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基于CiteSpace计量分析

2023-12-30 14:35朱美霖李思敏张佳愉
四川水利 2023年6期
关键词:发文水利水利工程

朱美霖,李思敏,张佳愉

(1.四川水利人才资源开发与档案中心,成都 610041;2.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成都 610200;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成都 611730)

1 研究现状

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是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在前期、实施、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数据等各种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处理后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分析与再整合,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档案服务。

我国水利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入信息技术[1],用于水旱灾害数据库建设。学界对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最早始于2003年[2],但前期该领域的关注度较低,属于研究萌芽起步阶段。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21世纪初研究热度不断上升,直至2020年国家档案局、水利部发布的《水利档案工作规定》将研究热潮推向顶峰(图1),这之后研究热度逐渐回落,发文数量趋于平缓,进入成熟发展期。经过20余年的探索,该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后续学者的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目前,虽有学者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化研究文献进行定性分析并做出综述[3],但研究结论的主观性较大,而有关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定量分析及综述鲜有探索。基于此研究现状,本文运用 CiteSpace5.6.R2绘制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研究的文献数量及年代分布、作者和发文机构合作图谱、关键词共现与关键词聚类等知识图谱,并结合文献背景综合论述该领域的研究主题趋势及发展方向,以期为后续学者的研究提供相对客观的数据参考。

图1 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发文数量趋势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CiteSpace 是美籍华人学者陈超美教授开发的用于数据挖掘分析和可视化的软件工具。该软件通过采集和整理目标文献的重要信息,实现了研究机构、作者、学科领域和研究热点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4]。近年来,该软件在水利学科领域内的水利信息化[5]、智慧水利[6]、农业水利[7]、生态水利[8]、水治理[9]等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 CNKI 学术期刊为数据来源,检索“主题”为 “水利工程”AND“档案管理”AND“信息化”的期刊论文和博硕士论文,剔除会议报道、新闻报道等与研究主题内容无关的文献,并通过人工去重降噪,滚雪球等方式进行检索,最后筛选出 272篇目标样本文献。利用CiteSpace5.6.R2(64-bit) 2019年软件版本对目标文献进行处理,时间区间为2003年至2023年,时间切片间隔为1年,阈值设置为Top25,结果以静态聚类显示。

3 统计与分析

3.1 作者合作关系网络分析

从发文作者合作网络图谱来看(图2),图谱中共有285个节点,93个连接,网络密度为0.0023。图中作者名字节大小代表共现频次,连线数量和2粗细与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强度成正比。由图2可知该领域学者研究呈现出“整体分散,部分集中”的状态,团队外部之间的互引关系较弱,部分团队内部合作关系紧密。其中,以来自山东水利局的屈建春、庄志凤、臧志美为代表的合作网络和来自辽宁水利局的吴雅克与卫颂歌合作网络呈现出紧密的地缘合作关系,说明该领域同一机构抱团合作趋势明显,跨区域合作较少。

图2 发文作者合作关系网络图谱

根据赖普斯定律可以确定文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核心作者,公式为:M≈0.749Nmax(M代表论文篇数,N代表所统计年限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发文数达到M值的可确定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10]。其中,该领域统计年限内发文数量最大值N为5,则M≈1.68,取整数2,可知发文数达到2篇及以上的为核心作者。梳理统计发现共有33位作者符合上述条件。根据赖普斯定律只有核心作者发文占总发文量50%,学科核心作者群才形成,而该领域核心作者总发文数仅占论文总数的12.1%[11],说明该领域作者发文数量彼此差距不大。发文量达3篇及以上的作者有5位,发表数量最多的屈建春为5篇,是该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作者之一。

3.2 机构分布网络分析

从发文机构合作网络图谱来看(图3),图3中的节点249个,连接48个,网络密度0.0016,说明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文机构合作关系较为分散,并未形成较广泛和紧密的合作网络,仅有的2个合作网络主要是基于地缘联系的机构抱团合作。其中,内蒙古和四川两个地域内的水利机构的合作较为紧密,研究机构间跨地域合作有待加强。另外,从发文机构性质来看,水利事业单位和相关研究所为发文主力军,高校贡献度相对较低,说明该学科领域以实践经验研究为主,学科理论研究为辅;从地域分布来看,发文机构数量呈现出北多南少的局面,发文数量最多的机构分别是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和河北省南运河河务管理处,由此说明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南北方研究机构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

图3 发文机构合作关系网络图谱

3.3 关键词聚类分析与突现词周期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某一关键词出现频次越多,聚合节点越大。聚合节点越大表示中心性越大,中心性越大表示越重要,一般认为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较为重要[12]。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图4)得到节点309个,连线861条,网络密度0.0181,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研究热点较多,并且内在联系和主题互引较为频繁。频次排名前10且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共有8个(表1),分别是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信息化建设、水利档案、水利工程档案、档案、水利工程档案管理。这8个关键词构成了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关注焦点。

表1 关键词频次和及中心性排序

根据关键词时间线聚类分析图谱(图5)显示,我国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的研究文献的主题大致聚类成10个主题,分别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水利档案、水利、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信息化管理、小型水库。其中,根据不同主题的时间跨度长短可知,“小型水库”在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领域中的时间跨度较短,为周期性主题。“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管理”这两大主题时间最后一次被引用时间停留在2019年,属于该领域相对过时的主题,而其余主题时间跨度一直延续至今,是该领域值得长期探讨研究的经典主题。

图5 关键词时间线聚类分析图谱

突现词是关键词在某时期突然增加或使用频次增长明显的关键性术语[13],突现词可以推测出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阶段性前沿研究领域。由突显词表(图6)可知,“档案工作者”作为该研究领域最早出现并且研究热度持续最长的关键词,为该领域奠定了研究基础,另外,“科技档案”的研究早于“电子档案”与“水利档案管理”,说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从一开始的重视科技发展向基础研究转变。“信息技术”首次在2017年出现,预示着从这以后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研究的趋势逐渐明显。

图6 关键词突现词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利用 CiteSpace 对2003-2023 年中国知网中关于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272篇相关论文进行分析,从发文时间周期看,该领域发文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演进性特征,即从2003—2010年的第一阶段缓慢增长期为过渡至2010—2020年的第二阶段迅猛增长期再演变到2020—2023年的第三阶段平稳发展期,说明该领域已有较为充足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创新性、科学性研究奠定了基础;从发文作者合作关系看,其作者群体呈现出“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尚未形成较为明显的核心合作网络,不同机构的学者之间缺少交流合作,今后还需加强学术沟通和交流,核心期刊作者较少,领域学术权威尚形成;从发文机构合作网络来看,不同机构之间的研究成果数量差异不大,机构内部合作较为紧密,各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较差,跨地域学术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关键词共现图谱和聚类分析看,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信息化建设、水利档案、水利工程档案、档案、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8个关键词上,并逐渐演化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水利档案、水利、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信息化管理、小型水库10个主题方向。其中,水利工程是基础研究主题,档案管理是重点研究对象,水利信息化则属于近几年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从突现词判断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研究的趋势逐渐明显。

从研究内容上看,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容同质化,趋同化较为严重,缺乏创新性思考和探索,特别是有关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和对策的讨论重复性很高,另外,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的文章主要以经验案例总结为主,主观性分析占绝大部分,缺少客观合理的定量分析,不利于该学科领域发展的完整性。建议转换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丰富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发文水利水利工程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水利工会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