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探析

2024-01-02 05:40王雅婷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华中职传统

王雅婷

(阜阳农业学校,安徽 阜阳 236000)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无论现代文明的发展速度有多快,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远都应保持继承、创新的态度。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本、国家之魂,其蕴含的内生力量能够塑造健康的人格。“仁以爱人”的博爱情怀、“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给予青年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持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会不断健全,其思想水平也将不断提高。

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取了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学生能够察古鉴今,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拥有自知自觉的社会认知,建立和增强与中华民族的情感链接,从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在全球文化不断交织的时代,其他国家的价值观能够轻易地通过音乐、电影、游戏等载体传播、扩散。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可以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提高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利他主义和集体主体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在当今社会的多元价值取向浪潮中站稳脚跟。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指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教育部印发的《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教材函〔2019〕4号)提出,“推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实施,实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的系统化、长效化、制度化”。这些文件对中职语文教学有着指导意义。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秉持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的同时,应当从教材中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通过行之有效的路径和策略使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得到充分展现。

2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

2.1 学生方面

2.1.1 文化基础较为薄弱

很多中职学生的常识性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不甚了解,对一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也仅有模糊的印象,很难完整地背诵出来,更有甚者连基础的汉语拼音、修辞手法都没有掌握。除此之外,中职学生的阅读量比较匮乏,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不愿抽出时间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缺少基础知识作为抓手,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使得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以深入学生的内心。

2.1.2 人文素养有待加强

现代商业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也使得许多中职生掉入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陷阱。学生既处于快速成长期,又处于尚未成熟期,有广泛的适应能力,但缺乏必要的鉴别能力。很多中职学生过早地接触社会,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只注重专业课而忽略了文化课及人文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从而导致人文素养的缺失。

2.1.3 审美能力不足

文化基础的薄弱、人文素养的缺失使得学生难以辨识美丑。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信息大爆炸,各种短视频平台迅速占据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很多中职学生很难沉下心来深入学习,只能被碎片化、庸俗化、娱乐化的信息塞满大脑,没有机会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流量为王”的大数据时代,大量歪曲、消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丑”作品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斥着“戏说”与调侃的短视频成为部分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便很难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审美体验,有的学生甚至表现出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

2.2 教师方面

2.2.1 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

杜威提出过这样的教育观点:“一位教师若能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就能取得成功,任何公式化的方法,不论它们如何正确,都不能奏效。”[1]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和热情,能使他们自发地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进而以一种主体姿态进行学习,大大提高效率。但目前中职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机械地灌输知识点,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另一种是用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给知识裹上一层“糖衣”,止步于用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忽视了学生真正的发展,使学生不能形成持续的兴趣,难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2.2 忽视情感教育

《毛诗序》中提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就是首先内心有一种情志的感发,再付诸文字,这种创作思想几乎存在于每一篇优秀古典文学中。我们常说“以文化人”,即通过文化的浸润感染,给人直觉上的顿悟,让人的情感受到触动,思想受到感化。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比较关注语文学科的工具价值。在三维目标中,教师可能将更多时间分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上,对一篇文章,讲解完字词和文章大意,梳理完艺术手法就基本结束了课程,有时候会加上价值观引导,较少与学生探讨文章的情感力量。如此,课文中内蕴的人文精神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掘,学生在说教式的课堂氛围中,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渐渐地会失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不利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继承。

3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发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创新策略初探

3.1 文史哲学科融通,涵养学生人文情怀

文学、历史、哲学同为人文学科,三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语境里延伸时代背景、历史事件、哲学思潮等视角,对于理解文本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给学生传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比如讲解关汉卿的《窦娥冤》一课,如果仅仅进行文本知识的学习,学生难以感受到窦娥的反抗精神之彻底,此时可从窦娥的情感高潮处反复出现对天与地的呼告入手,引入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概念。“夫天者,人之始也”,中国古人素来有对“天”崇拜的情结,把“天”当作至高无上的神,渐渐地又赋予其明辨善恶的道德意味,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把神权与王权结合起来,把国家治理与自然天象相联系。在根深蒂固的“天”信仰的历史背景下,窦娥指天斥地的做法显得格外震撼人心。作者透过窦娥之口,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显得尤为尖锐。

