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船上那“碗面”

2024-01-01 23:04郭开国
青年文学家 2023年31期
关键词:建湖碗面小街

郭开国

记不清是谁说过,一个人真正的显老是从反复回忆年少往事开始的。最近,我总怀疑自己是不是也到了这个年纪,因我脑海中时常会浮现出许多童年的经历。印象较为深刻的,竟是在客运轮船上吃过的那既解馋又顶饱的“碗面”。

掐指细算,这事儿过去足有五十年了。那时候,我的年龄可能也就八九岁。我出生在黄海之滨射阳县新坍镇一个名叫大牛桥的偏僻乡村。那里远离集镇,交通闭塞。而我的母亲是来自百年古镇阜宁县硕集小街,也就是说,我的外公外婆是街上人。如此,从记事儿起,我喜欢去的地方无疑就是外公外婆家。那时候,我们这边的农村条件艰苦,可我到了硕集小街就不一样了,那里有好吃的,街上有好玩儿的。

从我老家大牛桥到母亲娘家硕集小街,两地之间直线距离大约五十公里,若自己驾车单程也就一个多小时。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县际之间即使有简易的公路相连,也难见到有什么汽车出现,更不要说隔县乡村有什么便捷的交通了,我每次随父母去外公外婆家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乘客运轮船,且一坐就是一天。

在外人看来,新坍镇当年地处射阳“西大门”,一个镇能同时拥有东西黄沙港、南北廖家沟两条客运轮船航道,出行算是比较方便了。事实上,这两条航道并非穿新坍之境而过,仅能说是两条与新坍镇地域搭边的界河。硕集小街坐落在阜宁西南,我们若想要过去,只能乘坐从射阳县黄沙港东首开过来的轮船前往建湖县轮船站,在那里再转乘建湖到阜宁硕集小街的轮船。

虽说每天从射阳县境内黄沙港东首开出,经新坍南端到建湖县的客运轮船有几班,且在新坍东南角横港口、西南角胜利桥两地设有停靠码头。可建湖开往硕集小街的轮船,是上午从硕集小街粮库码头开往建湖,下午再从建湖轮船站开往硕集小街,每天仅此一班,只有不误这班客船,我们才能在当天赶到硕集小街。

我老家的位置与横港口、胜利桥轮船码头所在地几乎是个三角形,无论到哪个码头乘船都有四公里左右的路程。如此,每次只要是随父母去硕集,都得在早上六点前步行赶到横港口或卢公祠轮船码头,乘上第一班去建湖的轮船。尽管如此,我每次还是愿意跟随父母前往硕集。实话实说,那时不仅仅是想念外公外婆,而且更多的是惦记轮船上那“碗面”。

由于从射阳黄沙港開往建湖的轮船,就似今日城里的公交汽车一般,沿河码头站点较多,行行停停,正常行驶要到下午一点多钟才能到达建湖轮船站。因而,轮船上为方便乘客,特地安排了简单易加工的面条供应。一天的行程,中午轮船到了建湖县站不及上街吃饭,父母自然早就有买面充饥的准备。所以,每次出行我都能吃上轮船上的那“碗面”。

思来想去,记忆中那清水煮的“碗面”,其实并无什么特殊煮法和作料,甚至还不及现在有着充裕的鲜汤与配料。然而,我觉得那时之所以喜欢“碗面”,原因不仅有那“碗面”细滑筋道,且能吃饱。最为诱人的,还在于那“碗面”上会放几片肥中夹瘦、香而不腻、入口生津的熏烧肉。食饱无滋味,现在年轻人或许对此没什么感受,可在那农家一年吃不上几顿肉的岁月里,你说,能有这样的“碗面”它能不好吃吗?

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五十多年来,我的家乡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荒滩碱地早已成为平畴沃野,种植出的“射阳大米”更是畅销大江南北,人们再也不为吃饱肚子犯愁。不经意间,过去争抢流行的水上客运轮船也悄然退场,便捷畅通的公路早已修到农家门口,多少农家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再也不受地域与时间的限制。

然而,童年时的记忆就好似已记载下的历史,镌刻在心里,难以忘却。每当说起过去,心中总忘不了当年在客运轮船上才能吃到的那“碗面”,甚至不厌其烦地讲给子辈、孙辈们听。不为别的,只是想让他们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猜你喜欢
建湖碗面小街
小街印象
少年时代的那碗面
建湖:“乘风破浪”迈向高端装备制造“智高点”
建湖杂技饮誉海内外
建湖藕粉圆:甜润爽口 余香不绝
治愈系良药,先生煮的那碗面
江苏建湖 打造“矩阵”平台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小街
10碗面怎么分
10碗面怎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