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的“口红效应”:文化产业的逆境机遇与发展策略

2023-12-28 10:35李佳琪
海外文摘·艺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口红文化产业时期

□李佳琪/文

从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历史来看,当经济陷入危机的萧条时期,往往标志着文化和娱乐产业会迎来一个机遇期,这种经济现象被称为“口红效应”。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具有独特的“反周期”属性,使其能够在经济衰退的环境中得到发展。也就是说,金融危机与文化产业发展繁荣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基于此,本文研究“口红效应”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1“口红效应”的由来和表现

“口红效应”是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首次提出的经济理论。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的收入和对未来的预期降低,首先削减的是大宗商品消费,如买房、买车和出国旅游等。这样一来,人们可能会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购买廉价的非必要商品或用于文娱消费。经济萧条刺激了廉价奢侈品的消费增长,这便是“口红效应”[1]。

2008年的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给“口红效应”带来了市场。总结归纳历史上的文化消费数据可以发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国际贸易额下降了50% ,美国的失业率上升到23%,一些国家甚至上升到33%[2]。经济低迷,几乎所有行业都陷入到下落状态,市场反应十分冷淡。然而就在这经济低迷时期,好莱坞电影却迎来了腾飞。歌舞片红极一时,为观众带来了欢乐和希望,同时也让童星秀兰·邓波儿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在这段时间里,“口红效应”颠覆了传统观念,让人们意识到在经济低迷时期,文化产业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好莱坞电影的成功凸显了文化和娱乐业在逆境中蓬勃发展的巨大潜力,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随着全球经济从低谷逐步走出,迈向新的发展高峰,类似的挑战再次浮现。全球供应链的中断、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以及能源供应的波动,这些因素共同加大了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回顾历史经验,文化产业可以从“口红效应”中汲取智慧,增长信心,不断寻找增长路径,找到前进的方向,在充满挑战的时期迎来全新的机遇。

2“口红效应”在当下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当今世界,“口红效应”在现阶段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经济困境时期,企业大幅度裁员,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加,这导致人们对休闲娱乐产品的需求上升。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也推动了传媒产业的发展。因此,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和精神文化需求,为相关行业提供发展的机遇[3]。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口红效应”只是一个契机。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选择仍然遵循普遍的市场规则。无论是口红还是其他产品,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仍然会考虑到产品的品质问题。因此,文化产业要想在金融危机时期实现发展,仍然需要产品本身具备高质量和高吸引力,这是内在要求。

纵观世界上几次金融危机,可以大致归纳出以下三类产品需求特征:

2.1 休闲类文化产品

在危机期间,休闲和文化产品为人们提供了精神消遣和慰藉。举例来说,在以往的经济不稳定时期,剧院、音乐厅等现场娱乐场所的观众人数往往呈大幅上升的趋势。人们通过观赏各种表演来寻求慰藉,获得愉悦,这些短暂的时光帮助他们暂时忘却眼前的经济困扰。

此外,在经济动荡时期,低成本、易获得的娱乐形式也备受青睐,例如廉价小说或杂耍表演等。这些普通人也负担得起的娱乐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娱乐消遣、释放压力的渠道。历史数据进一步表明,经济困境时期博彩业也曾蓬勃发展,桌面游戏、纸牌游戏以及其他形式的娱乐游戏也在经济不稳定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这些游戏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放松和娱乐的途径,让人们暂时抛开财务忧虑,还常作为社交活动,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总的来看,不论是观看现场演出、进行娱乐游戏,还是参加其他文化活动,历史证明,人们一直倾向于寻找休闲文化产品,以减轻生活压力,追求幸福感。这种历史经验再次表明了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必须对其给予重视。

2.2 疗愈类文化产品

在金融危机时期,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结构会发生变化,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人对轻松幽默的文化产品有了更强烈的需求。这一时期,喜剧片和音乐剧在电影院和舞台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卓别林、秀兰·邓波儿的作品极大地鼓舞了经济萧条中受挫的民心。人们渴望通过欢乐和娱乐来暂时遗忘他们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和困境。

同样,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滥用“凯恩斯主义”发展经济,导致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局面,经济停滞、失业加剧与通胀攀升并存。在这一时期,观看动画片成为人们疏解焦虑的一种方式。华特·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如《猫儿历险记》《罗宾汉》《救难小英雄》等,成为众多家庭观影的首选。这些电影有着童话般的故事情节,配以优美的歌曲,为人们提供了心灵上的治愈感,暂时减轻了人们对紧张的时局的焦虑。

在经济萧条时期,音乐产业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重金属、前卫摇滚以及华丽摇滚等音乐流派大行其道。如平克·弗洛伊德的《月之暗面》(1973)以及大卫·鲍伊的《齐格星尘和来自火星的蜘蛛的兴衰》(1972),成为了当时音乐界的标志性存在。他们的音乐作品不仅仅是音乐本身,更是情感的宣泄和疗愈,吸引了大量听众并深深引发了他们的共鸣。

这些历史案例表明,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倾向于寻找能够愉悦身心,具有治愈效果的精神文化产品。无论是欢乐的喜剧片、温馨的动画片还是情感充沛的音乐,这些作品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逃避现实、暂时舒缓内心焦虑的方式。

