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构建及培养研究

2023-12-30 07:51笱崇敏杨舒涵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3期
关键词:效度信度一致性

笱崇敏 杨舒涵

[摘           要]  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凸显了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在人才需求方面的不协调。构建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来探究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模型及提升策略。通过大规模施测发现:由个人职业道德、学习能力、执行能力、专业技能和沟通与表达能力五个维度构成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得到数据的良好支持。

[关    键   词]  大学生;核心素养;就业导向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3-0001-04

一、问题的提出

2023年被誉为“历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就业季节。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从1999年高考扩招开始,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呈倍数增长,到2023年,大学毕业生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1158万。对大学生而言,尤其是那些即将走出校园的学生,每年的就业问题都是一个持续且备受关注的议题。在党的二十大的报告中,对就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完善了就业指导机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导向标志,而就业指导则应致力于服务于人才的培养过程,同时职业规划也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特性来进行。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难”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问题,而是因为教育体制正在经历变革和完善,就业观念也在更新和转变,以及就业机会的创造和掌握变得更为困难。

专业技能包括大学生所掌握的符合社会需求的知识和技能, 目前大学生专业技能不足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大学生耗费了很多时间和巨大精力盲目地考取各类证书,实际上作用并不明显,已经不能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素养,很多用人单位把它们仅仅当作筛选人才时的一个基本要求。而且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更加看重的是大学生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丰富和多元化,这才是大学生就业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高校和大学生应该从用人单位需求着手,把专业技能作为就业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 。

众多学者认为,教育的进步是影响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但核心问题仍然是人才之间的争夺。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主要场所,面临的主要理论和实践挑战是如何为社会培育合适的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当前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大学生究竟拥有怎样的核心素养,这样他们才能在日益加剧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竞争上的优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全面地完善和丰富大学生的培训体系。

二、研究方法

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评价初始问卷编制。本次研究的参与者是在校的大学生。选取中国东部某省大学生 25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其中男性19人,女性6人;年龄范围在18~22岁。这项研究涉及大学生参与者,在参与之前向参与者提供了参与本研究的书面知情同意,解释了研究的性质,描述了访谈方案,并邀请他们参与。所有受访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同意参与。采访是面对面进行的,每次访谈持续约30~40分钟。访谈采用半结构化的方式,提出了问题,如下:“你如何理解大学生核心素養?”“你认为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什么?受哪些因素影响?”进一步总结归纳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测量范围。最后,初步构建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结构,按照“简洁、通顺、清楚、明白”的准则进行题目编制。通过三次讨论,采用 Likert 五点计分量表(包括“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非常符合”五种回答) ,形成共28道题目的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问卷初测版。

三、数据分析

(一)项目分析

本研究旨在透过项目分析进一步检视哪些项目应保留,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探讨其有效性。共有300名参与者完成了调查(115名女生,185名男生)。大一年级87人(占29%),大二年级71人(占23.7%),大三年级90人(占30%),大四年级52(占17.3%);城镇98人(占32.7%),乡村202人(占67.3%);党员30人(占10%),非党员270人(占90%);学科专业,文科41人(占13.7%),理科86人(占28.7%),工科127人(占42.3%),艺体科46人(占15.3%);有实习或者兼职经历88人(占29.3%),无实习或者兼职经历212人(占70.7%)。

首先,在专业的在线调查平台腾讯问卷上建立了包括试点量表和部分人口统计学问题的问卷。参与者可以通过网络链接找到这个网站。其次,在一个集中的时间段组织调查活动,以保证参与者的参与质量。

相关性被用来进行项目分析。首先将被试按照 所得量表总分进行高低排序,得分在前 27% 的为高分组,得分在后 27%的为低分组。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量表高分组和低分组间的差异,删除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的题项。项目维度相关性低(r<0.40)的项目被删除,因为它们可能与量表维度的总体结构没有密切的相关性。Kaiser-Meyer-Olkin(KMO)和Bartlett的球度检验被用来考虑因子分析的适当性。其次,利用SPSS 23.0进行了一系列的EFA,探讨了项目的潜在结构和项目缩减。由于项目的性质,选择promax旋转法(Fabrigar等人,1999)。确定保留因子数量的标准是特征值大于1和因子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项目(Worthington和Whittaker,2006)。项目减少的标准(Worthington和Whittaker,2006)如下:(1)项目强烈(>0.40)加载到因子上。(2)项目没有交叉加载到两个或多个因子上。在项目分析中,将题总相关系数小于0.4及高低分组t检验不显著的题目删除,共删除8道题目。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

使用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量表初测版,对393名被试进行施测,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量表初测20个题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Bartlett 球型检验结果显示: KMO值为0.95,x= 10006.32,df=378,P<0.001,说明数据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结合特征根、碎石图、负荷值、共同度和理论结构,经多次旋转,逐次剔除因子负荷小于 0.45 和双重负荷的题项7项。最终得到特征根大于 1 的因素5个,共 20个题项,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9 %。

(三)验证性因子分析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新样本中进一步研究20项量表因子结构和心理测量学特性。对量表的模型进行了CFA测试,评估标准效度和信度的证据。

研究共招募了1200名在校大学生。然而,只有816名受试者的数据被纳入分析(384名受访者因其他因素未能参与这项调查)。参与者年龄在18岁至22岁之间,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只使用了在线收集的数据。访谈和数据收集进行了6个月。在研究前获得所有受试者书面知情同意。

