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下广元市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的实践和思考

2024-01-02 15:04朱天明张正军
粮食问题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党政粮食考核

◎朱天明 张正军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源, 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 保障人民群众能在任何时候购买到且买得起所需的食品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条件, 而社会的稳定发展是保障国家经济稳步上升的必要条件。 开展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 加强考核是行之有效的有力手段, 必须坚定不移地开展下去。

一、广元市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成效

广元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 是四川省重点粮食产区, 是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 保障粮食安全责任重大。 近年来, 广元市各级党委和政府深入落实中央和省 “三农” 工作决策部署, 聚焦“稳农业” 工作思路, 以 “乡村振兴” 为总抓手,推进粮食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 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 农民增收稳势头提后劲, 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 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 广元市充分发挥粮食物流关键节点优势, 加速推进通道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奋力推动成渝地区粮食安全保障基地建设。

(一) 压紧压实党委和政府粮食安全主体责任

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 《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粮食安全责任制规定》, 切实承担保障粮食安全主体责任, 实行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 印发 《广元市委常委会及其委员粮食安全工作责任清单》 《广元市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粮食安全责任清单》, 明确党委、 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粮食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含协管、 联系)行业或者领域内的粮食安全工作负责。

(二) 不断夯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实施农户承包撂荒地整治“清零”行动,统筹农业生产和水利发展等资金,有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机农艺农技相结合,持续夯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创新县(区)、镇、村、村民小组四级主要负责人担任田长的耕地保护“田长制”。 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484.1万亩,总产量稳定在160万吨左右, 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79.6万亩,已建成粮食产业现代农业园区8个、现代粮油食品园区9个。 统筹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绿色种养循环、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94.93%、92.8%、88.9%, 实现农药化肥“负增长”。

(三) 不断增强粮食储备和应急供应保障能力建设

加快提升粮食仓储能力, 全市完好仓容60.75万吨、 油罐2.44万吨, 其中, 平房低温仓30.75万吨。 全面实现绿色储粮, 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基本满足本地粮食收储和物流需求。 聚焦粮食市场保供能力建设, 地方政府储备粮全部实储到位。 建立信息化监管系统, 实现穿透式监管, 有效提高粮食购销领域监管效能。 完成各级粮食应急预案修订工作, 建立由13家粮油应急配送中心、 12家粮油应急储运企业、 4个应急保障中心和268个粮油应急网点组成的粮油应急供应网络,实现全市主要乡镇、 街道 (社区) 粮食应急网点全覆盖。 与汉中、 陇南等地签订 《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合作协议》, 进一步增强川陕甘区域中心城市综合保障能力。

(四) 粮油产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构建粮油产业大企业引领, 大项目推动, 集群化发展, 园区化承载的新发展格局。 开展产业集聚提速行动, 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 建成9个现代粮油食品园区, 规划总面积扩大至5.75万亩,标准化厂房面积达到97.92万平方米。 全市31家规上粮油加工企业产值达80亿, 苍溪亚太油脂、 中粮油脂 (广元) 入选首批 “天府菜油” 产业创新联盟企业。 培育苍溪梨香牌香米等“中国好粮油”2个,福牌菜籽油等 “天府菜油” “四川好粮油” 产品12个。 推进 “有机广元” 建设, 认证有机基地49万亩、 有机证书308张、 有机产品365个,有机产品认证数量跃居全省第一。

二、 进一步优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机制的思考

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之大者”,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基础上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是对粮食安全工作的再强化、再部署和再推进。 自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体系全面建立,粮食储备、 生产和流通等能力明显提高。 然而,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思想认识不高、 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 未来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还要进一步加强地方党政干部的责任意识,提高考核指标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可行性,充分发挥考核结果的“指挥棒”作用,压紧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切实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一) 强化地方党委政府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

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 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三农”工作“三件大事”之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 当前, 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加剧, 粮食作为战略性基础物资,更是重中之重。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是“国之大者”。 必须从战略层面认识抓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粮食安全是政治问题。 从之前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到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粮食安全责任制, 中央把粮食安全上升到党委统一领导、 政府具体负责, 党政同责、 齐抓共管的政治高度, 把党委对粮食安全工作的领导作为制度规定, 明确地方党委和政府共同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 强调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粮食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其他班子成员对分管的行业或领域内的粮食安全工作负责, 体现了鲜明的政治要求和政治属性。 必须坚持政治引领、 强化政治规矩, 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粮食安全工作。

粮食安全是底线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连获丰收, 但作为人口大国, 保障粮食安全形势仍然严峻。 随着国内工业和饲料等粮食原料需求侧加大, 如果我们不能从提高国内粮食的产量供给侧增加供给, 将导致进一步扩大粮食进口规模, 加大粮食安全风险。 在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把饭碗牢牢端稳、 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是底线, 必须守住。

(二) 改进考核指标, 提高其考核合理性、 科学性和可行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提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 确立了以我为主、 立足国内、 确保产能、 适度进口、 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1]。 粮食安全考核指标要紧扣新粮食安全观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确保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要对储备、 生产和流通等重要环节的关键指标进行考核, 确保粮食生产稳定、 市场运行平稳和流通高效顺畅[2]。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 要特别加大对耕地的考核,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 要确保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 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农田就是农田, 而且必须是良田。 要建设高标准农田, 真正实现旱涝保收、 高产稳产。

要尽量选用粮食自给率、 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生产波动指数、 粮食储备水平等定量指标,提高考核的精准度和针对性[3],避免将过程性工作和部门业务工作纳入进来。

要坚持必考指标与区域特色指标并重。 既要考核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 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 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和稳定、 加强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等,又要突出区域特色[4]。 主销区、 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 责任一起扛, 更加深刻认识到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责任和义务, 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5]。 只有不同地区加强产销合作, 强优势、 补弱项, 才能共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同时, 还要构建粮食生态环境安全考核指标。 长期以来, 我国主要通过投入过量的化肥来提高粮食产量, 造成水和土壤等生产要素的污染, 破坏粮食生态, 降低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粮食生态环境安全反映粮食生产方式的可持续性能力, 可将作物受灾比例和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作为粮食可持续性能力的定量指标, 科学衡量粮食生态环境安全。

(三) 有效发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结果的导向作用

目前, 粮食安全考核结果主要是由粮食安全考核组经国务院审定后向地方政府通报。 为更好地加强地方党委政府抓粮食工作的政治意识, 体现考核结果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考核结果应由国务院通报。

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发布, 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 以增加考核的知晓度。 年度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结果应该向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公布, 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晓本地的粮食安全考核情况, 从而监督考核结果是否作为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成员综合考核评价、 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等重要参考。

要建立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 发挥考核结果的导向作用。 考核不合格的, 地方党委政府做书面报告并提出整改措施和时限, 并在一定范围通报批评, 以提高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意识。 考核结果优秀的, 相关部门要优先考虑在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 粮食仓储物流等相关资金安排和粮食专项扶持政策上倾斜, 以提高地方党委政府重粮抓粮的积极性。 对超额完成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目标的给予经济和政策奖励, 对存在缺口的缴纳经济补偿费用。

猜你喜欢
党政粮食考核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党政联动破难题 聚焦长远抓落实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我的粮食梦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党政与工会
党政与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