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乡村

2024-01-01 23:04林热军
青年文学家 2023年31期
关键词:水稻田谷子海鲜

林热军

从内心上讲,我是喜欢乡村的,否则,我也不会在城里待了十年后又回到家乡。在城里,我老是想着家乡的海鲜。临海的海鲜不鲜,即使是活的,那味道也会差很多。一位好朋友告诉我,海鱼一定要用海水养,临海人用淡水加些盐,这种水会淡化鱼的鲜味。他的爸爸现在从海中央抽来上好的海水卖给酒店,生意很好。可最好的海鲜是直接从船上来的,这只有家乡才能吃得到。

回到家乡,我发现不对劲儿。从家里到学校,整天走在街道上,看不到田野。有意到镇外的田野去看,也看不到水稻。找到了水稻田,不是过去那么认认真真地种,而是直接把稻种撒在田里,等成熟了用收割机来割。显得潦潦草草,漫不经心。只有那禾苗初长时,满丘的蛙鸣,才有点儿农村的韵味。

外婆的村庄,是在大尖山脚下的一个山村。十多年前,村庄几乎全搬到了外面的平原上。印象中,村子很大。有一条小溪穿过村庄。溪水潺潺,清澈见底,能见到小鱼、小虾自由自在地游。溪中有几只鸭子在嬉戏,岸边有两只大白鹅。溪边有一个很大的古戏台。去年,我请大表哥陪我去看了一下。小溪还在,古戏台已没有了踪影。我们找到了道明阿公的四合院,它的影子还在。找到了外婆的小屋外的水井,过去碧绿的水,很久没有用,已成为死水。外婆的小屋已荡然无存。我们少时在它下面看连环画的那棵橙树也不见了,不过石桌石凳仍在。舅舅们的老房子全拆了,站在空地上,我想着娘妗们(舅母)烧给我吃的糯米圆子小麦面,有弹胡干、虾干、香菇,还卧着一个荷包蛋。浓浓的香味,是她们对我的怜爱。三个舅舅都已去世,只有小舅把自己的坟做在橘园里,守着他过去的家。

上半年,我到了仙居的淡竹。途经几个小村庄,村庄里还保留着土坯房、石头屋,看起来有一种古朴、粗拙的美。路边、门前的席子上晒着些番薯干和菜干之类,一刀刀腊肉挂在竹竿上。村民们怡然地过着他们亘古不变的生活。炊烟袅袅中,突然传来一声嘹亮的鸡啼,空旷而悠远,仿佛从远古的时空传来。好久没有听到过这么动听又畅快的声音,我内心的某根弦被拨动,眼泪都流出来了。

陈大建老师在康谷有座老宅子,它的木院门,开关起来咯吱咯吱地响。我每到那里,总是反复地听,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動。曾经与杜桥文友们在尤溪下涨村看星星,感觉夜是那样黑,天是那样深邃,星星是那样明亮。微波粼粼的黄昏遍布诗意。我说,感觉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的星星了。

桃江十三渚,近些年全种了橘子。今年,镇里从百姓手中流转土地,统一搞旅游开发。首期,即拔去橘子恢复农田,全种上水稻。水稻成熟,风吹稻浪,金灿灿的,一片乡村风光,引来许多游人观赏、拍照。

今年看割稻、晒谷,跑到国清寺。国清寺外,小溪边有一大片水稻田。水稻大部分已收割,稻秆被捆成一束束,竖撑着排得整整齐齐,衬着远山的白塔,近山的葱郁。中间还有一块金黄的稻谷,五六个和尚正在收割。这些构成了异常美丽的乡间图画。国清寺内的大操场上,晒在竹席子上的全是谷。有几个和尚用谷耙子慢慢地耙。等到收谷的时间,和尚们从容地扫谷、畚谷、挑谷。看着这样的场景,游客们好奇地参与:有的用手捏捏谷子,有的扫谷子,有的试着用扁担挑盛满谷子的箩筐……一片欢声笑语,尤其小孩子们玩得可欢啦!

这次去天台,在后岸吃晚饭,住在寒岩村。后岸已成为一个乡村旅游的胜地,变得热闹、繁华。它在我心中的魅力也渐渐逝去。我倒是喜欢寒岩村,有桃园、梨园、水稻田、芋头地,还有一池残叶的荷塘。尤其是一条没有灯光的乡间土路,我们用手机当手电筒,隐隐约约。脸上、手上、身上不时飘来蜘蛛丝,痒痒的,感觉与大自然产生了联系。几只萤火虫在前面一闪闪地引路。耳边是蟋蟀、蝉的交响合鸣声。微风吹来,感觉心旷神怡。寒岩村更近似我心中的乡村,只是我怕,寒岩村也会改变。

后来,我慢慢想明白,我寻找的乡村,其实是带有我的岁月、情感、记忆的乡村,是纯化的、美化的乡村,是一个已失去的童年,是一段浪漫的理想,是一缕不灭的乡愁。

这样的乡村,怕是再也找不回来了。

猜你喜欢
水稻田谷子海鲜
家乡的白鹭
打谷子
西班牙海鲜饭
为什么浅海海鲜比深海多呢?
警惕美味海鲜中的致命细菌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杂草化学防治效果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睡觉觉
美联社:你购买的海鲜可能来自渔奴之手
谷子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