又比如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一文,很多学生对其中“天地境界”的概念难以把握,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儒家学派中“万物皆备于我”“浩然之气”,道家“至人无名”“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的观点[2],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冯友兰的哲学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认为中职生基础薄弱,无法理解、消化经典哲学类知识,事实表明中职生无须全然消化此类信息,只要对其进行传统思辨哲学的启蒙教育,渐渐地就能培养其思考的能力。

3.2 把Steam教育理念带进语文课堂

《易传·系辞传上》云:“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生活科学实践:《河图》《洛书》作为华夏文明的滥觞体现了对万象规律的观察归纳;《诗经》除了“兴观群怨”,还能“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老庄的道家思想蕴含着对宇宙规律的探寻……教师可以着眼于Steam教育理念,即以学科整合的方式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五门学科联系起来[3],将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知识点与实践性的科学艺术探索相结合,进行相应课程教案的改革创新,鼓励学生动手探索。

又如《画里阴晴》一文中阐述了中国的水墨画与西方水彩画、油画的差别,可以让学生对比欣赏中国传统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并且使用水墨画颜料与水彩画颜料来亲手创作,观察、感悟东西方的不同审美风格。《中秋月》一课使用了数学中的几何学原理来阐释为何“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明月今宵多”,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用手电筒照射篮球的实验使学生加深理解。

3.3 运用融媒体平台,构建古诗词教学情境

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在高教版语文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中,每单元都设有“课外古代诗词诵读”板块,撷取历朝历代的经典诗词作品。然而由于古诗词具有高度凝练的语言特点,中职生在学习的时候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朗读和背诵上,难以获得情感共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有方法恰当才能使教学有效。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和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4]。在一定的情境中,学生能更快地进入深度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诗意的情境。

融媒体即充分利用媒介载体,综合传统媒介的共性,融合新媒介的特性,实现全面整合的媒介综合体[5]。教师可以利用融媒体技术,融合使用音乐、视频、画面资源,帮助学生调动感官,产生审美直觉,快速进入情境,与诗境同频共振,从而真正理解古诗词的深刻含义。诗的源头是歌,韵律与节奏是诗歌最具感染力的部分,可以通过音乐、名家朗诵来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共鸣。古典诗歌常常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取类比象,情景交汇,营造意境。如《桃夭》一诗中桃花灼灼盛开的美好与人事合宜的幸福美满;《国殇》中旌旗蔽日、流矢交坠的肃杀之气和战士勇武刚强的不屈精神;《归园田居》中农家桃李堂前、鸡鸣树巅的诗意宁静与陶渊明追求自由、超然物外的美好情操;《蜀相》中森森柏树掩映下武侯祠的静谧肃穆与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通过视频、图片展示佳句中所描绘的气象万千的画面,学生可以进入古典美的大门,感知古人波澜起伏的情感思绪,获得审美体验,构造美的精神世界。可以综合运用声音情境、画面情境辅助教学。如教授《琵琶行》一课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放映如下画面:夜晚的江上码头,枫叶、芦荻在晚风的吹拂下微微颤动,点点客船亮起灯火,银白色的月光倾泻于江面。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使用投影仪,把粼粼的水色月光直接投射到教室里,通过画面把学生拉入江头送别的氛围中。诗句中对琵琶乐曲的描写尤为出彩,因此播放琵琶名曲《兰陵王入阵曲》,让学生直观感受“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乐之美,画静声动,更加凸显演奏者的技艺高超。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改编《琵琶行》,并制作电子绘本。

除了在课堂上使用融媒体技术,在课后还能发挥其互动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网络分享社区、短视频平台等网络媒介来发布学习资料,展示学生学习成效,学生也可以进行评论、互动,把学习的情境延伸到线上。

3.4 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单纯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难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活动课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学习兴趣,把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感知学习与实践学习融合在一起[6]。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在晚自习播放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如《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等,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还可以通过演讲比赛、辩论会、诗歌朗诵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拓展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有多处细节体现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如拜见礼、相见礼、宴席中的座次礼节等等。教师可以以此切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资料搜集,在晚自习开展知识竞赛,加深学生对古代传统文明礼仪的了解和认识。王蒙的“善良”一课提出了善与恶的思辨,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可以在课后举办以“对不善良的人该不该善良”为辩题的辩论赛,启发学生对人性进行思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历史博物馆,观看民间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对手工艺者进行采访等。通过这些有趣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体会语文的魅力,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更积极地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中华中职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