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的流行病学与防控措施

2023-12-29 00:33姜宏德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8期
关键词:口蹄疫圈舍养殖场

姜宏德

(海阳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东 海阳 265100)

猪口蹄疫最早于上世纪出现在意大利,并逐渐向各个国家扩散,除了少数国家没有发现该病外,猪口蹄疫给很多国家的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口蹄疫病毒主要侵害多种偶蹄类动物,其中猪最易感,且致死率非常高。生猪养殖一直是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发展的重要产业类型,在养殖技术和市场需求量不断发展和扩大的背景下,该地区的生猪养殖工作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的方向转变,对猪口蹄疫更应该提高重视,做好防控。

1 流行病学

1.1 感染范围猪口蹄疫是多种偶蹄类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病,其感染范围非常广,除了猪、牛、羊等,骆驼、鹿等动物也易感染。

1.2 感染季节猪在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口蹄疫,但由于病毒适宜在低温的环境下生存,4~8 ℃温度能存活数月,-20 ℃左右能存活数年。反之,若是温度较高,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失去活性,一旦温度超过60 ℃,在15 min 内即可灭活。所以冬春季节气候比较寒冷,是该病的高发期。夏秋季节,气温较高,该病的发病率低一些。但不排除一些集约化养殖场夏季猪口蹄疫高发的情况,依然要加强防控。

1.3 传染源病猪和潜伏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另外,部分猪在康复后,体内可能长期带毒,持续进行病毒传播。通过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环境或饲料,死亡病畜未经过科学处理,会传播猪口蹄疫。由于猪口蹄疫的传染性非常强,其口腔、乳房、蹄部等部位的水疱皮和水疱液传播性非常强,为疾病短时间内的大范围传播创造了可能。

1.4 传播途径猪口蹄疫的传播途径有三种: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

(1)直接接触传播 即健康猪直接接触到患病猪的水疱液、分泌物以及呼出气体和排泄物等,诱发疾病。

(2)间接接触传播 即健康猪与被患病猪污染的饲料、水源、环境等,密切接触,而造成疾病感染。

(3) 空气传播 即患病猪呼出的气体携带病毒,存在病毒的气溶胶粒子伴随空气流动传播,并对健康动物造成影响。

2 防控措施

2.1 强化生物安全管理加强猪口蹄疫的防控,必须重视生物安全管理,切断健康猪可能与口蹄疫病毒的接触途径。

(1)养殖场可采取封闭式饲养管理,平时要严格控制养殖场的人员进出、动物进出和车辆进出。饲养管理人员进出养殖场均应彻底消毒,同时配齐防护衣物、鞋靴、口罩、手套等,同时养殖人员进出圈舍均应彻底消毒。偶蹄类动物及其制品均禁止进入养殖场。(2)养殖可采取自繁自养模式,做好后备猪的繁育工作,避免对外引种造成的猪口蹄疫高发。必要时,还需规范做好引种工作。要明确引种地的来源,掌握引种地的疫病发生情况,明确其是否有猪口蹄疫发病史,同时规范运输,对运输车辆做好彻底的消毒。引进后的生猪,还需加强隔离饲养,只有在隔离一段时间确定其无携带猪口蹄疫疫病的可能后,才可以混群饲养。

2.2 做好疫病的诊断监测

(1)生猪感染口蹄疫病毒的潜伏期是1~3 d,或更长一些,部分免疫力较差的猪潜伏期可能更短一些。病猪出现明显的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体温会超过40 ℃。在其蹄部和乳房等多个部位会出现很多水疱,是该病的典型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水疱会逐渐增大并破溃形成溃疡面,之后结痂。若是出现继发感染,还容易产生化脓、腐烂等情况,病情加重,还可能出现蹄部的蹄壳脱落和出血等症状,影响患病猪正常的活动,不仅会造成疾病传播,还可能死亡。

(2)根据临床症状可进行初步诊断,若要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检测。病理解剖、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诊断等可提高疾病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平时要加强对口蹄疫的监测。在养殖场一旦出现猪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或是体表多部位出现水疱的情况,需及时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饲养,并对其饲养管理环境彻底消毒,同时密切关注圈舍中其他猪的情况,同时要及时上报当地动物防疫部门相关机构以寻求帮助。要掌握养殖场的疫病发生情况,对整个猪群进行免疫抗体水平检测,指导后续防疫工作的进行。必要时,还需及时采取扑杀措施,以控制疫病的大范围蔓延,并对病猪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2.3 做好消毒工作口蹄疫病毒的感染性非常强,可存在于饲料、皮毛和猪的排泄物中,同时其感染性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所以日常需要加强消毒清洁工作,尤其是比较寒冷季节猪口蹄疫高发,更应该做好消毒清洁工作。

(1)养殖场可结合养殖实际,制定科学完善的消毒清洁制度并规范执行。保证消毒工作及时、彻底。对养殖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要做好无害化处理。