本研究采用线上施测方式进行测评。主试由具有心理学背景的硕士研究生担任,在被试知情并自愿的情况下进行调查;量表包含五个维度和2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五点Likert量表(1=非常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符合,4=比较符合,5=非常符合)。每个维度的总分越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越强。本次研究的参与者是在校大学生。参与者提供了参与本研究的口头知情同意。主要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测试。

在被试知情并明确指导语后进行作答。问卷统一回收后,首先使用 SPSS 23.0及 AMOS 24.0进行数据处理。用于评估模型拟合的指标如下:Satorra-Bentler卡方除以自由度、比较拟合指数(CFI)、良好拟合指数(GFI)、调整良好拟合指数(AGFI)、Tucker-Lewis指数(TLI)、标准拟合指数(NFI)、增量拟合指数(IFI)、均方残差根(RMR),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Hu和Bentler,1999)。其次,运用SPSS 23.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评价标准效度。最后,运用Cronbachα系数对量表进行信度分析。

使用 AMOS 24.0 進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量表的一阶模型和二阶模型拟合指数如下: 由表3可知,一阶模型的x2/df 为 5.237,RMSEA为 0.06,且 AGFI、GFI、IFI、TLI、CFI 值均大于0.9; 而二阶模型中x2/df 为 2.257,RMSEA 为0.05,且 AGFI、GFI、IFI、TLI、CFI值均大于 0.9。说明二阶模型拟合度较好,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这也与本研究的理论构想一致,为此最终采用二阶模型作为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量表的理论结构,其结构模型及标准路径系数见表3 。

四、信度与效度分析

(一)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量表正式版的信度分析

量表正式版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量表对1200名的被试进行施测,施测结果用来进行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结果见表4,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00,职业道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2,学习能力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854,执行能力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829,专业技能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05,沟通与表达能力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为0.915。结果表明,此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二)效度分析

效度检验主要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两方面。本研究在量表编制过程中,围绕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理论构想和关系维度下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具体内容得到了三位同行专家和 三位心理学博士的认可,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通过计算量表各因子之间、量表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求出量表的结构效度。从相关分析的结果来看,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0.6之间,呈中等程度相关。各因子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 0.6~0.8之间,且高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这表明总量表与各因子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各因子也能够反映量表要测量的内容,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量表正式版的重测信度

采用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量表对150名的被试间隔 2 周后进行重复测试。计算两次测量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分数的相关系数。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2,职业道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07,学习能力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877,执行能力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890,专业技能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1,沟通与表达能力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为0.915。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

五、讨论

本研究在量表编制过程中,经历多次迭代,保证了量表编制过程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增强了调查量表的规范性。并且对28道题项进行多次检验和分析,对一些项目进行了删减和调整,经过项目分析和因子分析,最终将评价量表精简为20道题项,分别进行相应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确立最终的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量表,具有较高的参考性。

最终模型中各维度的复合信度可接受至中等,各维度之间的小到中等潜在变量相关性表明量表是可靠的,五个维度相对独立。量表的五个维度都显着正相关,表明其具有足够的并发效度。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测量工具,旨在使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抽象概念更加具体、可操作和可衡量。此外,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工具有效且可靠。经过验证的教育治理能力工具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诊断工具,可用于评估现状和发现问题。这种证据对于大学生未来就业以及专业发展和学校的改进尤为重要。此外,定量研究建立在高质量的测量仪器之上。本研究中开发和验证的工具可以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领域更多高质量的定量研究。

六、局限和未来发展

目前对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學生核心素养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但仍有一些局限性。首先,可能存在抽样偏差。在本研究的样本量中,性别和地区之间存在不平衡。尽管先前的研究表明,在某些量表中,不同地区和性别的测量不变性(例如,Harter,1982;Cheung和Rensvold,2002年;Kim等人,2019),不同性别、教育水平的参与者人数不平衡可能仍然影响我们的结果。未来的研究应该获得一个均衡的样本来进一步检验量表。其次,自填问卷可能存在自我期望效应。未来的研究可以使用其他研究方法(如实地研究)交叉验证我们的结果。最后,研究不同地区是否存在差异,有助于验证本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结论: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量表包含职业道德、学习能力、执行能力、专业技能和沟通与表达能力五个维度。它被证明是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可靠而有效的工具。因此,量表的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方面,构建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理论的量表,应该可以激发未来的实证研究,从发展的角度探索大学生就业核心素养的奥秘。希望未来开展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检验和丰富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

[1]范勇,钱晓敏.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量表的编制与验证[J].教师教育研究,2019,31(5):105-110.

[2]Fabrigar L R, Wegener D T, MacCallum R  C,etal. Evaluating the use of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J].Psychological Methods,1999,

4(3):272-299.

[3]Worthington, R. L., and Whittaker, T. A. Scale development research:a content 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best practices[J].The Counseling Psychol,2006(34):806-838.

[4]杨超. 社区责任感的结构及其对居民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9.

◎编辑 张 慧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CMZ03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笱崇敏(1985—),女,汉族,河北邯郸人,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

杨舒涵(1985—),女,汉族,云南昆明人,博士,副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研究方向:教育政策。

猜你喜欢
效度信度一致性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科技成果评价的信度分析及模型优化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
耳鸣残疾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及其临床应用
被看重感指数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构念效度
外语形成性评估的效度验证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