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言语思维发展的初中语文文本品读

2024-01-03 04:56赵雷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赵雷

摘 要 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基于学生言语思维发展的目标,从真实学情、客观局限和事物矛盾等角度,设计学习任务、引领比较分析、鼓励大胆质疑,由此推动学生言语思维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文本品讀  言语思维

言语与思维是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两个关键要素,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发展学生言语思维的要求,奇妙地设计文本品读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针对性的指导下,不断发展和强化言语思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唐代诗人岑参的代表诗作,是一首兼具浪漫与现实色彩的唐代边塞诗的作品。在此诗的文本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着文本语言和思维脉络,引领学生展开文本品读活动,让他们在品读诗词作品的过程中发展言语思维,并提升古诗词文本的解读能力。

一、 基于真实学情,设计学习任务,于文本品读中激活言语思维

以激活学生的言语思维为目的,在文学作品的品读和分析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真实学情,即他们现有的知识储备量和阅读实力,立足于他们的思维原点,设计相对应的学习任务,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任务的启示和驱动下,进一步深化言语思维和文本品读能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的古诗词,其语言形式和文本内容与当代初中生的语言习惯、思维模式有着一定的差异,在品读这一类文本时,教师要以消除障碍、增进距离为主要目的,指导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与鉴赏能力,深入到古诗词文本之中展开体验式的阅读和分析活动。可从三个方面设计学习任务。第一,解析标题。反复品味和分析古诗词的标题,将提炼出的主要信息记录下来。第二,利用“通过这一_____(字、词或者句),我能体会到_____(重点写出字词或句子的表达效果、真实含义)”这一表达范式,在古诗词文本的旁边书写批语。第三,如果你是岑参,在塞外八月飞雪的场景中,即将送别友人,你的内心会想写什么呢?将想说的话写下来。

三个学习任务与古诗词文本的内容高度相关,其难度和复杂程度层层递进,在完成这三个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言语思维会呈现出由弱到强的发展状态。首先,在第一个学习任务中,教师将焦点集中于古诗词的标题,让学生提炼关键信息,即“天气——雪天”“场景——送别”“人物——武判官”,当明确了天气、场景和人物后,学生便可展开想象与联想,还原出诗人在塞外飞雪的时节下送别友人的画面,在此基础上猜想整首古诗词的内容;其次,在第二个学习任务中,教师为学生搭建了言语支架,从鉴赏解读的角度,指引学生围绕着古诗词文本的某一个字词或语句,从其修辞方法、描写手法等角度,展开细致分析和鉴赏,明确其表达效果和产生的艺术效果,锻炼学生解读关键语言要素的能力,推动其思维发展与提升;最后,第三个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站在诗人的视角上,于合理想象和联想的过程中,品读古诗词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阅读感悟展开创意性的表达,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言语思维由浅入深的过渡目标,使他们在可持续性的言语训练中,逐步强化形象思维、直观思维和逻辑思维。

二、 基于客观局限,引领比较分析,于文本品读中发展言语思维

在古诗词文本品读的第二阶段,为了推动学生言语思维的发展和阅读深度的强化,教师要基于学生存在的客观思维局限,引领学生在比较分析中打破思维的固有模式,从而更为深层次地解读古诗词文本的内容,获得强烈的阅读感悟。[1]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聚焦古诗词的重点诗句,让他们围绕着诗句中的关键字或关键词,于替换词语、关联语境和比较诗句等环节中,体会原诗的表达效果和诗人的语言成就。在这一文本品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能够发展言语思维。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为例,教师要关注其关键字,据此设计问题“如果将诗句中‘即换成‘有,诗句的语义会发生变化吗?它们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替换词语的方式,将原句中的关键字替换成与其意思相似的词语,在此基础上学生关联前两句诗的上下文语境发现,“即”可以解释为“就”,通过这一个字,不仅可以让读者体会到塞外八月飞雪的奇特气候现象,还能凸显出诗人的惊诧,若替换为“有”后,整句诗的表意虽然未发生变化,却难以体现出诗人惊讶和欣喜的情感。

又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学生重点关注“忽”字,从这一个字中感受到诗人看到漫天银白时的欣喜与震撼,与前两句中的“即”相对应,展现出了诗人极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表达。

运用相同的品读和分析方式,学生还可针对整首诗中的其他诗句进行品读和鉴赏,以关键字词和语句为切入点,领会全诗的审美意蕴和深厚情感,不断发展言语思维和诗词解读能力。

三、 基于事物矛盾,鼓励大胆质疑,于文本品读中增强言语思维

言语思维的发展和强化,离不开针对性的训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古诗词文本品读中,以增强学生言语思维为目的,教师要基于事物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精心设计课堂问题,灵活地展开提问和追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合理猜想,于质疑、猜想、推理、探究等环节中形成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2]

再度聚焦于诗词文本的前四句,从“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两句中,诗人以一种壮阔、豪放的方式,描绘了塞外地区奇寒的特点,给人一种北风朔朔之感,而在下两句中,突然调转笔风,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主,描摹了一幅清丽、淡雅的画面,从这一看似矛盾又冲突的语言现象入手,教师鼓励学生展开大胆质疑与推理,利用“作者为何要制造这一冲突?”等问题,指导学生分析诗人的用意,于此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欣喜和惊诧之情。

四、结语

纵观上文的分析,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盛唐时节的边塞诗为例,教师围绕着推动学生言语思维发展的目标,基于学生的真实学情、存在的客观局限以及文本中事物的矛盾,通过设计学习任务、引领学生比较分析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等方式,创建文本品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品读和鉴赏文本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强化言语思维,这样既能创新古诗词教学的模式,也可以提升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于九录,张伊文,管  雪. 初中古体诗案列探究——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为例[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1174(11):78-79.

[2]刘蒙蒙. 别样风花雪,多味岑嘉州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分析解读[J]. 基础教育论坛,2020(3):45-46.

[作者通联: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红色文化教育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