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基因工程》课程思政实践的改革探索

2023-12-29 00:33杨柯金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8期
关键词:基因工程专业课研究生

杨柯金

(南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2019 年3 月18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研究生教育指明了方向。然而在过去“五唯”的顽瘴痼疾影响下,当前,研究生教育主要采用的导师负责制,对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在“研”,重点关注对研究生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的关注不足。众所周知,科研成果和毕业论文不仅是研究生就读时期的成果展示作品,更是成为大部分院校研究生毕业的“敲门砖”。当研究生在科研停滞以及毕业受阻的双重打击下,如没有及时接受疏导,在焦虑感和危机感的叠加触发下,少部分同学容易误入歧途,论文抄袭、数据造假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国家人才竞争的重要支柱,高层次人才的储备力量和科研创新的中坚力量,研究生群体在高校青年群体中具有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其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水平,因此抓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升高校研究生学术品格,促进研究生勇攀科研高峰的前提,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基础,具有紧迫而现实的意义。

《基因工程》课程作为生物与医药、生物科学、农学、生物工程等众多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必修课,同样也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科学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情怀等思政元素,因此更是要避免专业教学与思政培养割裂的情况出现。再者,教学团队组成的单一性,以及教学经验和课程思政业务能力的不足,从而难以引导学生增强对本学科的主观学习意愿,学生难以获得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灌溉。因为在授课过程中,部分专业任课教师本身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站位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对目前主流的教学模式关注度不够,加之由于课程思政是精神内涵的熏陶教育,要求课程思政元素精炼,有深度,对教师要求高,容易打击愿意实施课程思政教师的积极性,沉闷的课堂氛围,相关课程思政案例的缺失,传统单一的教学理念和形式,理论与实际的脱离,专业理论课讲授时的师生互动变成思想说教,使得学生对专业课丧失学习热情,课程中的价值引领将会变得生硬无趣,课程思政也极容易被分解为思政和课程两个层面,导学互动无法发挥学术引领和思想教育的作用,从而导致理论与现实脱节,难以达到情感共鸣、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

当前,研究生多为90 年代末出生,他们大多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往往思维活跃、推崇平等、充满质疑精神,因此,在理论课融入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借助互联网,丰富思政的多样性水到渠成。教学团队在我院2021 级研究生《基因工程》授课过程中,明确课程德育职能,探索“课程思政”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大思政视域下《基因工程》课程改革方案

2.1 充实教学团队,打造一流课程思政队伍为更好地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在原来专业课骨干教师的基础上,引进思政课老师和与学生直接对接的辅导员老师,整合三方面的力量,从而打造出全方位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明确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负责组织课程思政团队成员开展工作,在授课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思政课老师协助专业课教师在原有授课核心内容以及关联知识点的基础上,挖掘出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与专业课教师共同研讨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的整合方式,打磨出行之有效的授课模式。辅导员充分发挥师生协同的纽带作用,主抓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多观察,多倾听,多沟通,用真诚叩开学生的心房,从而获得一手的反馈信息,构建创新化、合作化、生活化、联动化的双向沟通教育模式,为进一步实施改革奠定基础。教学团队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心理动向,结合当前时政信息,参照反馈情况,不断更新思政教学思路,从而达到“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教学改革实施- 再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螺旋上升教改态势。

2.2 贯彻OBE 教学理念,将课程思政纳入《基因工程》教学大纲OBE 教学理念即以产出为导向的教学,是目前高等教育实施师范专业认证、工科专业认证等普遍被接受的理念,可解决新时代“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学团队细致剖析我院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据《基因工程》课程内容和性质,确定《基因工程》课程对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毕业要求的支撑点,向外辐射,组织授课内容。同时,设置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课程思政目标,三维一体的目标,从而构建出课程教学大纲。在思政目标的设置上,思政团队以章节为单位,明确思政教学目标。基因工程课程是按基因工程“分、切、接、转、筛、表、用”的模块来构建专业知识体系,教学中按该顺序实施思政,在“分”这个模块中,重点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分离同一种生物的DNA、RNA 或基因,学生体会用不同方法做同一件事存在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分析不同方法的应用条件和可能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可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体会科学的严谨性。在“切和接”模块培养学生识别不同DNA 之间进行切割和连接所需要的不同的酶,结合各种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发现的历史,引导学生自己查阅相关名人事迹,学生学习有榜样。在“转和筛”的模块中,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完成转基因,用不同的方法去筛选基因,学生在体味科学严谨性的同时,反思转基因技术本身的中性特点,结合目前社会上的转基因事件,学会思考。在“表”的模块中,培养学生设计方案,克隆、表达、分离纯化基因表达产物,引导学生思考基因工程中可克隆表达基因的类型,树立科研红线意识,遵纪守法。在基因工程应用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恪守科研底线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全新的OBE 教学理念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知识的学习和报国的情怀完美融合。

2.3 依托互联网,多渠道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知识结构体系,通过引入和自制含思政元素的视频、链接名人事迹网页、设置有思政元素的论坛讨论等方式搭建含有思政元素的线上课程。

“课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动画,结合理论与实际设置任务专题,完成“线上课程”讨论,学生在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思政教育。教师通过论坛讨论区学生的回复掌握学生思想动向,反馈思政教育效果。“课中”教师发布随堂练习,检测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着重解决学生不会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多采用“小组讨论”、“学生互讲、互练”、“实验设计与解决”等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课后”学生继续在“线上课程”中查漏补缺,与教师通过“线上课程”中的“讨论”、“平台短信”等众多途径与教师再次进行互动,无形中植入了课程思政,从而实现寓教于乐。

