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病虫害防控配套技术的应用探讨

2023-12-31 21:44黄海英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6期
关键词:果粒炭疽病霜霉病

黄海英

平度市种植葡萄历史悠久,随着种植产业结构的逐渐调整以及特色农业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的葡萄生产基地。本文以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林场作为研究案例,讨论葡萄病虫害智能防控配套技术的应用,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一、平度市葡萄生长情况概述

葡萄原产于亚洲西部,属于一种木质藤本植物,叶卵圆形,果实呈现出球形或椭圆形,世界各地都有栽种的历史。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食品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葡萄生长受到气候的影响较大,再加上一些品种对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比较差,因此过于依赖化学防治技术,这都造成了葡萄农药残留出现超标的情况。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林场,位于平度市的边缘区域,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这一区域当中气候温和,适合葡萄生长。年平均气温16.9℃,常年平均降雨量981mm,全年日照时间约为1300h。对当地病虫害情况进行调查,该地区葡萄比较常见的病害包括霜霉病、白粉病、黑痘病、白腐病;虫害包括透翅蛾、葡萄天蛾、蚜虫、铜绿丽金龟等等。

二、平度市葡萄病虫害发生与防控技术

1、葡萄病虫害智能防控技术的应用

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贯彻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进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虚拟现实、智能感应等信息化新技术应用,平度市葡萄种植积极引用人工智能监测系统设备,建立智慧园环境监测和智慧园绿色虫控系统,通过在葡萄园内安装农业气象监测设备,借助蜂窝智慧云平台实现葡萄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为实现科学化种植、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依据。或利用物联网太阳能物理杀虫灯,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昆虫敏感的特定光谱范围的诱虫光源,诱集昆虫并能有效杀灭昆虫,降低病虫指数,实现物联网监控,助力农业生产与种植。此外,借助互联网+技术,依托海量果树病虫害照片数据库(包含300 余万张病虫害照片,覆盖4000 余种病虫害),对农业现场环境指数进行实时监测展示、自动报警提醒,3 秒精准提供作物病虫害解决方案,快速找出病虫害和病因,包括病害种类、药剂使用与科学配比方法等,精准施药,对葡萄病虫害进行识别防治。

2、葡萄生长病害种类及发病特征

(1)霜霉病

霜霉病病原菌为单轴霉属真菌,是葡萄种植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病害,常感染葡萄叶片,多发生在多雨、潮湿地区。

发病特征。霜霉病主要伤害的是葡萄的叶片部位,发病初期葡萄的叶面会呈水渍状,而且叶子边缘会有稀薄的小斑点出现,随着病程加重会逐渐扩散成近似黄色的多角形病斑,如果生长环境较为潮湿,叶片背部就会有白色的霜霉状物出现,直至最后变成褐色病斑出现,此时生病叶子也会较早脱落;如果是处于幼果期的葡萄感染此病,其主要是从果梗开始发病,病斑也由起初圆形表面长满白色霉层,直至最后缩小至脱落;患此病的果树,由于叶片上无法提供供给营养进而会阻碍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葡萄果实营养的贮藏和产量的都会下降。

(2)炭疽病

葡萄炭疽病由周围小丛壳菌侵染所引起,主要发病于果实、叶片、新梢、卷须、果梗等部位,雨水较多的地区炭疽病会更加严重。染病后,果实表面会产生豆粒大小的褐色圆斑,逐渐形成一种带有轮纹状的小黑点,果实腐烂或者逐渐缩水成为僵果。

发病特征。这种病主要危害果树的果粒部分,感染此病的果粒极易腐烂。而且还对果树的枝干与叶片也有定期潜伏性,但发病症状并不明显。当果实处于着色期,接近成熟期时此病症会明显加重,此时果粒表面会出现针头大小且类似褐色斑点的斑纹,这种斑纹会变得越来越大,直至变成黑褐色的圆形病斑,当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就会有类似红色黏液流出,导致葡萄果实轻瘪且腐烂状,这时果实极易脱落,品尝果实时是味酸且苦。

