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城市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创新策略探析

2024-01-06 16:39汪晓云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演播室数字技术新闻编辑

摘要:文章分析了新媒体给城市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带来的正面影响和全新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为城市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和改革提供思路启发。研究表明,当前城市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主要存在传播方式局限性强、时效性差、互动性和个性化不足、缺乏创新思维和对新技术的应用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认为首先应结合数字技术,创新传播方式,增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重构编辑工作的权威性、时效性与互动性,并在互动过程中不断创新,发掘更多有价值的新闻,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其次,应注重互动交流,着力创新发展,实现差异化品牌优势,每月有亮点、时时有故事,进而提升整体竞争实力。最后,应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的运用,构建智能化新闻融媒体平台,以切实增强电视新闻的影响力。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更好地整合各类新闻资源,实现新闻的快速、精准传播,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总而言之,新媒体背景下,城市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了适应这一变革,新闻编辑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传统编辑技能,还需要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提升自身的多媒体融合能力、用户参与意识、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城市电视台;新闻编辑;创新;演播室;数字技术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24-0124-04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凭借实时性、移动性、数字性、跨媒体性、互动性、个性化等特点,迅速占领了传媒市场,给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传统广播电视台的优势不再明显,受众的开机率持续降低,营收断崖式下滑。为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广播电视台必须转变传统思维和观念,与时俱进,全面创新和升级新闻编輯工作,以适应传媒市场的变化,更加及时地为受众提供准确的新闻信息。

二、新媒体带给城市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正面影响

(一)演播室虚拟化

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广播电视演播室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虚拟演播室作为一种创新技术的应用,逐渐在行业中崭露头角。虚拟演播室能够将实际拍摄的演播内容与虚拟的三维场景相结合,实现更加生动、多样化的演播效果。同时,摄影棚的拍摄方式以及数字背景影像的调整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在视觉呈现方面更加精细和真实[1]。

首先,虚拟演播室的建设极大地拓展了电视节目的表现空间。通过数字技术,演播室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虚拟背景,给受众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甚至让受众获得身临其境般的感受[2]。

其次,虚拟演播室改变了传统演播室的拍摄方式。在传统模式下,搭建演播室背景需要投入大量物料、占据较大的空间,而虚拟演播室则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搭建虚拟场景,场景搭建成本大幅降低,整体拍摄也更加灵活高效。

最后,数字化背景图像调控模式的引入也是虚拟演播室带来的重大变革之一。通过数字技术,演播室可以实时调整和编辑背景图像,提高背景与场景的匹配度,进一步增强节目的视觉效果[3]。

(二)电视制作数字化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深远影响,已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4]。比如数字技术为新闻采编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新闻工作者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多媒体报道,采用音视频、图片等传递新闻信息。借助数字化技术,电视台可以更加便捷地采集、整理和管理新闻素材,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质量。数字化技术还丰富了新闻编辑的创作和内容呈现方式,如数据可视化、虚拟现实等,使新闻内容更加生动有趣[5]。另外,在新闻制播阶段,数字化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数字电视转播车和演播室等的引入让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更加系统化,显著提高了节目的质量和效率[6]。数字卫星直播技术的运用也实现了跨地域的实时传输,进一步扩大了新闻内容的传播范围。

三、新媒体背景下城市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传统传播方式存在局限性

传统的城市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开展高度依赖画面、声音、符号和图片等元素,这种方式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存在明显的短板[7]。

进入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需求和节目观看习惯也发生变化,他们对信息内容的呈现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文字、图像、视频等,传统的传播方式已难以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削弱了信息传播效果,不利于提高受众参与度[8]。

(二)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不强

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编辑需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新闻的时效性。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需要对收集的新闻素材进行二次加工,新闻制播流程烦琐,耗时较长,难以及时满足受众不断增长的获取更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新闻内容的需求。

此外,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模式下,新闻在传递给受众之前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核实信息源等,导致新闻时效性不强。受众希望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新闻信息,而传统编辑工作受到制作流程等的限制,信息传播明显滞后[9]。

因此,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传统新闻编辑要加强思维创新,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以增强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更好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三)互动性和个性化不足

新媒体时代,受众更加青睐互动性、个性化的新闻。然而,城市电视台往往对受众参与和信息内容的个性化定制缺乏重视,没有建立完善的受众互动和反馈机制。城市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对互动性和个性化的忽视,导致其难以满足受众需求[10]。

(四)缺乏创新思维和对新技术的应用

新媒体时代,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然而,一些城市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缺乏创新思维和对新技术的应用,导致新闻传播形式相对单一,不利于新闻编辑创新内容制作、传播方式等,难以吸引年轻受众的关注和提升新闻的影响力[11]。

