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家具分析夹头榫结构的实用与装饰功能

2024-01-03 04:39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收藏与投资 2023年12期
关键词:夹头榫卯面板

霍 媛(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一、榫卯结构之夹头榫

“夹头榫”是近代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二十世纪初期流传在匠人间的专业术语,其字面意思简单易懂,即嵌夹于腿足头部的榫卯。夹头榫的基本结构为腿足顶部开长口并出榫,此长口可将牙头、牙条同时嵌夹,长口顶部榫头又能纳入面板底部的卯眼内。杨耀[1]为霍普利医生收藏平头案所绘结构图清晰地展示出夹头榫在桌案中的运用,夹头榫结构上承面板,下接腿足,中托牙子。面板承物,腿足荷重,牙头与牙条形成缓冲带,分散了面板承受重物后垂直作用于腿足的力,牙头所在结构点形成支撑角,使得桌案更加稳固。

我国古代与夹头榫制作相关的家具著作,仅存明代午荣[2]编纂的《鲁班经匠家镜》一书,书中家具条款所记“一字桌式”,或指夹头榫结构的平头案。

文为:“高二尺五寸,长二尺六寸四分,阔一尺六寸,下梢一寸五分,方好合进做八仙桌勒水花牙,三寸五分大。桌头三寸五分长,框一寸九分大,一寸二分厚。框下关头八分大,五分厚。”

以明朝营造尺长32 cm换算如下[3]:

一字桌,高80 cm,长84.48 cm,阔51.2 cm,下梢4.8 cm,方好合进做八仙桌勒水花牙,11.2 cm大。桌头11.2 cm长,框6.08 cm大,3.84 cm厚。框下关头2.56 cm大,1.6 cm厚。

其中,“框下关头”的尺寸与夹头榫腿足长宽最为相近,有学者考释其“即平头案两纵端的牙条,因桌案面抹头之下,须有牙条将大边之下的两根长牙条连接起来,交成整圈”[4]。但将尺寸换算成厘米来看,两侧牙条长度不可能短于3 cm。将缺口关闭的结构,更似桌案下夹头榫结构的腿足上端,牙条与牙头皆汇于一处,被嵌关在腿足内。因此夹头榫古名应为“框下关头”。

夹头榫结构类的家具图像,早在五代就已出现。晚唐至五代时期,人们的起居方式由席地坐向垂足坐过渡,夹头榫结构造就的高型桌案应运而生。五代《韩熙载夜宴图》反映了夹头榫桌案在文人阶层的使用情景(图一),图中出现的黑漆高案皆为夹头榫结构,而图中承具与坐具尚未形成明显的高度差,可见五代时期人们对夹头榫桌案与坐具的使用还保留了席地坐时期的起居习惯。

图一 五代《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随着垂足坐起居方式在宋代稳定,高型家具也进入成熟阶段,夹头榫桌案步入市民阶层。以巨鹿古城遗址出土的素木桌为例[5],此桌是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董姓家宅发掘出的民间日用家具(图二),虽然桌子面板的攒框结构还不成熟,但面板与柱状腿足之间已出现单侧牙板,经陈增弼先生考证,应为通长牙板样式的夹头榫结构。此桌高度为84.4 cm,与我们现在使用的桌案高度并无差别。安徽南陵铁拐村宋墓出土的明器黑漆桌也采用了夹头榫结构(图三),是十分珍贵的反映夹头榫桌案在市民阶层中流行的实物资料。

图二 北宋巨鹿夹头榫结构木桌长87.5 cm 宽69 cm 高84.4 cm

图三 安徽南陵铁拐村宋墓出土漆桌长24.5 cm 宽16 cm 高21.5 cm

宋画《蕉荫击球图》中绘有一件黑漆夹头榫平头案(图四),案后有一件黑漆交椅。图中夹头榫桌案与坐具之间不再保持平齐,而是形成了一定的高度差,能容人腿部自由活动。可见夹头榫是宋代桌案中面板与腿足间稳定的支点,从而具备抬高桌案的条件,桌案的升高也是夹头榫结构成熟的表现。

图四 宋 佚名《蕉荫击球图》 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夹头榫结构桌案延续了宋代风格。甘肃漳县汪氏家族汪惟贤墓[6]出土了一件剔红案(图五),这件剔红案是夹头榫结构,牙头与案两边的牙条构成了一个三角空间。其造型结构与《蕉荫击球图》(图四)中的黑漆夹头榫案极为相似,夹头榫的牙头小而秀美,衬托出腿足的高挑俊逸。

在晚唐至五代时期席地坐向垂足坐转变的过程中,家具的升高需要与垂足坐这种新的起居方式相适应。但升高家具并不是简单延长腿足,还需解决由于腿足延长后,案面受力臂增加导致极易散架的问题,夹头榫的出现使腿足与案面形成稳定的力学结构。宋代在成熟夹头榫的作用下,桌案高度得以抬高,带动整个高型家具体系的发展,可见夹头榫结构在家具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夹头榫结构与建筑

夹头榫是木作艺术中榫卯构件的一种。自远古时期“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起,榫卯结构开始发展成木作工艺中不可缺少的构件。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质残件[7],证明早在7000年前,先民就开始在建筑中使用榫卯。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中将家具喻为“屋肚肠”[8],形象地说明了家具是建筑形式与功能的补充与延伸,二者在许多方面均有相关性。