(3)白腐病

白腐病由白腐垫壳孢侵染所引起,主要危害葡萄果实和叶片,染病后,叶片上会产生水渍形的淡褐色病斑,逐渐蔓延。发病后叶片脱落,果实上出现灰白色小粒点,引起果实腐烂。除了对叶片和果实造成影响之外,葡萄藤感染后枝体也会受阻,逐渐枯死。

发病特征。白腐病主要危害果树近地面部分或者是遭遇硬伤部位,还可在果穗处、果粒以及叶片处都有可能患此病,果穗中患此病会在穗轴以及果梗处有淡褐色水渍状的病斑,随着病性的扩散会逐渐抑制果粒以及果穗下部的良性发育,最终果粒会出现褶皱及微缩状;而一旦是果粒处患此病,发病初期颜色会由浅褐色水渍状的一个小斑点演变成水浸状的全果处都会患有此病,这时果粒中会有灰白色小粒点出现直至全穗出现腐烂,这时的患病果粒处的附着力极弱,轻度震动就会引起果实脱落,稍一用力就会出现果粒落满地的情况,这是白腐病严重性的重要特征。如果是果树中的叶片患此病,会从叶尖或者是叶边部位的颜色变化而演变为不规则形病斑,由小斑扩大至大斑,灰白色小粒点也由开始时的散落分布扩散至叶背及叶脉处居多,不及时治疗后期病斑处会干枯且容易破裂。

(4)黑痘病

葡萄黑痘病由葡萄痂囊腔菌侵染所引起,危害葡萄幼小果实、果梗、叶片嫩芽和卷须等部位。感染后,呈现出水渍状的褐色圆形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凹陷病斑,中部灰白色,外部深褐色,边缘紫褐色,似“鸟眼”状。染病之后果实虽然依旧可以长大,但是味道较差。

发病特征。这种病同样会发生在果树叶片处、新枝梢以及幼果处,如果是叶片处患病,发病初期叶会出现面圆形近似于红褐色斑点,且叶面中部会有凹陷,凹陷处会有灰白色,周围也会出现暗紫色,直至后期叶片处会有干裂且易枯死状;幼果期患病同样是由病初期的深褐斑点,逐渐演变成圆形,中部会呈灰白色,形状似“鸟眼状”的大斑点,病后期时表面会处于全部硬化状态,有时也会出现龟裂状,这种多个小病斑点可发展成大斑,但病斑仅出限于果表处,不会侵入果粒内,但果粒会出现酸涩味道,口感体验不佳。

3、葡萄生长虫害种类及发病特征

(1)叶蝉

叶蝉属于小型吸汁昆虫,体型纤细、色彩艳丽,群居。成虫和若虫常居葡萄叶片背面吸取汁液,染病后,叶片正面会出现褪色的小斑点,逐渐小斑点变成白斑,以致焦枯脱落。

发病特征。叶蝉中的幼虫或成虫会通过吸食叶片上的汁液而存活,患病的叶片会先出现小白点,小白点慢慢演变成白斑,出现白斑的叶片色泽苍白,易脱落。这种虫害所产生的蜜露会抑制果树的正常光合作用。

(2)绿盲蝽

葡萄绿盲蝽是葡萄种植中常遇见的主要虫害,成虫体积小,与葡萄叶片颜色相似,昼伏夜出,若虫和成虫危害葡萄嫩叶、花序和幼果。受害幼果4-10 天落花,影响果实生长和膨大,严重时幼果枯萎脱落。

发病特征。受病害侵染的叶片会由最初的红褐色,针头大小的坏死点演变成小洞,形状会不规则而且易发生皱褶。

(3)蚧壳虫

葡萄蚧壳虫成虫和若虫主要危害葡萄枝叶、果穗和果粒,好隐蔽、喜潮湿、恶阳光,架势低、修剪较差、枝条疯长、环境郁蔽的葡萄园发生较严重。被侵害后的葡萄,含糖量降低。

发病特征。这种虫害具有体型小但繁殖快的特点,通常情况下一年可繁殖2-7 代,虫体会被较厚的蜡质层包裹,药物不能及时到达患处,进而出现防治困难情况,这种虫害极易藏于葡萄主干的老树皮处越冬,次年春季中旬的第一场小雨就为出蛰期,然后会逐渐蔓延开来,蚧壳虫的分泌物是煤污和黏液。