(五)广电媒体权威性受到较大冲击

广电媒体的权威性受到较大冲击。与此同时,虽然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让信息传播变得更加便捷,但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过去,传统的新闻媒体通常被视为权威的信息来源,然而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人们不再将传统的新闻媒体视作唯一可信任的信息来源。

首先,随着互联网以及社交媒体平台的飞速发展,大众可以便捷地获取和分享信息,这对传统新闻媒体的信息把关人的地位造成了冲击。一些人甚至会利用互联网的匿名性散布虚假信息,裹挟舆论、误导公众,影响社会稳定。新媒体时代,信息过载导致受众辨别信息真伪的成本进一步提高。

其次,近年来,误导性和虚假新闻大幅增加,给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带来严重挑战。错误和失实信息的发布,让大众怀疑新闻媒体的权威性。部分新闻媒体为了吸人眼球,甚至不惜采用夸张的标题或断章取义的内容,这导致受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危机愈演愈烈。虽然这些报道能够在短时间内引发热议,但长远来看却对媒体的可信度和公信力造成了消极影响。

(六)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力减弱

首先,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导致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从传统的报刊、电视转变为多元化的新媒体,如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自媒体平台等不断涌现,“人人皆媒”成为常态。早期进入市场的自媒体拥有强大的业务队伍和扎实的内容编辑功底,给传统电视节目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势不再明显,地方电视台的收视率下滑,受众大量流失,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其次,新媒体时代,受众能够更加快速便捷地获取所需新闻信息。城市电视台的新闻采编工作应立足于读者需求,增强新闻的时效性,不断提高新闻的影响力和可信度。

此外,随着网络技术和5G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电视新闻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观众对于电视节目拥有自主选择权,这对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收视率产生了极大定的影响。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地降低了新闻制作成本,丰富了新闻编辑的内容,受众可以获取涉及社会、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信息,但与此同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的参与度也显著提升,他们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进行积极讨论和互动。

四、新媒体背景下城市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创新策略

(一)结合数字技术,创新传播方式

为贯彻中央加快媒体深度融合的要求,地方电视台需要建立融媒体中心,围绕地方重点工作积极创新,推动地方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融媒体中心建设涉及对地方电视台资源及其工作人员的优化配置,传播手段、采编流程、内部管理、传播互动内容的整合。地方电视台要加强各方联系,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实现全方位、全媒体的策划、采编、编辑、审核、发布,以提高新闻编辑工作效率,增强电视台的整体竞争力[12]。

例如,河北省涿州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在抗洪抢险过程中积极进行新闻报道,24小时不间断地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受众理性看待洪涝灾害,缓解大众的恐慌情绪。与此同时,与各县级融媒体中心积极互动,展开联动网络直播,利用融媒体中心指挥调度中心的GIS手機定位系统,达到多点位记者连线,点线联合宣传报道的目的[13]。

因此,地方电视台在开展新闻编辑工作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融媒体中心收集各类信息内容,结合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快速、精准地分析受众偏好。这对于后续的新闻编辑策划、创新视角选择和满足受众需求具有指导意义。

(二)基于群众导向,切实增强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首先,新闻机构可通过引进先进的新闻生产系统来提高新闻报道效率,帮助新闻从业者实现快速发布和传播新闻。同时,新闻机构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进行新闻传播,通过实时更新和互动交流,增强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其次,可推行全媒体新闻报道模式。全媒体报道是指将不同媒体形式(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相结合,通过不同的平台进行新闻传播。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受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新闻机构可以利用互联网、移动端应用等实现多渠道的内容分发,达到全媒体报道的目标。

此外,新闻机构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深度挖掘用户行为偏好,精准推送新闻内容,增强用户体验和新闻时效性。

(三)注重互动交流,着力创新发展

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实现创新发展。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互动交流平台,鉴于此,新闻编辑应注重高效推进媒体融合,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进一步增强受众黏性。另外,还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工具,如APP、直播等发布信息,在增强新闻时效性的同时引进新颖的模式,让新闻宣传有高度、有温度,讲述好故事、传播好声音。同时,地方电视台的编辑应注重增强品牌效应,在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中,借助爆款作品和优质品牌增强地方电视台的影响力[14]。

另外,地方电视台应注重拓展内容深度和提高内容质量,挖掘受众关注的话题,制作精彩纷呈、内容新颖、受众喜爱的新闻作品。例如,雅安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就通过讲好雅安故事,开发无线雅安APP,并创新性推出《潇哥说》《晓楠话雅安》《钦临现场》等系列短视频,打造人物IP,吸引受众注意,传播正能量。同时,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吸引受众参与,增强受众黏性。此外,积极利用新媒体等制作一系列品牌专题短视频,如《安逸走四川·熊猫看雅安》《好好说话》《每日一“典”》《一城百味》等,这些高质量视频有深度、有特色且主题鲜明,能够形成品牌效应,突出了地方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工作特色,彰显了差异化品牌优势,确保每月有亮点、时时有故事,提升了地方电视台的整体竞争实力[15]。

