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土地里寻找魔力

2024-01-03 01:40轩然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3年12期
关键词:陈嘉庚魔力延安精神

轩然

陕北是块热血不凉的厚土,延安是本历史的教科书。这本书有一位忠实的外国读者——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23岁那年,斯诺带着一部老旧的相机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开始了寻找“东方魅力”的冒险之旅。他原本打算只停留几个星期,不承想,一待就是十几年。1936年,斯诺到延安采访,如闯入世外桃源,发现了“另一个中国”,并用文字和图片让世界认识了她。

在延安,他看见毛泽东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住在简陋的窑洞里;他看见周恩来睡的是土炕,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林伯渠耳朵上用线绳系着断了一只腿的眼镜……在那里,他看到“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在难以回避的生活现场和生活细节里,他感受到一种伟大的“东方魔力”。

延安是真的打动了斯诺。1937年,他倾心写就的《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美国出版,销量超过十万册,震动世界。斯诺也是真的读懂了延安,在他看来,正是“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斯诺在读懂延安的同时更是读懂了中国。斯诺在瑞士逝世后,他的妻子根据他的遗愿,把他的一部分骨灰葬在了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他曾经说过,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

除了斯诺,延安还曾到过一位特殊的客人,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1940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国慰问考察,先是去了重庆,享受了一回高规格接待,据说接待费达数万元。5月底,陈嘉庚辗转到了延安。毛泽东请他吃晚饭,端上桌的是白菜和咸萝卜干,还有一碗珍贵的鸡汤。这碗鸡汤,是邻居老大娘听说毛主席要招待远来客,特地炖好送过来的。这顿俭朴的晚餐,让陈嘉庚先生看到了生机,看到了光。后来,在一次华侨欢迎会上,他掷地有声地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延安成了一座精神宝塔,仿佛能聚拢所有星光。1937年11月,上海沦陷。一批立志救亡图存的爱国青年,从上海出发,历时一年有余,行路万余里抵达延安。他们不是徒步看风景,而是在用双脚丈量走出危难和苦痛、走向光明的距离。这样的故事有很多,每一个都令人动容。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有一组革命青年抵达延安时的老照片。照片中的他们衣衫褴褛,但意气风发。他们的目光在黑白影像里透着色彩,眼神中的那份坚定,历经岁月依然清晰。

黄土地敦厚而沉默,从不标榜自己,但延安的确不只是能生长小米和南瓜。斯诺的笔触、陈嘉庚的呼喊、无数有志青年“到延安去”的愿望给出了答案,十三载的峥嵘岁月更是说明了一切。毛泽东在小油灯下写下著名的《论持久战》《实践论》《矛盾论》等 ;“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里生根生长;还有南泥湾那部浩浩荡荡的创业史,成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最好注脚。

毫不夸张地說,有关中国革命的问题,在这里都有属于自己的篇章,都能在这里找到阐释,找到铺陈和回响。所以,作为“旁观者”的斯诺,他的断论是一种可贵的远见。他说,那种精神和力量,“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闪耀光芒,不会失败。而所谓的“东方魔力”,其实就是延安写给中国的答案!

逐光|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延安时期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陈嘉庚魔力延安精神
陈嘉庚选采办
陈嘉庚选采办
有魔力的窗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五月 魔力
卖“萌”的魔力
陈嘉庚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