(2)消毒工作要及时、科学、彻底每天及时清理养殖产生的粪污,并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注意科学的选择消毒药物,并控制好药物浓度。无论药物浓度过大还是过小,均难以获得最佳的消毒效果,并造成药物浪费,导致养殖成本增加。例如,药物浓度过大,容易造成畜禽的皮肤、粘膜、呼吸道产生损伤,同时可能对饲养管理人员造成伤害。反之,浓度过小,则难以获得预期的消毒效果。消毒工作要同步和彻底,不管是环境消毒还是畜禽消毒,最好在固定时间范围内。各畜禽舍的消毒间隔不要太长,尽量在合理范围内,这样消毒效果比较有保障。由于口蹄疫病毒对酸、碱、氧化剂和卤族消毒剂都比较敏感,所以可以结合实际,做好药物的科学选择。

(3)对无治疗价值的病猪,还应做好扑杀工作。对带毒动物,要明确扑杀范围,并在相关防疫部门的指导之下,做好彻底的清洁和无害化处理工作,避免出现疫病二次传播。

2.4 加强免疫(1)平时要及时做好免疫接种工作。饲养管理人员应正确认识到免疫接种工作对疾病防控的重要意义,要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制度,并遵循相关制度,定期、规范做好接种工作。(2)应建立免疫接种档案,明确各阶段猪的疫苗接种,掌握正确的接种方式,适时规范接种。若猪患有其他疫病,需先进行治疗,待其痊愈后再进行补免。若是在接种前7 d 服用过抗生素类药物,可推迟接种时间。(3)接种前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做好接种环境与接种部位的消毒,准备好接种器具并做好消毒,整个接种工作要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提前对疫苗的质量做好检查,使用处于保质期内,外观、颜色、状态正常的疫苗。在明确自身养殖场以及养殖区内以往流行的口蹄疫血清型号基础上,对疫苗进行选择和接种。通常可选择O、A、C 及亚洲I 型等常见型号疫苗进行接种,遵循相关的免疫程序,规范操作,提高免疫接种的质量。母猪通常需要每年至少接种3 次疫苗,公猪在各个季度均需要进行疫苗接种工作。在仔猪断奶的1~2 周后,需进行一次接种工作,一个月后进行复免,以降低仔猪感染口蹄疫的几率,促进养殖工作的顺利发展。

2.5 规范饲养管理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有助于防控猪口蹄疫疾病,促进猪免疫力的提升,降低疫病的发生几率,具体要做好饲喂工作和良好生长环境的营造方面。

(1)饲养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注意科学饲喂,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猪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从正规的途径购入高品质饲料,并对其妥善存储,以免霉变或过期,过期霉变饲料禁止饲喂;要做好饲料的科学搭配,保证饲料营养均衡,同时适口性好,松软易消化。为提高猪的免疫力,可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还可给猪服用一些抗病毒中草药,像金银花、板蓝根等,替代抗生素等药物,促进生猪免疫力的提升,提高生长质量,较好的抵御猪口蹄疫病毒;饲喂工作还定时、定量,少喂勤添,饲喂前,需要做好食槽、水槽的清理和消毒。饮水中还可以加入电解质、维生素或是中草药等物质,促进仔猪免疫力的提升。切忌壤更换,以免造成应激。要循序渐进,使生猪更好的适应。

(2)要注意控制好饲养密度。根据生猪的生长情况、品种、日龄、圈舍大小等,合理分群控制好养殖密度,避免生猪缺乏活动空间、空气质量差或是长时间密切接触而出现疫病高发或是高速传播的情况。

(3)应注意控制好圈舍的温度、湿度,一般情况下,最适合猪生长温度为15~25 ℃,这环境下,猪的饲料报酬率比较有保障,生长发育速度比较快,患病几率比较低;圈舍最适宜湿度为60%~80%。因此养殖场应控制好圈舍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有效的防控疫病。可以引进自动温湿度控制系统,保证温湿度处于一个恒定状态,以促进养殖工作的发展,降低疫病发生几率。尤其在天气比较寒冷的季节,温度一旦比较低会导致猪口蹄疫的发病几率升高,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暖防寒,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

(4)需做好通风管理。由于环境中可能会存在大量的病原菌,其一旦通过呼吸道进入猪只体内,即能够增加患病几率。所以养殖过程中需要做好通风换气,同时注意控制好通风可能会对温度造成的影响。另外还应保障圈舍中光照充足。

3 结 语

猪口蹄疫是养猪业的常见高发疫病,会对养殖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且疾病的传染性非常强。饲养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防控该病的重要性,掌握口蹄疫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便疫情出现后能正确应对。加强疫病的防控,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处置,最大程度遏制疫病的发展,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口蹄疫圈舍养殖场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口蹄疫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