三、葡萄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1、萌芽期

在葡萄出土上架至芽变绿前,树体长出叶片,当生长出现2-3 片叶期时,这时的果树生长正处于旺盛期,果树的新梢也将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树的幼嫩组织增多,此时也是各类病虫集中潜入侵染的好时机,所以此时做好新梢叶片等病虫害的安全防护工作非常必要, 此时,应防治黑痘病、霜霉病、褐斑病、炭疽病等病害和绿盲蝽、蚧壳虫等虫害。

防治措施:

(1)首先应及时灭杀越冬菌源和虫源。例:在防治蚧壳虫方面就可应用诱捕法和灌水法。

①诱捕法:时间可选择在每年的9 月上旬,简单来说就是在害虫还未下树前就要实施,首先要在葡萄树底下扔几个草靶,如果蚧壳虫将其卵产在里面,冬季时集中将草靶进行烧毁即可。

②灌水法。每年选择在蚧壳虫出蛰前后,用大水量对其进行漫灌即可,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埋土方法,不可将果树的定植行高起得过高,出现水上不去的局面,如果水上不去,对虫害的抑制作用就会减弱,每年的五一第一场小雨后,蚧壳虫就开始出蛰,然后就是幼虫。这种白色粉末里面就会有肉粉色的小虫爬出来,小虫经过一周左右时间,颜色就会由肉色转变为灰褐色,再经过一周多时间大部分虫子就都会从壳从爬出来,此时应用药物防治是最佳时机,具体可用噻嗪酮,呋虫胺等,其用量按说明书标准剂量操作即可。但要注意的杀虫剂的感温性要适度;如果长成带壳的成虫后,由于外面会有蚧壳包裹,这时应用药剂防治的效果会因害虫的抵抗力增强而减弱。

(2)剥除老皮

将病菌源消灭可按标准使用唑类杀菌剂,如:稳歼菌、烯唑醇等;还可选择在展叶期喷施75%肟菌·戊唑醇干悬浮剂+菊酯类药剂,如果出现螨害,还可配合使用伍乙螨唑、阿维菌素等进行综合性防治。

(3)药剂防治

萌芽前可喷施3-5 波美度石硫合剂;萌芽期喷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特别注意新栽葡萄园的早期防治;葡萄与棉花、蔬菜要进行间作种植,加强葡萄树周围农作物的病虫防治,从而减轻葡萄的虫害。

2、花序展露、分离期

花序分离期是果树病虫害一年发生、防治的关键期,此时正是越冬病虫害开始出蛰活动的频繁期,如果这时期病虫防治做得好,就会大大降低全年的病虫基数。具体可在这个时期适时应用药剂防治。

防治措施:

(1)花序展露期

防治的病虫害主要为绿盲蝽、叶蝉、黑痘病等。具体可应用4.5%高氯1000 倍+10%吡虫啉2000 倍+8%苯甲·中生1000 倍或者溴氰菊酯、氰戊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等药剂。

(2)花序分离期

花序分离期是防治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的重要时期,也是补硼、补锌预防葡萄大小粒、不脱帽、花序紧的重要时期。具体可应用:40%嘧霉胺800 倍+70%丙森锌800 倍+寡糖硼1000 倍+全树果1000 倍或者应用及时清园方法将菌源进行清除。

3、开花前

葡萄开花前,应保证花期安全和授粉基数(基本穗型和丰产基数),此时应重点防治灰霉病、穗轴褐枯病和黑痘病。

防治措施:

(1)开花前1-2 天

此时可使用1 次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硼肥(速乐硼),或使用喷克+宝丽安+霉能灵+硼肥。

