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地区橘小食蝇发生动态及防治措施

2024-01-07 00:38李元洪李志超且沙子杰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小食攀西芒果

李元洪,李志超,且沙子杰,余 爽,王 彩,王 军,何 平,王 浩,蒲 嵘

(1.四川省凉山州林业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 西昌 615000;2. 四川省西昌市农业农村局,四川 西昌 615000)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研究背景

攀西地区是我国最晚熟芒果主产区,橘小食蝇是芒果害虫中的重要种类之一,其危害范围和程度日益扩大。有关橘小食蝇的发生动态和防治措施已有一定研究成果,但目前生产上存在着不同寄主随意混栽的现象,使得橘小食蝇的发生动态和危害规律更为复杂,防治难度增加。因此,了解橘小食蝇的种群动态对于制定综合防控措施非常重要。

对于攀西地区橘小食蝇的研究,需要对其种群动态、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深入探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果园调查和样本分析等。通过对攀西地区不同寄主的橘小食蝇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掌握橘小食蝇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以及不同防治措施的效果。攀西地区橘小食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对橘小食蝇的研究,可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提高芒果的生产效益和品质。

1.2 研究内容

橘小食蝇是一种常见的果蝇害虫,对芒果等果树造成较大的危害。攀西地区因其气候适宜芒果生长,橘小食蝇也成为了当地重要的杂草害虫。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1.2.1 橘小食蝇的生物学特性 通过对橘小食蝇雌雄个体的形态特征、生命周期、取食偏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其生态习性与生物学特点,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2.2 攀西地区橘小食蝇的发生动态 在攀西地区芒果种植区域开展长期的橘小食蝇监测工作,对橘小食蝇的种群数量、分布区域、季节变化等方面进行监测和分析,掌握攀西地区橘小食蝇的发生规律。

1.2.3 攀西地区橘小食蝇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通过对攀西地区芒果种植区域的实地调研和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的分析,总结出橘小食蝇的主要危害和防治措施,包括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等多种手段,为橘小食蝇的防治提供指导。

1.2.3 攀西地区橘小食蝇的监测与预警 针对攀西地区气象和水果市场等因素,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橘小食蝇监测与预警体系,及时发现橘小食蝇的异常出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橘小食蝇的生物学特性

2.1 外部形态特征

橘小食蝇(BactroceradorsalisHendel)属于果实实蝇科(Tephritidae),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果实害虫。橘小食蝇在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外部形态特征,下面将分别从成蝇、卵、幼虫、蛹四个阶段来详细介绍其外部形态特征。

2.1.1 成蝇 橘小食蝇成蝇体形呈卵圆形,通常体长6~7mm,胸部有两对翅膀,翅膀透明,有黑褐色斑点,腹部呈明显红色或橙色,上面有黑斑点。成蝇触角呈红褐色,短小而粗壮,末端有3个分节,显微镜下观察,有诸多刚毛。成蝇雌雄异形,雌性成蝇体形稍大,遇危险时会躲在果实内部。

2.1.2 卵 橘小食蝇卵为长椭圆形,大小约为0.7~1mm,呈乳白色透明。卵面有细且齐的横向纹理,微微隆起,卵的两端稍尖。

2.1.3 幼虫 橘小食蝇幼虫呈白色,长度约为5~8mm,体形扁平,头部圆形突出,尾部尖锐。幼虫体表有许多环状刺毛,颜色比较浅。在发育过程中幼虫经过三次蜕皮,以第三龄幼虫最具害虫性。幼虫常在果肉部位营养取食,成长后脱皮成蛹。

2.1.4 蛹 橘小食蝇蛹呈椭圆形,长度约为6mm,呈乳白色。蛹的尾部比头部扁平,表面有许多刺毛,其内含完整的成虫,在20°C下需要12~15d成蝇。蛹期结束后,成虫会从果实内钻出。

综上所述,橘小食蝇成蝇、卵、幼虫、蛹四个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形态特征。因此,在控制橘小食蝇的过程中,针对不同阶段的害虫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才能取得最好的防治效果。

2.2 生命周期

橘小食蝇的生命周期分为蛹、幼虫、蛹化前期和成虫4个阶段。成虫一般为20~25d一代,气温高时可少于20d。成虫在气温较高时活动最为频繁,甚至在晚上仍有觅食活动。幼虫期可分为3~4龄,主要吸食橘树生长繁茂、糖份高的正常果实,以及开裂、烂熟、落果或腐烂糊状果实,个体大小变化明显。绝大多数橘小食蝇在果实内越冬,越冬率一般在60%以上。橘小食蝇的越冬方式不同于一些蝇类,如拟梨实蝇,后者越冬主要借助地上或地下的土壤中。

对于橘小食蝇的生命周期研究, 目前在大量聚焦幼虫自然寄主的基础上, 对不同发育期的幼虫、不同性别、不同寿命的成虫, 进行了许多相关特征的调查及阶段内蝇群组成的比较研究, 如饮食行为、虫重、发育速率、成虫寿命及繁殖力等。生命周期及相应的生态学等问题一一讨论与CRISPR/Cas9等物种基因编辑技术的整合运用,将为生物防治橘小食蝇提供可靠性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3 生态习性

橘小食蝇是一种适应性强、分布广泛的害虫,它的分布范围已经扩散到世界各地。在攀西地区,它也是一种严重的果树害虫。橘小食蝇喜欢热带或亚热带湿润的气候和环境,发生和发展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2.3.1 温度适宜范围 温度是橘小食蝇生态习性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在攀西地区,橘小食蝇的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均受到温度的直接影响。研究表明,温度在20~35℃,橘小食蝇的发生数量和发育速度最适合,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35℃时,橘小食蝇的繁殖力和发育速度都会减弱。