2.4 重视过程性评价、多维度评价思政效果为科学客观地体现学生平时的积累和表现,避免一刀切情况的出现,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学习成绩评价和课程思政评价。学习成绩评价,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测试为评价依据。平时成绩以“线上课程”为依托,由线上教学平台自动记录,统计学生过程性学习数据。课程思政由于其本身具有的隐性特点,在评价中一般采用定性的方式进行。学生思政效果评价,主要通过课下谈心,课堂感受学生学习氛围、学习积极性,学生论坛回复反馈以及总结调查问卷中学生自身感受等方面进行评价。

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分为教学质量评价和课程思政评价两方面。以学生平时表现成绩、期末考试及期末总评成绩作为教师教学效果的直接评价依据,以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同行评教等形式作为教师教学效果的间接评价依据,综合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和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成效。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充盈教师的授课,促进教师的成长,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学生的精神实质。

3 “大思政”下基因工程课程改革成效

3.1 “大思政”下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学团队在研究生班进行《基因工程》授课时,全程、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收效显著。“课前”通过收集、分析学生“线上课程”的学习动态,发现学生线上学习的参与率提高,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在上课之前完成“线上课程”任务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升。尤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能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小组讨论效果好,课堂氛围热烈。课间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发现,学生在坚定专业思想的同时,学习更具冲劲。教学团队借助“学习通”软件,对《基因工程》课程的课堂氛围、课堂讨论进行反馈。共发放58 份调查问卷,收集56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8.9%的同学对课堂氛围非常满意,41.1%的同学对课堂氛围满意;55.4%的同学对课堂讨论非常满意,44.6%的同学对课堂讨论满意(N=56)。以上数据表明,在研究生班尝试通过实施课程思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表现活跃,课堂氛围好,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3.2 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有助于学生塑造高尚的品格教学团队在《基因工程》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与课程思政多层次渗透融合,达成了理论知识学习与思政引导并驾齐驱和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目标。

期末,教学团队通过“问卷调查”、“论坛讨论”和“期末考试”反馈等多形式,考查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其中问卷调查反馈显示:96.4%的学生认为《基因工程》课程能给予他们积极的思想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2.1%的学生认为《基因工程》课程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等方面对其道德品格的重塑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67.9%的同学认为对其价值观的取向影响非常大(N=56)。上述数据表明,《基因工程》教学团队实施课程思政,学生自身感觉收获巨大。在“论坛讨论”区,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具备“基因工程伦理与道德”等正确科学观的基础上,爱国情和强国志也跃然而出。

在期末考试的“论述题”中,设计了开放性的“基因工程安全与伦理”问题。通过分析学生回答情况,教学团队发现,大多数学生在答题的关键词中高频出现“科学应用应该有底线”、“应遵守基因工程伦理与道德”等思政元素,正确的道德伦理意识已经深植于学生心中,表明《基因工程》课程思政取得阶段性进展。

《基因工程》教学团队结合自身体验,综合学生的反馈信息,发现在研究生《基因工程》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学生主观学习意愿显著提升,学习成绩普遍提高,专业素养迈上新台阶,思想品质也得到进一步升华。这种全新的课程思政实施模式,满足了我院学生的学习要求,也顺应新时期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具备在其它高校同类专业研究生教学中进行推广的价值。

4 结 语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通过丰富《基因工程》教学团队成员,在教学大纲中引入课程思政,挖掘思政元素、梳理课程思政主线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塑造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也得到锤炼。得到学生、同行以及相关领导的一致认可。但是,教学团队在将课程思政融入《基因工程》课程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小瑕疵”。

(1)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把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归属于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对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同时,在课时有限的条件下,实施课程思政,势必减少专业课的授课时间,部分教师固守原有观念,甚至从内心深处抵触“课程思政”,势必影响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另外,实施课程思政,需要挖掘思政元素,需要将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知识有机融合,这必然会增加专业课教师的工作量。如何调动广大专业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积极性,需要学校统一的部署要求以及相关制度的落实。

(2)课程思政主要是由具有过硬专业知识背景的专业任课教师来完成,但由于本身没有或缺少课程思政经验,忽视了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内容接受者这一实际,可能在前期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的过程中会出现生硬融入、课程和思政“两张皮”等情况,违背了“学”的规律而设计出“教”的模式,更是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从而可能引起学生反感,导致学生期末教学评价时给专业任课教师评分过低。而学生对教师的期末教学评价可能会影响教师的年终评优、评先。学校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一味地以学生评教来单一评价教师,势必会挫伤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积极性。

(3)课程思政需要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单打独斗,在专业课教学团队进行课程建设交流的壁垒,需要专业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参与。这无疑增加了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量,让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参与到课程建设中,仅靠个人情怀,显然不足以维持长久,因此,如何让这部分教师愿意主动参与到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改革中去,需要制度的规范以及政策的倾斜。

(4)课程思政是在以“三全育人”为特征的“大思政”格局下,以德育为目标、以课程为抓手,需要充分发挥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各类课程中的德育功能,进而实现立体化教学模式转变。因此,只靠一门课或几门课来实施课程思政显然是不能满足新时代课程思政的要求的。因此,课程思政需要以学校为单位,要求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各科教师都行动起来,学校管理层领导、任课教师、教辅人员齐抓共管,从而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齐头并进,从而实现高校“三全育人”的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基因工程专业课研究生
水稻育性发育与基因工程实验室
“自然科学—人文探讨”在基因工程课程思政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菌有什么本领?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