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的相关科普知识

2024-01-05 11:45谢鹏徐程英王琛琛
人人健康 2023年29期
关键词:饮酒量饮食习惯饮酒

■谢鹏 徐程英 王琛琛

(1 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内二科;2 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护理部)

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近些年,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比例越来越高,成年人患上高血压的比例已经接近30%。也就是说,我国平均每3 个成年人中就有一名高血压患者,这个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对高血压这种疾病一定不陌生,身边也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患上了高血压。那么,具体什么是高血压呢?高血压的症状、病因以及防治措施都有哪些呢?

高血压在医学角度上被称为血压高,具体是指血管壁中的血液流动压力持续高于正常值的一种现象。目前诊断高血压的最新标准是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 毫米汞柱,均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主要症状

一般来说,很多早期高血压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只是通过血压测量或者体检发现,也有少部分患者在早期会出现短暂的眩晕感,往往会被忽略。在高血压持续发展过程中,患者会逐渐显露出症状,其中包括一些没有指向性的症状,比如四肢麻木、胸闷不适、阵发性眩晕以及头部胀痛,很多疾病都会引起这些症状,往往会被患者忽视。而高血压最典型的症状包括心悸耳鸣、心律失常、疲倦不安以及头痛,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能会突然感觉到烦躁不安,感觉头重脚轻,并且心跳加快。随着血压的持续升高,患者的症状也会越来越严重,当高压(收缩压)≥180毫米汞柱,或者低压(舒张压)≥120 毫米汞柱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子痫、肺水肿、心绞痛、主动脉夹层、肾功能损害、心肌梗死、失忆、意识丧失、视物模糊、脑卒中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引起高血压的病因

根据引起高血压的病因不同,主要可以分为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其中,继发性高血压属于由确定的某种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包括药物因素、红细胞增多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外伤、脑肿瘤、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嗜铬细胞瘤、绝经期综合征、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等。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占4%~6%,并且继发性高血压需要针对引起高血压的疾病进行治疗,当疾病得到治疗或者良好控制以后,高血压的症状会自然缓解或消失。在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属于原发性高血压,而高血压也是由于生活饮食习惯不规律而引起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高钠低钾饮食

高钠低钾饮食是我国饮食习惯的特点,也是引起高血压的罪魁祸首之一。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人体每天摄入钠盐的标准量是5 克左右,推荐摄入钾元素的量是3.6 克左右。而在实际生活中,我国成年人饮食中的平均钠盐摄入量已经超过10 克,钾元素的平均摄入量还不到2 克。在这一数据中,能够明显看出由于高钠低钾饮食,导致血压不断升高,饮食习惯也是导致高血压比例不断升高的罪魁祸首。

肥胖和超重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普遍提高,随之而来的也是肥胖和超重比例越来越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习惯吃一些认为“香”的食物,包括炸鸡、汉堡等油炸食品,还有烧烤等油腻食物,这些食物都是引起肥胖和超重的主要原因。

过量饮酒

在我国不少人喜欢喝酒,尤其是年轻男性和中年男性,而过量饮酒也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因素。过量饮酒主要分为危险饮酒和有害饮酒,当男性单次饮酒量超过40 克,女性单次饮酒量超过20 克时,已经属于危险饮酒的范围,而当男性单次饮酒量超过60 克,女性单次饮酒量超过40 克,就已经达到了有害饮酒的范围。

精神长期紧张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年轻人,不少人还面临着沉重的房贷、车贷压力。在这种高压下,人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除了会导致血压升高,还会出现烦躁、焦虑、压抑等精神症状。

缺乏体力活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体力活动也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人。比如,由于手机、电脑或平板的普及,人们的娱乐方式逐渐从户外娱乐转变为室内娱乐,不需要运动。

高血压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

根据高血压的病因和症状可以看出,引起高血压的因素往往都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坏习惯有关。因此,高血压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护理不但能够有效控制血压,还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饮食护理

首先,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必不可少,每顿饭吃到7 成饱即可,不要暴饮暴食。其次,饮食要富有营养,多吃一些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尽量做到低盐、少油饮食,加强饮食健康。

戒烟戒酒

大量饮酒是引起高血压的罪魁祸首,因此戒酒或者严格限制饮酒量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尼古丁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长期吸烟会导致血管不断收缩,可能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因此,戒烟也是高血压患者需要坚持的。

注意休息

熬夜或者睡眠不良同样也会引起血压持续升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当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每天晚上10 点左右睡觉,保持8 小时左右的高质量睡眠,从而防止血压升高。同时,患者还可以自备一台血压测量仪,在每天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各测量一次,严密监测血压变化。

加强运动

运动是加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免疫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年轻人群体中,很多人都是因为缺乏运动导致了高血压。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加强运动,每周坚持进行3~5 次共计160 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从而保持血液正常循环。

合理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也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体重超标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合理控制体重,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运动等,将BMI 体重指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即可。

猜你喜欢
饮酒量饮食习惯饮酒
饮酒量大,乳腺癌患病风险高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戒除糖瘾先改饮食习惯
饮酒,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各职业酒量大比拼,CEO位列第一名
全球成年人饮酒量上升 中国人均饮酒量预计2030年超美国
6种“败性”饮食习惯
与猫狗共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