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3-12-29 08:21王奋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8期
关键词:综合英语思政元素课程思政

王奋

摘 要:研究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综合英语》的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有助于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本文分析了《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梳理了国内外语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趋势,阐述了《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策略,并总结了该研究的实践意义。

關键词:《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思政元素; 研究

作者简介:王奋,女,闽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属于教育理念,能有机融入立德树人各种功能,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功能,既让课程承载思政,又寓思政于课程,真正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向互动。在外语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尤为重要,作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综合英语》首当其冲。

一、《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综合英语》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该课程授课对象为英语专业一、二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塑造和定型的关键时期,需要进行正确引导。闽江学院外国语学院选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作为《综合英语》课程的教材。该教材题材丰富,话题广泛,作者大多为欧美作家,主要传递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如果教师不进行适当的价值引领,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西方的就是先进的”这样的不正确观点。《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致力于探索教材内容的育人内涵,“寻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学术修养等相关德育元素的‘触点’和‘融点’,通过对教学案例的设计运用,以‘润物无声’‘如盐化水’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传递给学生”。

开展《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批判性地看待西方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增强爱国情怀,最终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闽江学院外国语学院的《综合英语》课程在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开设,共四个学期,每学期开课16周,每周4课时,开课时间长,课时量大,有利于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系统的课程思政建设、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二、国内外语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趋势

1.由早期的思政教育和课程教学的生硬结合发展成课程设计更注重融合性、教学过程更崇尚自然性、教学方式更凸显暗示性的“育德于无形,寓教于无声”的融合方式。

2.从不同角度结合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将思政教育和课程教学进行自然融合,如基于主题式学习理论的视角、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视角、思辨能力视域、产出导向法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新媒体视角等。

3.逐渐由单门的外语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发展成外语专业课程群的课程思政建设。“课程群建设针对同一专业方向,将各门在知识、素质和能力培养规格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整合成为系统的系列课程。各课程通过专业培养内容的相关性,互相补充和渗透,对整体提高课程思政价值引领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课程群涵盖外语专业所有课程,彼此独立却又密切关联。虽然各门课程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有所不同,但由于具有共同的价值认同标准,可以围绕课程思政形成一个彼此相互支撑、层次递进的课程群。

4.由专业整体到课程个体,再到分门别类地趋势。从一开始的研究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大方向,发展到开展如《英美文学》《外国语文导论》《西方文论》《高级英语》等英语专业具体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再发展到逐步探索适合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思政模式,比如商务英语模式、旅游英语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模式、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模式等。

三、《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策略

《综合英语》课程所用教材的课文大多为欧美作家的作品,怎样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坚守中国情怀,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塑造他们的优良品质,使其提升思辨能力、厚植家国情怀?针对问题,《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有如下具体策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资源,把提炼出的思政元素分类归纳并融入教学设计,利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和网络平台改进教学方法,并结合闽江学院的校本特色和地域特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一)多层次、多角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第一,挖掘教材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呼应的元素。根据《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把中国情怀提到了与国际视野同等重要的位置;外语类专业学生应“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凸显了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外语类专业学生还应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思辨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课程思政天然的资源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优良品德、生存智慧和人文精神,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思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传统孝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中国历朝历代的诗词歌赋、绘画建筑等传世名作中蕴含的美学思想,皆是天然的美育资源。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外语教学实践与研究,教师带领学生深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因此,“把中国文化作为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基点,是实现课程思政的基本路径”。

第二,提炼教材中体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核心主题的元素,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自信、文化自信、文明交流、共同富裕、环境保护、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全面呈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逻辑与理论体系,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擘画民族复兴大业的宏图伟略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事业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王田、童亚星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思政元素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归纳了以下三个层面的思政教学主题:1.个人层面。包括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健康人格教育、挫折教育、审美教育、品德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等。2.家国层面。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国家经济发展大政方针、文化认同教育等。3.国际层面。包括具备国际视野的世界观、大局意识、理想信念教育、对外交流教育等。这三个层面从培养个人素养、家国情怀到国际视野,全方位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使其增强文化认同和自信,强化爱国情感,又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其独立思考的精神、辩证与批判的思考习惯。

(二)将提炼和加工出的思政元素模块化,依据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设计出一套与每个模块相匹配的系統的课程思政教学活动

根据《闽江学院外国语学院2022级英语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的四个维度,将从课文各章节提炼出的思政元素整合成三个模块:理想信念模块,包括价值塑造、家国情怀、名人榜样、红色党史育人等(对应培养目标1-思想修养);职业素养模块,包括职业道德、学术诚信、社会责任、法治和谐等(对应培养目标2-专业能力);协同发展模块,包括创新能力、国际视野、逻辑推理、跨文化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等(对应培养目标3-沟通合作、培养目标4-协同发展)。根据三个思政模块,结合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设定思政教育目标,将课程思政内容按模块精准地融入教学过程。基于目标导向进行各章节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案例编写,基于成果导向设计考核评价,制定兼顾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占比60%)和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占比40%)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并逐步提高思政教育效果在成绩评价体系中的比重。

(三)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课程内容

继续完善线上+线下、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的混合式教学体系,通过课堂+课外的双重渗透,传播中国先进文化,树立道德典型,发挥榜样力量,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

第一,科学利用BOPPPS六阶段闭环教学模式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线上进行课前预热环节导入(B)和前测(P),可利用灯塔阅读App布置资料阅读并进行客观题测试,让学生提前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线下课堂中,教师现场再次导入(B)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酌情点评前测结果。然后呈现学习目标(O),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知识构成和预计达成目标。在下一步的参与性学习(P)中,线上平台学习和线下实地教学两者相辅相成,发挥各自的优势。后测(P)亦可以线上+线下形式进行:利用超星学习通进行在线知识点测评、反馈问卷填写;线下教学可组织个人展示和分组任务,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总结阶段(S),教师在线下课堂回顾归纳教学要点和难点,可布置学生课后线上提交反思报告。