2.3.2 光照条件 光照条件也会影响橘小食蝇的生态习性,它们喜欢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生长和繁殖,这通常是在橘树下或其他树木或植物茂密的地方。因此,在果园内提高树冠的光照度,可以有效地减少橘小食蝇的发生量。

2.3.3 食物来源 橘小食蝇属于果实害虫,其发生数量和繁殖力与果实数量有关。橘小食蝇选择其寄宿的水果和果实品种广泛,如芒果、柿子、番石榴等。在果实发育期间,它们会进入果实内部进行产卵繁殖,直至果实烂熟为止。

2.3.4 水分和湿度条件 橘小食蝇不仅需要水果来维持生存,还需要适宜的水分和湿度条件。研究表明,在攀西地区,橘小食蝇在湿度为60%~80%的环境下生长和繁殖最适宜。因此,在果园管理中,保持果园内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可以有效地减少橘小食蝇的发生量。

综上所述,橘小食蝇的生态习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光照、食物来源和水分湿度等。只有加强对这些环境因素的管理和控制,才能有效地控制橘小食蝇的发生和传播,为果园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3 攀西地区橘小食蝇的发生动态

3.1 发生规律

攀西地区橘小食蝇主要发生在芒果采收期,即6~10月,其中7~9月为高发期。这一段时间是芒果采收和储存的关键时期,芒果外表受伤并散发出甜味,吸引橘小食蝇寄生。因此,一般在这段时间需要加强监测和防治措施,防止橘小食蝇大规模繁殖和危害。此外,橘小食蝇的发生也与气温、湿度、降水量等环境因素有关。环境温度越高,橘小食蝇的繁殖速度越快;环境湿度越大,橘小食蝇的存活率越高。因此,在高温高湿的梅雨季节,橘小食蝇的发生量也会比较高。掌橘小食蝇的发生规律对防治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橘小食蝇的监测和预测,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对芒果的危害,保证果品质量和产量。

3.2 影响因素

攀西地区橘小食蝇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环境因素、生物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环境因素是橘小食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温度和降水量是主要因素。在攀西地区,气温较高,且相对湿度较大,这为橘小食蝇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较为适宜的气候环境。此外,攀西地区降雨集中在夏季和秋季,湿润的环境也为橘小食蝇提供了繁殖的温床。生物因素也是影响橘小食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攀西地区有大量的芒果以及其他特色水果,在这些果实中滋生着大量的蛆虫,这为橘小食蝇的寄生和繁殖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使其得以大量繁殖。人为因素也是橘小食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日常种植芒果时,未能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橘小食蝇得以在这些树上大量繁殖。此外,橘小食蝇也可能通过人为活动,如运输芒果、搬运土壤等,进一步扩散和繁殖。

3.3 发生预测

针对攀西地区橘小食蝇的发生动态,基于历史数据和现有的环境因素,可以通过建立预测模型来对未来的发生情况进行预测。首先,我们可以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和周期性分析,得到攀西地区橘小食蝇发生的季节性规律和趋势性变化趋势。这样就可以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橘小食蝇的发生进行粗略的预测。其次,环境因素也是影响橘小食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收集和分析攀西地区的气象、土壤、作物等环境数据,可以建立环境影响模型,进一步预测未来的橘小食蝇发生趋势。此外,还可以采用机器学习等现代数据分析技术,将历史数据和环境因素相结合,建立精细化的预测模型。这样的模型不仅可以对未来橘小食蝇的发生进行预测,可针对不同的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达到预防发生的目的。

4 危害

攀西地区橘小食蝇是一种新的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叶和果实造成明显的伤害。橘小食蝇幼虫在橘树上取食,破坏果实表面,使果实变形或萎缩,直接影响果实产量和质量。另外,成虫通过咀嚼叶片表皮和淀粉质,进一步加重了对芒果树的危害。二是橘小食蝇的虫子在果实中滋生繁殖,影响果实的食用和销售。果实被蛆虫咀嚼后,会出现坑洼凹陷,形状不美观,影响市场价值。此外,虫害导致的果实腐烂、霉变等问题,极大地降低了芒果的观感和品质。三是橘小食蝇存在较高的传染性。它具有可以传播植物病原体的能力,比如芒果速死病等,从而给橘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大的危害。在实践中应该加强病虫害联防联控的工作,以保障芒果产业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攀西地区橘小食蝇危害不容小觑,不仅对橘树的生长和结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且还会间接威胁到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降低危害程度。

5 防治措施

为了防止橘小食蝇的发生和危害,需要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根据相关调查和实验研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①引入外来天敌。外来天敌对于橘小食蝇的天敌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比如,轮虫可以有效地防治橘小食蝇的幼虫和卵。因此,引进轮虫可以有效地防治橘小食蝇的发生。②加强田间管理,采取延迟播种或者提前播种的方式。这种方法可以将果蔬的生长期调整到橘小食蝇成虫会飞行的阶段之外,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③对果蔬进行高温处理。橘小食蝇的卵、幼虫和成虫都无法承受高温,因此对果蔬进行高温处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它们的发生。④用黄色粘板以及灯诱作为诱捕工具。橘小食蝇对黄色比较敏感,因此在种植区域内放置黄色粘板,可以将飞行中的橘小食蝇诱捕到黄色粘板上。同时,橘小食蝇也比较容易被灯光吸引,因此添加灯诱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发生。

猜你喜欢
小食攀西芒果
攀西蚕区小蚕共育质量的提升措施
我才不要穿
攀西地区钒钛铁精矿球团制备工艺及应用
小洞会“咬”人
小洞会“咬”人
闽菜复苏:佛跳墙的“小食代”突围
营养小食是王道
易小食“如花”小食的召唤术
小食神
攀西烤烟化学成分与有机酸含量的典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