(四)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受众对新闻信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编辑人员要合理运用音频制作、图片处理、虚拟现实(VR)和视频编辑等技术,以提高新闻内容的针对性和质量。如果新闻内容不能快速吸引受众眼球,可能导致受众流失[16]。另外,编辑人员可以积极利用电子编辑技术,通过添加字幕、特效等强化新闻内容呈现效果,提升新闻影响力。同时,新闻内容应简洁凝练,突出重点,以更新颖的方式传递主流声音,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强化电视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此外,新兴技术如大数据和虚拟现实等的应用,为新闻编辑工作注入了新动力。

(五)切实提升新闻报道的权威性

切实提升新闻报道的权威性,是每一个新闻机构及从业者的目标。

首先,要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新闻机构要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报道内容,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全面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多方驗证信息的真实性。

其次,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新闻从业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不歪曲事实,对社会公众负责。同时,新闻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职业道德规范,定期对新闻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此外,还要维护新闻的专业性。新闻的权威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事实的专业报道、客观评判,因此,新闻媒体应致力于为受众提供客观完整的新闻报道[17-18]。及时纠正错误也是提高新闻报道权威性的重要途径。

最后,增强与受众互动,提升新闻服务质量。新闻机构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受众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改正自身不足,提升新闻服务质量。同时,新闻也可以根据受众需求进行创新和优化,进一步提升受众的信息接收体验。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新闻报道和新闻媒体的权威性,提高公众对新闻机构的信任度[19]。

(六)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力

首先,提升内容质量,保证内容多样性。电视新闻节目应致力于为受众提供高质量、有深度的新闻内容。

一是新闻报道应准确、客观,严守新闻伦理准则,避免发布虚假信息。

二是拓宽节目内容领域,包括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以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三是采用多元化的报道形式,如新闻专题报道等,以丰富受众的观看体验。

四是注重保持节目的独特性与创新性,采用新颖的故事叙述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图表、动画、互动元素等,增强节目的吸引力。邀请专业的评论员和专家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分析和专业观点输出,让受众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其次,加强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品牌建设是提升电视新闻节目传播力的重要一环。新闻媒体要注重维护自身品牌形象和声誉,不断提高受众对自身的信任度。通过精心策划宣传活动,如电视广告、社交媒体宣传、线下活动等,提高受众对节目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此外,积极参与行业展会和评奖活动,争取荣誉和奖项,以进一步提升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城市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缺乏多平台传播能力、互动性和个性化不足,缺乏创新思维和技术应用不足等。为了提升新闻编辑工作质量,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城市电视台需要积极拥抱新媒体技术,拓展传播平台,提升互动性和个性化定制能力,并鼓励创新思维和技术应用,以更好地适应行业环境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段慧君.探析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J].科技传播,2019,11(2):69-70.

[2] 惠振田.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8,2(35):127.

[3] 胡健.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如何提升新闻编辑的质量[J].传播力研究,2019,3(20):116-117.

[4] 宋伟.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J].传播力研究,2019,3(30):133.

[5] 王立勇.论新媒体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性[J].传媒论坛,2020,3(23):100-101.

[6] 李佳诚.新媒体时代城市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变革和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9):185-187.

[7] 杨永珍.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1):142-143.

[8] 王玉朦.新媒体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探析[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13):280-281.

[9] 李凤.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新特点[J].新闻传播,2020(2):72-73.

[10] 王雪丹.新媒体时代广电新闻编辑工作创新路径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4):176-178.

[11] 牛莉.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路径分析[J].新闻传播,2019(21):74-75.

[12] 王有丽.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研究[J].记者摇篮,2019(4):36-37.

[13] 杨智.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J].传播力研究,2019,3(26):147.

[14] 柳清依.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创新策略[J].中国有线电视,2022(9):83-85.

[15] 袁晓琳.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J].采写编,2022(6):95-97.

[16] 陶云海.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0):152-154.

[17] 卢剑锋.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7):165-167.

[18] 朱丽洁.探讨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改革创新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6(12):200,204.

[19] 叶琼旭.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J].电视技术,2021,45(2):32-34.

[20] 杨中美.全媒体时代城市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发展路径[J].记者摇篮,2023(6):102-104.

作者简介 汪晓云,经济师,研究方向:新闻编辑。

猜你喜欢
演播室数字技术新闻编辑
县级电视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基于受众需求的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思考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人员的角色定位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法和技巧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报纸新闻编辑的新闻策划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