第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延伸思政教育。《综合英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英语学科竞赛,促使学生在适当的竞争压力下不断提高专业实力、提升自信、充分展现自我,同时也是一个绝佳的实现思政育人的隐性课堂。闽江学院外国语学院组建了阅读写作教学团队和演讲辩论教学团队,组织的相关赛事包括“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阅读大赛、演讲大赛(2023年更名为“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批改网百万同题英语写作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高校大学生外语水平能力大赛等。教学团队采取教师推荐和海选相结合、大面积培养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选手的选拔和培训,既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在后期通过一对一指导模式集中力量培育拔尖人才,近三年竞赛皆获得不俗的成绩。

中国的外语教育一直在与时俱进,英语学科竞赛越来越强调要培养具有国际传播力的优秀人才,不断提高中国的话语说服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2022年批改网百万同题英语写作大赛的初赛赛题是“My View on' 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备赛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2022年中国携手各国成功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全世界联合抗疫等时事热点,了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国理政方针,启发学生收集整理“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及“一带一路”建设的丰硕成果,指导学生用英语准确地表述中国近年来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爱国情怀。2022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的初赛赛题是“China's Wisdom for the World”,该题目要求以中国智慧为背景讲述个体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可结合中国古代哲学和当代中国外交策略来讲述中国故事,借此鼓励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激发学生的责任担当和主人翁精神,使学生增强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在备赛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查阅大量的历史和时政材料,引导学生从中国日报、中国网、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平台的英文版板中学习表述中国立场的英文语句,润物无声地进行价值引领,潜移默化地进行了课程思政育人。

第三,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联动呼应。开设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语讲座,可在讲座中设置现场体验环节,并请学生轮流进行英文步骤的讲解,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会英文表述,培养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还可以依托闽江学院第二课堂平台,以外研社出版的“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中的《英语读写教程》为教材,开设“闽江学院金课”系列课程,每学期对英语专业学生开放选课,配合《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

(四)结合闽江学院的办学特点和地域特色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第一,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结合我校“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开展《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综合英语》课程的授课对象涵盖了英语师范、商务英语、翻译等各个方向的学生。不同方向的学生未来要从事不同岗位的工作,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要从学生需求出发,结合不同行业的职业素养和行为规范,找出教材内容中可匹配的结合点,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教学内容的设计。针对英语师范方向的学生时,可强调热爱教育、有仁爱之心、终生学习等职业素养;针对商务英语方向的学生时,要传递与时俱进、积极沟通、法律意识等职业要求;针对翻译方向的学生,要强调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多元化的知识构成等。

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较好地掌握语言实用技能,还要拓宽视野、更新思维。培养英语技能是为引导、塑造、完善学生而服务的,本质上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契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了政治素养+专业技能的课程思政模式,致力于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外語人才。

第二,从地方特色出发,结合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代表的地域文化,挖掘思政元素,传承传统文化。三坊七巷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也是我国名人密度最高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牺牲自己而为天下人谋求幸福的无私精神感动了千万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作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他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强调中华文化可扬弃但不可背叛,这是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绝佳切入点。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了民族尊严和利益,表明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他意识到只有向西方学习才能抵御外国的入侵,亲自组织人员翻译外国书刊,这同样也是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切入点。

福州人杰地灵,除了从三坊七巷走出的历史文化名人,还有化工专家侯德榜、爱国诗人张元幹等,他们不但是福州的骄傲,更体现了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历史名人的思想观念和生平事迹对当代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为《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提供了鲜活的资源。“当思政元素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或者熟知的风土民情相契合时,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认同。……学生在平时的耳濡目染和口口相传中已经对此了然于心,开展思政教育可以信手拈来,也更容易达到预期成效。”

结合福州地方文化开展《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既能在语言教学中润物无声地融入思政教育;又能充分利用福州地方文化中的教育资源,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

四、《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意义

开展《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首先,有助于建设并完善《综合英语》课程的资源库和题库。课程组根据不同类型思政素材进行多种题型的试题设计,可在阅读、写作、口语、听力等其他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中共享。其次,对本学院英语系其他核心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有借鉴作用,可辐射推广,推进英语专业课程群思政建设。再次,有利于推广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思政素养+专业技能”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最后,有利于传播以三坊七巷文化为代表的福州地方文化,促进地方本科高校传承优秀地域文化。

五、结语

《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符合《纲要》的要求,是课程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外语教育的需要。外语教师任重而道远,只有提高个人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才可以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才可以有效达成外语类课程“通过语言教学来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更加深刻地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践行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课程思政目标。

基金项目:本文系闽江学院2022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重点项目“BOPPPS教学模式下《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MJUJG2022A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金才.新时代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2020(6):11-12.

[2]王永婕,程雪.课程思政融入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探究:以《综合英语》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1):25-27,31.

[3]王欣,陈凡,石坚.价值引领下的英语专业课程群思政建设[J].中国外语,2021(2):65-70.

[4]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曾艳钰.《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解读[J].外语界,2019(6):2-8.

[6]孙有中,金利民.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

[7]王田,童亚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课程中的思政一体化研究[J].外国语文,2021(5):27-31.

[8]张苏亚.《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J].陇东学院学报,2021(1):130-133.

[9]肖琼,黄国文.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中国外语,2020(5):1,10-14.

猜你喜欢
综合英语思政元素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基于PBL的高职综合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综合英语》的深度融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