(2)开花前2-4 天

这时正处于防治点与花序分离期相一致时期。此时可采用50%腐霉利1000 倍+20%烯肟菌胺戊唑醇2000 倍+3%啶虫脒1000 倍。这时是葡萄灰霉病和穗轴褐枯病的易发病期,所以应及时预防黑痘病、霜霉病、炭疽病、锈病、灰霉病等。如果巨峰、红地球等果树品种也可选择使用硼肥等提高树势,增加营养。所以在葡萄开花前,可结合田间施肥一并施用杀菌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果园可施用广谱低毒且持效期较长的杀菌剂进行预防,争取在病害发生之前就消灭病原微生物,为葡萄正常生长、开花结果保驾护航。

4、落花后

落花后是防治葡萄病虫害的重要时期,葡萄花帽从柱头上脱落时期,也称为落花。此时葡萄80%的花序会落花结束,剩余的20%花序部分花帽脱落(其余正在开花),之后的1-3 天,就是采取防治措施的重要时期。此时应重点防治黑痘病、霜霉病、炭疽病、锈病、白腐病、穗轴褐枯病、灰霉病等。

防治措施:

应用保护型杀菌剂。可应用内吸性杀菌剂。一般情况下使用50%保倍福美双1500 倍液;感染灰霉病的品种可使用50%保倍福美双1500 倍液加40%嘧霉胺800 倍液,或者也可使用喷克+稳歼菌+嘧霉胺等,杀菌谱广的杀菌剂还可选用药剂1:1:200 等量式波尔多液200 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甲霜灵、铜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喷雾时全株喷洒周到,药剂交替使用,隔10-15 天防1 次。虫害防治可选择在谢花后选用2.5%敌杀死乳油300 倍液,40%乐果乳油1000-1500 倍液,10%扑虱灵乳油1000 倍液喷洒全园,防治高龄幼虫和成虫效果较好。

5、小大果期

防治黑痘病、霜霉病、炭疽病、锈病、白腐病、黑腐病、房枯病、穗轴褐枯病,毛毡病等。可用保护性杀菌剂,使用1 次科博,再用1:0.5-0.7:200 倍波尔多液,炭疽病危害严重的地块,可用一次喷克+敌力脱或爱苗;霜霉病严重地块,可用1 次喷克+科克;白腐病严重地块,可用1 次喷克-稳歼菌。

6、封穗期-转色期

套袋的葡萄主要保护好枝条、叶片,套袋葡萄用戴挫霉或甲基硫菌灵防治褐斑病、霜霉病及鳞翅目害虫、叶蝉等;阻隔有害生物侵染,比如鸟类。同时可以减少环境当中灰尘对果实的危害,提升果实经济价值。不套袋葡萄封穗期重点防治白腐病、黑腐病、炭疽病和灰霉病,药剂如赢极(75%肟菌·戊唑醇干悬浮剂)、氟硅唑·咪鲜胺、代森锰锌等。

7、成熟期

此时应做好霜霉病、炭疽病、房枯病、黑腐病、褐斑病防治,以杀菌剂和保护剂为主,例如:如喷富露、戴挫霉。或需剪掉病穗,苯醚甲环唑+抑霉唑防治炭疽病,灰霉病用吡唑醚菌酯+春雷霉素+联苯菊酯防治,同时也可防治真菌、细菌、果蝇的防治。

8、采收后到落叶前

此时保叶是核心,以确保养分顺利回流。为防止早期落叶,增加营养积累,促进枝条成熟和根系发展,减少越冬菌源,防止真菌性病害,可喷波尔多液、苯甲丙环唑+烯酰氰霜唑、代森锰锌+烯酰吗啉等,防治霜霉病、黑痘病、褐斑病、叶蝉、绿盲蝽等,若有叶蝉、回迁绿盲蝽,可在果园中按照10m 间隔布置黑光灯,使用物理趋光性诱杀害虫,这一技术应用较为普遍,防虫效果较好。需要注意尽量减少误杀天敌数量,同时也可以使用太阳能黑光灯,节约电力。

猜你喜欢
果粒炭疽病霜霉病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果粒橙”的快乐时光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文创产品设计
脏脏珍珠奶茶的制作
柠檬果粒凝固型发酵乳的工艺研究及质构分析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辣椒炭疽病究竟该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