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带电检测技术的氧化锌避雷器泄漏电流异常诊断与分析

2023-12-28 13:58周杰张翾喆丁凯叶可朱宏法王志
中国设备工程 2023年24期
关键词:阻性局放避雷器

周杰,张翾喆,丁凯,叶可,朱宏法,王志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浙江 杭州 311100)

目前,金属氧化锌避雷器(MOA)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其运行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近年来,在电网实际运行中,MOA 的爆炸事故时有发生,据某生产厂家对其产品在运行中遭受损坏的MOA 事故分析统计发现,78%是因密封不良受潮引起,22%是因为装配过程中干燥不彻底导致电阻片受潮引起。本文利用阻性电流测试、红外测温、高频电流局放等带电检测技术发现避雷器缺陷,结合停电试验及解体过程情况,综合分析其原因,提出下一步处理和预防措施。

1 概况

2022 年1 月,某500kV 变电站运维人员例行巡视过程中,发现3 号主变1 号电容器35kV 避雷器B 相泄漏电流达1.6mA,超过正常值1.2mA 的1.2 倍,排除表计和环境因素后,判断为本体异常。

该避雷器外护套为复合硅橡胶材质,内部主要部件包括上下电极(电极为铁质材料,无镀锌层)、压紧弹簧、氧化锌电阻片(共18 片)、导电杆、绝缘筒、出线螺栓(接地引出端子)、绝缘套。该避雷器共存在三处密封结构,上、下电极处采用环氧胶密封,出线螺栓处采用密封垫和螺栓孔自密封。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

图1 避雷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2 诊断试验

现场对该异常避雷器开展红外测温,未见明显异常,随即对其开展泄漏电流、高频局放等诊断试验。

2.1 泄漏电流试验

阻性电流检测数据,B 相全电流Ix 为1.649mA,阻性电流Ir 为0.797mA,结果为劣,不合格,A、C 相结果合格,相关检测数据如表1 所示,阻性电流检测无历史数据。

从表1 可以看出,B 相的全电流值、阻性电流值均明显大于A、B 相,其中B 相的全电流值分别是A 相和C相的1.6 倍和1.65 倍;B 相阻性电流值分别是A 相和C相的13.07 倍和7.38 倍。根据Q/GDW 11369—2014《避雷器泄漏电流带电检测技术现场应用导则》,在进行横向比较时,同一厂家、同一批次、同相位的产品,如果全电流或阻性电流差别超过70%,那么即使参数不超标,避雷器也有可能异常。现场随即将该避雷器退出运行。

2.2 高频局放试验

采用PD Check 高频局放仪对避雷器三相本体分别进行高频局放检测,B 相存在异常高频局部放电信号,呈绝缘类放电特征,A、C 相未见明显异常局部放电信号,检测图谱如图2 所示。

图2 B 相高频局放检测图谱

2.3 直流1mA 电压(U1mA)及0.75U1mA 下泄漏电流试验

避雷器三相本体进行直流1mA 电压(U1mA)及0.75U1mA 下泄漏电流试验,试验数据如表2 所示。

表2 某35kV 避雷器现场直流试验数据

由表2 看出,B 相避雷器U1mA 初值差48.6%(规程要求初值差不大于±5%),I0.75U1mA 为252.4μA(规程要求不大于50μA),不满足规程Q/GDW 1168—2013《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规定要求值。A、C 相试验数据合格。

2.4 工频参考电压、持续电流及脉冲局放试验

对该避雷器施加工频电压进行工频参考电压、持续电流和局部放电测试,测试数据如表3 所示,脉冲局放图谱如图3 所示。

表3 工频参考电压、持续电流及脉冲局放试验数据

图3 脉冲局放试验图谱

由表3 看出,B 相避雷器1mA 工频参考电压28.9kV,持续运行电压Uc 下全电流IX为2395μA、阻性电流峰值IRP 为2391μA。由图3 看出,B 相避雷器在1.05Uc下的局部放电量为41PC,图谱呈现内部绝缘放电特征。

3 返厂解体检查

3.1 解体检查

解体前,对3 号主变1 号电容器35kV 避雷器B 相外观进行检查,绝缘子外表面无破损龟裂情况,无放电痕迹。

从B 相避雷器顶部削除硅橡胶外护套,切割后,分离出上电极和压紧弹簧,检查发现,上电极(电极为铁质材料,无镀锌层)朝压紧弹簧的一面存在明显锈蚀痕迹。

将避雷器下部切割开,分离出出线螺栓导电环和下电极,检查发现,下电极朝出线螺栓的一面存在明显锈蚀痕迹。将出线螺栓导电环与绝缘筒分离,检查发现,导电环外侧(出线螺栓孔侧面)存在明显锈蚀痕迹,如图4 所示。

图4 避雷器下电极

将出线螺栓导电环与绝缘筒分离,检查发现导电环外侧(出线螺栓孔侧面)存在明显锈蚀痕迹,如图5 所示。

图5 避雷器下电极导电环

将上电极和下电极分别沿侧面切割开,上下电极采用环氧胶密封,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从压紧弹簧下方外护套切割口处依次取出氧化锌电阻片(共18 片),检查发现,其中第1 ~4 及18 片电阻片存在明显受潮痕迹。

3.2 避雷器氧化锌电阻片试验

3.2.1 电阻片直流试验

对拆解下来的B 相避雷器电阻片(共18 片)进行直流1mA 电压(U1mA)及0.75U1mA 下泄漏电流试验,仅第6 ~12 片电阻片直流1mA 电压合格,第7 片0.75U1mA 下泄漏电流合格,其他数据均不合格,试验数据如表4 所示。

表4 电阻片直流试验数据(部分)

3.2.2 电阻片烘干后直流试验

选取B 相避雷器第2-5、17、18 片共6 片劣化氧化锌电阻片在130℃恒温下烘烤5h 后,进行直流1mA 电压(U1mA)及0.75U1mA 下泄漏电流试验测量,试验数据均合格,恢复正常。

3.3 正常相避雷器水煮试验

对C 相(正常相)避雷器进行42 小时水煮试验(盐水煮),密封试验合格,直流1mA 电压(U1mA)及0.75U1mA 下泄漏电流试验及工频脉冲局放试验合格。

4 结语

氧化锌电阻片烘干后直流试验合格,可基本判断阀片本身并未出现老化或者劣化现象,这是本次红外测温未发现明显异常的原因。综合现场检测、解体前试验及解体检查情况,判断该避雷器B 相泄漏电流异常原因为避雷器内部受潮。总结经验如下:

(1)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是发现避雷器内部故障的有效检测手段,同时结合红外测温和停电诊断试验,三者互相验证,可以大大提高避雷器缺陷诊断的准确性。

(2)避雷器生产厂家应加强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的管控,对重点环节和部件严格把关,严格开展出厂检验,防止类似因设备缺陷引发的事故发生。

(3)对于同厂家同型号的设备,重点做好运行状况的运维巡视,综合利用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红外测温等带电检测及在线监测等有效手段,对避雷器进行常态化检测,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猜你喜欢
阻性局放避雷器
用于微结构气体探测器的类金刚石碳阻性电极制备研究
GIS特高频局放检测技术的现场应用
积累数据对GIS特高频局放检测的重要性分析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交流幅频特性的实验研究
不同玻璃制成的阻性板探测器性能研究
接触网避雷器接地系统分析
基于三次谐波法的避雷器阻性电流测量方法研究
500KV避雷器均压环对直流泄漏电流影响
基于阵列时延库的变压器局放超声阵列定位研究
420 kV避雷器振动台抗震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