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文化自信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4-01-03 02:36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6期

庞 谦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0053)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是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文化是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灵魂所在。党中央强调,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基石与重要手段。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10年“文化自信”相关论文进行分析,在剖析我国文化自信研究主要研究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研究历程等的同时,希冀为探究国内文化自信研究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1 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

1.1 数据采集

本次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论文数据来源。在CNKI数据库中,文献类别选择“期刊”,设置“高级检索”,设定“篇名=文化自信”,将时间限制在2013—2023年,并限制文献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最终共检索出1 476条相关文献。通过甄别,剔除不适用于CiteSpace分析的报纸、会议通告、论坛启示等,共保留有效论文1 433篇,即本次核心期刊论文图谱分析样本数为1 433篇。

1.2 研究方法

使用CiteSpace 6.2.R3(64-bit)Basic版本对“文化自信”相关论文进行知识图谱分析。CiteSpace软件由陈超美教授于2003年开发应用。CiteSpace主要用于文献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可通过分析文献研判特定知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预测研究趋势。在CiteSpace中设置“Years Per Slice=1”(时间切片为1年),对2013—2023年文化自信相关期刊论文进行分析,生成主要研究者合作网络、主要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图景、关键词突发性图谱等,探析文化自信研究的概貌,演进历程与未来趋势。

2 国内文化自信研究力量的知识图景分析

2.1 年发文量图谱分析

年发文量趋势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度与发展态势。根据文献统计,2013—2023年以“文化自信”作为标题元素的核心期刊年度发文量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2013—2023年国内文化自信研究年度发文量趋势图

由图1可知,2013—2023年文化自信研究的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3年的年发文量约为2013年的年发文量的3倍。近10年间,年发文量趋势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

初始阶段(2013—2015年):学术界已有对文化自信的研究,但年发文量较少,3年均低于50篇,整体处于蛰伏状态。

高速发展阶段(2015—2018年):文化自信相关研究文献量迅猛增长,其中2016—2017年增长速度最快,增长率达到325%。笔者分析,这异常迅猛的增长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有密切联系。

滞缓阶段(2018—2023年):文化自信研究年发文量逐年下降,并在2020—2023年出现整体平稳的态势,但年度发文量总体处在较高水平,这表明文化自信虽不再是“热门话题”,但仍有较大研究空间。

2.2 主要作者与合作网络图谱分析

通过设置Auther(作者)筛选出本研究领域的核心力量。以主要研究者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作者间合作网络,探讨我国该领域的研究者是否形成团体,在学术研究中是否能产生长远影响力。通过CiteSpace中的Auther(作者)模块设置Threshold(阈值)为数值2,进行文献作者可视化演示,生成近10年国内文化自信研究主要作者合作网络图(见图2)。

图2 2013—2023年国内文化自信研究主要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由图2可见,图中作者姓名的字体大小共分为3个等级,字体大小与总发文量呈正相关,字体越大则表明总发文量越多。其中,金惠敏、颜玉凡2位总发文量并列第一,各为4篇;郭凤志、刘敏、王越芬等的发文量次之,均为3篇;王永友、郑士鹏、单霁翔等的发文量均为2篇。这些作者形成了主要作者合作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是文化自信研究领域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本研究领域的高被引者。

图2显示,主要作者合作网络中N=293(节点293个),E=34(连线34条),Density=0.000 8(网络密度为0.000 8),说明研究文化自信的学者较多,但彼此间并未达成密切合作,没有形成研究团队。只有少数作者,如王越芬、任海宾、夏从亚与一两个学者联系较为紧密,但也未形成有规模的研究组织。分散的研究有利于涵盖不同的视角,博采众长,达到对文化自信的多角度研究,但也不利于形成对文化自信长远且深入的探索,客观上削弱了文化自信在学术研究领域的长远影响力。

2.3 主要研究机构及合作网络图谱分析

在CiteSpace中选择Institution(机构)模块,设置阈值为数值4,得到主要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可视化图谱(见图3)。

图3 2013—2023年国内文化自信研究主要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从图3可知,主要研究机构共有节点294个,连线49条,网络密度为0.001 1,主要研究机构中高校占较大比例,尤其是高校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部门。图3显示各机构间分散发展,合作较少。即使产生合作联系,也以机构内部各部门间的联系为主,例如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等。其中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文量最多,均为11篇;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次之,发文量为9篇。这3所高校在文化自信的研究领域已逐渐成为重点发文机构,在该领域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由于中央党校作为关键节点与上述3处机构产生明晰的联系,因此就中心性而言,中央党校也是主要研究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国内文化自信研究的关键词图谱分析

3.1 关键词词频图谱分析

在CiteSpace中选择Keyword(关键词)模块,设置阈值为数值7,对关键词进行图谱可视化,得到2013—2023年国内文化自信研究关键词词频图谱(见图4)。

图4 2013—2023年国内文化自信研究关键词词频图谱

如图4所示,关键词词频图谱中有节点384个,连线552条,网络密度为0.007 5。结合10年间国内文化自信研究高频关键词表(见表1)可知,出现频次≥10的关键词共有18个,其中核心词汇“文化自信”出现频次为1 263次,中心性1.62,为最核心关键词;“文化自觉”与“新时代”出现频次均超过70次,中心性破0.1。“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新时代”是该研究领域中的核心词汇与重要元素,“大学生”“传统文化”“文化强国”等亦属于关键节点。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分析可知,我国对文化自信的探究多侧重于文化自信的来源、文化自信的客体、文化自信的目的与作用3方面。

