吉祥物的蝙蝠,五只蝙蝠围绕一个寿字,代表五福和长寿。泥人上刻画的各种云纹、冰裂纹、寿字、喜字、鱼鳞、绣球、团寿、团花、团龙等装饰元素,也都代表了智慧的劳动人民图吉利、求吉祥的愿景。此类装饰元素都是祥瑞图案,彰显了人民祈福纳祥的意愿。

二、惠山泥人视觉符号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一)装饰纹样提取

若将惠山泥人上的装饰纹样视觉元素符号抽象化,融入招贴设计,更能多角度展现中国社会的独特风貌。以惠山泥人玩具“大阿福”中的装饰元素为例,玩具头上戴的红色牡丹花,寓意富贵;胸前悬挂的金锁,寓意长寿;双手捧的大青狮,寓意去除邪祟;身穿的五福衣,寓意纳福;双脚踏的朝靴,寓意少年登科。其中,传统装饰图案别具风格。招贴则是对传统装饰图案创意的再现,图案也得到具有现代形式感的再现,许多富有文化内涵的纹样展现出了新的形式。

(二)色彩提取及造型概括

惠山泥人本身的色彩和造型就是有特殊意义的视觉符号。惠山泥人在色彩上讲究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且以彩绘的“新、清、齐、爆”四字诀为标准。惠山泥人在塑造形态上广泛运用夸张的手法,同时垂耳、宽面、福体这种夸张造型,也蕴藏人民祈福纳祥的迫切意愿,形神兼备。总之,无论是惠山泥人的造型,还是色彩作为视觉元素出现在现代招贴设计中,都是对这些美好吉祥意愿的延续。因此,运用惠山泥人的视觉符号进行招贴设计就可以惠山泥人常用的色彩为基调,以块面形式进行抽象化呈现。将红与绿、红与蓝等惠山泥塑中的色系提取为大色块,形成强烈对比,辅佐脸颊、手臂以渐变效果,形成童子形象,选择惠山泥人中“大阿福”饱满的面型特征、菱形发髻、眉心红点、双臂怀抱的青狮等突出特征为视觉元素。

此外,要把握好色块与色块之间形状和颜色的微妙关系,注意惠山泥人圆润饱满的特殊形象。在色块拼接方面,加入曲面处理和圆形色块,不仅可以看作装饰纹样的简化、服饰颜色的概括,更能使其整体氛围和节奏与意为团团圆圆的泥塑相契合,以求惠山泥人“气韵生动”之氛围,进而在特定空间内对这类传统民间艺术进行探究和普及。在招贴中大篇幅展现惠山泥人的视觉符号,能使招贴的视觉冲击力更强,进而勾起观者对无锡传统民间艺术的记忆。设计师也可选择惠山泥人“粗货”中“团阿福”的形象,将其进行单色效果渲染和重复构成处理,形成层层交叠的剪影形式,表现泥人制作过程中泥坯的初期形态。

(三)汉字字体融合

汉字本就是一种独特的视觉符号,也是本民族精神性、文化性的价值体现,在招贴中融入字体设计更能实现独创性的意念。汉字除了其语言符号特征外,还有其视觉图案特征,可以作为一个视觉符号,或者说是一个图形。视觉传达中的汉字设计,侧重于发明一种独具中国酣畅淋漓的美感和意象的视觉化图形。比如,招贴设计可充分结合无锡方言泥人的音译——呐泥嬷嬷。“呐泥嬷嬷”四个汉字的选择有其内在巧思,与惠山泥人的整体更为贴切,因为早期惠山泥人就流行老妇面相,“嬷嬷”二字的汉字写法似乎更能融入,令观众联想和期待。

招贴海报中惠山泥人视觉符号元素的新面貌,不仅能改变大众对惠山泥人的刻板印象,还能加快唤醒大众对于惠山泥人艺术这类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记忆,有助于这种淳厚文化、质朴美学的不断发展。因此,其潜在意义是成为本土文化沉淀的一部分,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与精神,借助图像的传播设计增强人们的传承意识与共情能力。在实践方面,将无锡惠山泥人传统吉祥图案视觉符号融入现代设计,有利于招贴及其衍生品广泛应用于慈善、旅游、教育、艺术等场景,服务大众,润泽心灵。

三、惠山泥人招贴设计的场景应用

(一)展览馆实体设施应用

展览馆是大型、智能化、开放的公共建筑。根据内容不同,综合展览馆和专业展览馆有所不同,专业展览馆被细分为科技、文化、艺术、工业、农业、商业、交通等各种各样的展示馆。以惠山泥人招贴设计为例,其可以应用于无锡博物馆、中国泥人博物馆等展览空间,因为展览馆作为一个重要信息输出中心,其内部通常设有完备的系列设施,以满足宣传和文化输出需求。因此,招贴设计应用于展览馆,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和扶持区域经济以及惠山泥人艺术产业,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有所帮助。而展览馆这类空间,凝聚着一群携有欣赏艺术、获取信息等目的的受众,可在此范围内有效传递信息并产生共鸣,是展览馆实体设施有力的传播媒介。观众在了解、欣赏惠山泥人的信息与艺术魅力之外,获得的是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民族自豪感。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中写道:“传播的起源及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从这个维度剖析,招贴媒介不仅只是画面的表现,还有内涵文化、内在情感的迸发,是维系整个民族情感的工具。

(二)实体商场应用

商业是招贴最重要的功能体现,商业效果也是招贴设计效果的最直观显现。招贴设计不同于艺术,其更侧重于上下游的研究方法和设计过程,更侧重于大众的利益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说到底,招贴设计是为人服务的,成功的招贴设计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北宋时期,中国就有了最早的视觉传达设计广告,用于促进自家经营。现在是一个“读图”的时代,而招贴设计的感染力往往超越了时空限制。惠山泥人招贴设计在实体商场的应用,不同于其在展览馆实体设施的应用,面向的受众更加多样,背景更加复杂。在此情况下,作品需要在一张纸上以创意表现和排版的表达方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在一瞬间对产品了如指掌并产生兴趣。

(三)虚拟平台应用

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设计与科技息息相关,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催生了设计以新形式、新面貌出现,赋予了传统元素以生机,相反,传统视觉符号元素也给予现代招贴设计以灵魂、韵味。一成不变且单调的传播方式终将受到人们多元化需求的冲击,所以说招贴设计已不再是实体空间内的专属。虚拟平台的受众规模逐步扩大,而互联网是群体传播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空间,这一形势呼吁设计师运用新技术来呈现设计概念,并设计出可持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新视觉形象。在招贴设计时,需要对于受众群体、时间及空间等进行针对性设计表现,借助虚拟平台的热度加速招贴的主题传播,实现低成本、高效率。

本土化是中国设计的灵魂,中国传统元素的视觉化特征,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通过对惠山泥人符号进行多种方式的设计处理,提取其纹样、颜色、造型等具有代表性的视觉特征,并且将这些视觉符号融入招贴设计,讨论惠山泥人招贴在博物馆实体设施、商场、虚拟平台中应用的方式,以及招贴服务于不同公共场所的不同侧重点,以推动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猜你喜欢
惠山泥人展览馆
无锡惠山的“凤羽龙”
“侨”见惠山:“云”游桃花源 同筑“根魂梦”
中国展览馆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惠山泥人——须臾出手中 泥韵展风采
我是“泥人罗”
捏泥人
全球首个水下展览馆
泥人刘
扇画惠山古镇情
面馆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