2.3 励志类文化产品

励志类文化产品在历史的重要节点,向人们展示了它们的独特价值,能够点燃身处逆境的人们的勇气,传递希望与正能量。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文化产业显现出耀眼光芒,孕育了一系列经典佳作。以广播为平台,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凝聚了人心,振奋了信心,成为美国人永恒的精神财富。

这一时期,好莱坞电影迈入黄金时代,涌现出许多不朽之作。电影《摩登时代》是其中的佼佼者。影片以幽默讽刺的手法展现了大萧条时期的失业率上升和机械化生产等社会问题,通过小人物的冒险,传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持梦想、追求幸福的正能量。卓别林通过自己的表演、音乐和肢体语言,成功地传递出深刻的情感,激发观众深深的共鸣。这种积极的情感与精神,时至今日,依然能够激励我们面对困难,克服逆境,追求美好的人生。这部电影被广泛认为是一部反映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类情感的经典之作,显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对当今时代的影视创作者也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在同一时期,音乐也以激励人心为己任。美国民间音乐家伍迪·格思里创作了一系列以人民生活和民众抗争为主题的歌曲,如《这是你的国土》《很高兴认识了你,再见》《富足的牧场》,这些歌曲以经济大萧条为背景,唤醒了人们的团结和勇气。

这些范例清楚地表明,励志类文化产品能够在困境时期点燃人们的勇气与希望,传递积极能量。它们通过讲述人们战胜困难、追求梦想的故事,在金融危机时期,给予大众心灵支持与鼓励,为人们提供了不断前行的力量。

3“口红效应”带来的机遇与发展

总而言之,在特殊时期,文娱市场会出现“口红效应”这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这在欧美国家尤为显著。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人们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压力和焦虑,而口红作为一种经济负担较轻的消费品,却能够为人提供心理上的慰藉和满足感。这种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自信和积极情绪,有助于缓解经济压力所带来的负面情感。

然而,“口红效应”的出现不仅仅源自于个体的情感需要,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政策和市场的变动。在经济低迷时期,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抓住市场机遇,提升经济效益。下文例举一些以文化产业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

3.1 制定政策和法规与财政支持

(1)减少行政限制和税收负担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欧美很多国家认识到过多的行政限制和繁琐的审批程序可能会限制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抑制创作者和企业的创新和创作活动。因此,政府开始审查和简化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行政审批流程,以降低创作和经营的准入门槛。同时,政府还考虑减少税收负担,以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为创作者和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创作、生产和市场推广。这些举措为文化产业经济的兴盛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2)提供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

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口红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很多国家的政府都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文化产业的创作、生产和宣传推广等项目,从而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此外,政府还针对有潜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和项目设立了专项补贴和奖励计划,为其提供额外的财政支持和激励,这进一步鼓励了创新和投资,为口红经济的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加大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

在口红经济的发展历程中,政府认识到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对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加大对文化从业人员的培养和支持力度,政府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创作能力,培养了更多具备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力的人才,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3.2 健全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

(1)建立健全的版权保护体系和市场准入机制

在历史的进程中,欧美国家深刻认识到保护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权至关重要。为此,政府制定并完善了法律法规,确保版权得到充分保护。加强版权登记和认证机制,为创作者提供便捷的版权登记服务,有力地维护了他们的权益。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版权纠纷解决机构,为创作者提供快速、公正和有效的解决方案,维护了他们的权益。此外,政府还通过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筛选出合法、正规的文化创意企业,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口红经济的兴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促进创意和创新

在推动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欧美国家重视创意和创新的推动作用。政府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口红产品的原创作品和创新项目的研发和推广。这一举措为创作者提供了资金支持,激发了他们的创意灵感和创新活力。同时,政府也加强了知识产权教育和宣传,提高了创作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政府鼓励文化机构和社区组织举办创意活动和艺术节,为创作者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推动了创意和创新的蓬勃发展。此外,政府还为创作者提供创意产业园区和创意孵化器等基础设施,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展示场所,进一步促进创意经济的繁荣。

3.3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举办文化交流活动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展示优秀的文化作品和创意项目,各国可以增强国内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政府组织文化展览、艺术节、演出和展览等多样化的活动,为自身文化产业提供了展示和推广的平台。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国际观众、专业人士和投资者的关注,也促进了文化产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2)参加国际展览和节庆活动

积极参与国际展览和节庆活动,为自身文化企业提供了推广产品的国际平台。通过参展,各种文化的艺术作品和项目得以接触更广泛的国际观众和潜在合作伙伴。这种推广不仅提升了各国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和形象,还展示了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3)加强跨国合作与交流

重视跨国合作与交流,扩大文化产品的受众市场,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通过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开展合作,各方相互借鉴,拓展创作灵感和市场渠道,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创意发展。跨文化的碰撞促使文化企业吸收和融合不同文化元素,创造更具创新性和国际化的作品。

4 结语

本文阐述了“口红效应”在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含义及其反映的文化艺术发展规律。强调了只要善于抓住文化机遇,无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也可以用文化催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繁荣。历史中的种种案例清晰地展示了休闲、疗愈和励志类文化产品在困境时期的独特价值,它们在缓解焦虑、传递希望和鼓舞人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策的支持、市场的监管、创意的激发以及国家之间的交流,都为文化产业创造了有利的环境,让“口红效应”成为推动经济复苏和人们精神满足的强大力量。在未来,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文化产业将继续展现其反周期属性,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注入持久的活力。■

猜你喜欢
口红文化产业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笑话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口红之上,危险四伏?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