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湘湖的自主品质开发之路

2024-01-01 23:50刘亭
浙江经济 2023年9期
关键词:两湖湘湖败笔

湘湖的保护和开发,要靠自己认定并坚持独特的品质开发之路才能达成

媒体围绕“唱好‘西湘记’”主题,在开展如何进一步搞好湘湖开发的讨论。2006年,恰逢湘湖一期开发告成之际,杭州便着眼更大的格局,把“一江两湖(钱塘江+西湖、湘湖,恰似一龙之双眼)”融为一体,不失时机地提出“唱好‘西湘记’”的命题,还是相当讨巧的。

人们依景区开发的成熟度和影响力,将西湖比作“大家闺秀”,而湘湖则是“乡野村姑”。但我正是从这一落差中,看到了湘湖“厚积薄发”的潜力,甚至是“后来居上”的可能。记得毛主席曾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蓝图。湘湖肯定已经不是过往的“原生态”了,但和国内多有的“过度开发”比起来,湘湖的未来还完全来得及“亡羊补牢”,力戒无可救药的“败笔”,拓展一条独特的自主品质(有品位的质量)开发之路。

这世上从没有绝对化的事物,譬如保护与开发,就是一对再现实不过的矛盾。不过放眼看去,保护不足和开发过度,似乎是国内景区开发的矛盾主要方面。而放大这一问题的,恰恰在于开发的品位太低、强度太高。湘湖作为“新开垦的处女地”,未来尚有不少想象和拓展的空间。为此,我罗列了一些国内景区开发曾经出现的“败笔”,以作湘湖下一步可资借鉴的反面教训,建议高度警醒而力戒重蹈之。

一是“太捉急”。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是我国经济建设中曾多次犯过的老毛病,直到现在也不能说,这方面的心态就放得很好了。至于如湘湖这般,“湖、山,岸、城,人、文”立体化、个性化开发的大面积景区,那还真得怀有一份谦卑之情和敬畏之心。想明白了,悟透了,再去做规划、定项目,且要多听听专业人士和当地民众的不同意见。

二是“太满溢”。功能定位说得太满,目标任务定得太满、人工设施建得太满,商业炒作用得太满。总之,是开发强度偏高了,缺乏“天人合一”的神韵,更无“留白”的勇气担当。湘湖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去比拼西湖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游客对景区的体验,希望不再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也不再是“打卡一照”、行色匆匆。

三是太功利。景区不能没有“人间烟火”,但也不必一门心思地想着“赚钱”。“过度商业化”虽已成为国内景区的通病,但景区也有“维持生计”的“难言之隐”。“西湘”两湖的“还湖于民”,在景区单独核算的体制下是行不通的。只有将其放到更大的范围,更综合地“算大账”“算活账”,才有可能走出“免收门票”的新路子。

四是太单一。景区多有生硬攀附的造景,却少有生动内在的人文;多有金碧辉煌的设施,却少有与众不同的活动;多有似曾相识的“大路货”,却少有眼睛一亮的“一招鲜”;多有节假日的“扎堆”,却少有慢生活的从容;多有忙忙碌碌的走动,却少有“静日玉生香”的心动。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什么“没文化”,但调性和趣味、情感的融汇和互动,实在是少之又少。都说要把湘湖塑造成为“文化湖”,但文化不仅是历史和传统的铺陈及演绎,更应着眼于今日和当下的“以文化人”。

“太”字经还可以继续念下去,譬如太粗放之类。这里的毛病,就是出在一个“太”字上。分寸感的把握,是天下为人做事的精髓。包括我们今天在意的“4A”“5A”之类的评级,或者戴上世界这个那个“遗产”的帽子,本身都是好事,但实在也不必太多地为这些声名所累。毕竟8000年独木舟和下孙村所标识的跨湖桥文化,不全是这一类的评级和帽子所能真正承载的。湘湖的保护和开发,是一桩要对得起历史、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天地、对得起良心的事情。我们继往开来、脱颖而出,还是要靠自己认定并坚持独特的品质开发之路才能达成。

猜你喜欢
两湖湘湖败笔
将湘湖文化融入初中美术水彩画的教学实践
还原
“两湖”公园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改画
两湖文学:作为整体感觉文化区
镇远·两湖会馆
一滴雨中的湘湖
麦当劳危机公关的“败笔”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湘湖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湘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