夹头榫结构的发展代表了家具工艺在建筑影响下的进一步成熟。夹头榫结构是工匠从大木梁架得到启发,把柱头开口、中夹“绰幕”的造法运用到桌案的腿足上[9]。“绰幕”是大木作制度中铺作图样的一种。宋代《营造法式》图文中共记载了三种绰幕类型,分别为三瓣头、踏头以及蝉肚[10],造型以实用性为主,只施加简单线脚。清代以后这一部件被称为“雀替”[11]。

北宋砖雕《切鲙图》、宋佚名《槐荫消夏图》所绘的类似桌案都采用夹头榫结构(图六)。牙头与案面间不设牙条,扩大了牙头的比重,以牙头直接承托案面,断牙式夹头榫结构使桌案在造型上更接近一座建筑,传承了宋代建筑和家具的风格。

图六 宋金时期断牙式桌

夹头榫除造型、结构、功能与建筑中雀替相似以外,夹头榫结构组成的家具在尺度上也与建筑有密切的联系。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所描述潇湘馆里面的家具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桌案”[12],可以看出建筑空间的尺度对家具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中国传统建筑单位“间”,是由四根柱子架四根横梁所围成的方形区域,古代家具中桌案、椅凳、床榻也以四足为主,正是建筑中最小的单位“一间”。夹头榫结构,是连接腿足与面板的重要结构,如同建筑的梁柱架构,划定家具的“间”。

夹头榫结构之于家具,正如雀替之于建筑。夹头榫作为桌案类家具的重要构件,五代至宋时,使家具配合垂足坐起居而升高,促进了箱式结构向框架式结构转变。元以后其功能开始向装饰性过渡,但仍承担重要的力学作用,为明清时期出现更成熟的夹头榫结构奠定了基础。

三、夹头榫结构在明清家具中的应用

明清时期的夹头榫结构继宋元之后又有所发展。夹头榫是腿足与牙子、面子接合的榫卯结构中最重要的一种。夹头榫结构用腿足上端将桌案的面板、牙条、牙头,进行固定,不仅能承受案面垂直向下的力,也能横向稳定桌案框架,具有提升桌案承重力的作用。

根据牙头、牙条内部构造的不同,明清时期的夹头榫结构可细分为三类。

第一种夹头榫结构是牙条、牙头一木连作。苏作家具中很少有这种奢侈又费料的造法,而采用这种做法的必是明式家具的经典之作。

第二种是牙头和牙条一头连作、一头分作,可概括为两段式。夹头榫腿端开长口,不仅嵌夹牙条,同时也嵌夹牙头。

第三种是腿足上端开口,只嵌夹牙条,牙头部分则是两条立着的木片,上端与牙条合掌相交,两条木片分别嵌在腿足左右两边的浅槽中,也可概括为三段式。这种结构虽不及前二者坚实,但工匠通过技艺使牙头与牙条相交处呈45度角,别具精巧之美。

这类结构除三段式以外,还有一类为腿足上端只开槽不开口,连牙条也分段造成,用揣揣榫与牙头作角接合,分四段嵌入槽口。因这类夹头榫与三段式结构在不拆卸的情况下难以区分,故本文只能以结构表面造型为依据,展开对此类夹头榫桌案的分析。

通过对上述三类夹头榫内部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前二者注重实用功能。第三类中三段式是苏作工艺的代表,省料且更具装饰性,虽不及前二者坚实,但较四段式更牢靠。四段式结构虽似夹头榫之形,但腿足顶端已无长口,而是在腿足两侧挖槽口来嵌镶左右牙板以及左右牙头,是最不牢靠的。不过也因结构的自由度提升,装饰性大大增强。

夹头榫结构随着榫卯工艺的不断发展,内部结构从以实用性为主,逐渐开始偏重装饰。夹头榫的主要变化有两点,一个是牙头的大小,早期牙头大多造型小巧,晚期逐步变大。另一个是牙头的造型,除刀牙、卷云、灵芝等简单图案以外,又增加龙凤、蟠魑、花鸟纹饰等,美学价值日益突出。清中期以后,装饰功能发展至巅峰,有些甚至达到繁复累赘的地步,完全成为案面和腿足连接点的装饰。

四、结语

夹头榫是桌案结构关键点的接合榫卯,它的出现推动了唐宋时期框架结构的成熟,与垂足坐起居方式相适应“抬高”了承具的高度。夹头榫结构的造型发展也受“雀替”影响,在家具空间中承载着建筑语言里的“柱头”功能,是在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之间权衡的艺术。明清之前多以实用功能为主,明清以后内部构造更加精细,多见小巧的牙板,更显秀丽雅致,使桌案有挺拔之美。清代中期以后从侧重实用性转向装饰性,牙头向宽大转变,展示出有别于明式家具的雄伟之气。

猜你喜欢
夹头榫卯面板
榫卯结构在玩具中的应用研究
拉伸机夹头结构形式及楔块角度的选取
面板灯设计开发与应用
融设计展·榫卯 和合而生
MasterCAM在面板类零件造型及加工中的应用
Photoshop CC图库面板的正确打开方法
一种弹性夹头的研制
《榫卯》
电极夹头自动吹灰系统介绍
榫卯构造在现代空间装饰中的创新应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