表1 2013—2023年国内文化自信研究高频关键词表

3.2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分析

CiteSpace能够利用关键词共现揭示某一时间范围内某个研究领域中研究主题的变化,即将时间变量引入到图谱网络中,通过聚类后的关键词生成时间线聚类图谱,以展示各个聚类中具体关键词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时间跨度[3]。换言之,CiteSpace中关键词时间线图谱是通过对时间横轴上的关键词分布实现可视化,进而剖析关键词演进历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在Keyword中选择Timeline(时间线),并设置Clusters(聚类)最大K值为10,对关键词进行时间线聚类,生成2013—2023年国内文化自信研究关键词时间线图谱(见图5)。

图5 2013—2023年国内文化自信研究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以时间为划分结点,2013—2023年国内文化自信研究历程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

起始期(2013—2015年):自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概念后,学界对文化自信的研究就从未停止。在起始阶段,文化自信研究领域中的核心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中华民族”等大多已出现,并形成小规模的研究点。这期间总体发文量较少,各关键词联系松散,未能形成有效格局。结合时间线图谱与具体文本分析,该时期研究侧重于学理性剖析,重在阐释文化自信的来源。

繁荣期(2015—2020年):此时期总体研究量远超起始期研究总量,该领域相关关键词和聚类数目明显增多,涵盖面更加广阔。该时期主要关键词包括“文化自信”“新时代”“文化强国”“民族复兴”“革命文化”等,这意味着文化自信与现实联系更加紧密,更贴近党中央与国家的建设需求,因此研究重点在于整体探索研究文化自信的作用与路径。

平缓期(2020—2023年):文化自信研究进入平缓期,研究总量下降但研究方向与内容更加趋于精细化。“思政教育”“群众体育”“乡村振兴”等涉及具体学科领域的关键词出现,表明学界对文化自信的研究从整体性分析转化为结合具体领域的探索,这不仅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而且有利于在具体领域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落实文化自信。

总的来说,“文化自信”作为核心关键词贯穿2013—2023年该领域的研究,其他关键词也因时而动,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衍生出新的关键词,相互交织共同构筑具有鲜明时代性、灵活性和组织性的文化自信研究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3.3 关键词突发性图谱分析

利用CiteSpace在Burstness(突现)模块设定γ=0.6,得到21条突现项目,形成10年间国内文化自信研究关键词突现统计图(见图6)。其中,条状部分为时间轴,黑色且较宽的线条表示在该时间段内本关键词为突现词,深灰色且较窄的线条则为非突现词。突现图谱旨在更加直观地展示研究领域的热点词汇与演进趋势,一是有利于梳理历史脉络,二是有利于研判发展趋势。

图6 2013—2023年国内文化自信研究关键词突现统计图谱

如图6所示,2013—2023年国内文化自信研究的热点词汇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3—2016年,“文化自觉”“大学生”“文化自强”“制度自信”是当时研究热点,其中“文化自强”连续3年为突现词,持续时间最久。第二阶段是2016—2020年,该领域研究热点总量增多,热门词汇辐射范围更广。整体而言,各研究热点持续时间均未超过2年,且多数热点只持续了1年。此阶段研究热潮呈现出种类多、迭代快的特点。第三阶段是2021—2023年,“时代价值”“思政教育”成为研究热点。其中“思政教育”不仅自出现起连续2年成为突现词,而且Strength=3.61(研究强度为3.61),研究强度远高于同时期的“时代价值”。这表明“思政教育”与“文化自信”之间的联系依旧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同时也将持续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2013—2023年1 433条核心期刊文献为样本,利用CiteSpace对国内文化自信研究发展历程与热点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结论可归结为以下3点。

首先,从研究年度发文量看,国内文化自信研究经过2015—2020年的大幅波动后,目前处于相对平稳时期,核心期刊年发文总量不低于100篇,仍属于学界研究的次热点。文化自信作为党中央与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利于广大青年培养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其次,从主要研究者与研究机构合作网络来看,学界对文化自信的研究热情高涨,主要研究者与研究机构数量众多,成果丰硕。但研究者与研究机构均存在网络密度低、研究分散等现象,相互间没有产生紧密的合作,导致未形成具有长远影响力的研究组织或团体。

最后,从关键词相关图谱分析来看,不同时期主要关键词有所变化,从最初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到”文化强国”“文化建设”,再到最后的“思政教育”“乡村振兴”,这暗合3个时期的研究重点:文化自信是什么、从哪里来;文化自信有何作用;如何才能做到文化自信。结合突现统计图谱分析,将文化自信与具体领域的发展相结合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与未来研究重点。

4.2 研究展望

第一,加强文化自信与具体学科领域融合。通过对文化自信的可视化分析不难发现,目前学界对文化自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文社科领域,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文化自信研究的长远发展,不仅要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倡导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加强文化自信同具体学科领域的融合,不囿于人文社科调查与理论哲理研究,应当拓展到其他学科之中,从悠久的中华历史与新时代集百家所长快速的学科发展中提取属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科认同感。

第二,构筑科研合作网络。前几年的研究热潮让文化自信研究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在学术争鸣中厘清了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已有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度剖析。目前,文化自信研究领域文献总量大,研究方向广,核心作者人数多,研究机构总数多,各方面资源充足,但存在研究分散,研究人员间、研究机构间联系薄弱等问题,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组织。建议形成科研合作网络,构建公共资源平台,加强研究资源流动,研究人员间、研究机构间形成良好合作,最终产生一批有长远影响力的研究团体与人才。

第三,适当加强质性分析与量化研究。利用CiteSpace对1433篇文化自信的研究样本进行可视化分析,可发现大多文献属于定性研究与哲理探讨,较少采用案例分析等方式。基础理论应为社会实践而服务,适当增加量化研究,不仅有利于为具体领域的文化自信研究提供新思路,而且有利于为党和国家完善文化自信相关政策提供实证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