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的“审美化”教学

2024-01-07 05:47向丽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高中语文文本

向丽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成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求真,更要引导学生审美、向善。审美化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审美体验为手段,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思辨探究,进而濡染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达到对学生全面性的“真、善、美”教育。“审美化”视域中的高中语文教学,应当呈现出一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态势,抵达“美美与共”的境界。高中语文审美化教学,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情境是高中语文审美化教学的重要载体。情境具有“真情美思”的特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链接学生的生活,创设审美化情境。链接生活,就是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切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切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意味着高中语文教学既要“合规律性”,又要“合目的性”。德国思想家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不同于科学世界,生活世界是鲜活的、预先给予的世界”。链接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是要让高中语文教学既符合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同时又符合学生的语文认知、感受和体验规律。

比如,教学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上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朱自清先生在荷塘边散步赏月的心境,笔者就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创设了静谧、优美、安详的“荷塘月色图”情境。在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唤醒、激活生活经验,借助于经验来理解作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依靠生活经验,对朱先生的文本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如此,学生不仅领略、欣赏荷塘月色的景致,更感受、体验朱先生踏月寻幽的情感。由此,追溯朱先生踏月寻幽的原因以及欣赏荷塘月色之后的情感纾解、心境升华就有了切入点。通过这样的一种情境化、生活化的欣赏,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共鸣、心灵与作者共振,让学生能感受、体验作品的独特性的美感。这种审美化的教学,能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不仅能领略到文本之美,更能认识文本之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外在性的手段来创设情境,而且可以借助于对文本的内在情境的揣摩,引导学生文本审美的发生。

在审美化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搭建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情境是一种最为有效的审美桥梁。借助于情境,学生能进入文本之中,与文本对话,与文本背后的写作者对话。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感悟文本的意义,还能体验作者心灵的颤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情境是学生语文审美化学习的重要载体、媒介。

文本是语文审美化教学的重要抓手。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只有基于文本、对接文本,学生的语文欣赏才不会偏离方向、偏离本真。尽管文本解读是“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就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其他什么人。对接文本,才能让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具有“语文味”。文本既是学生感知、思维的对象,也是学生感受、体验的对象。

对接文本,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语文进行审美化解读的时候,要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出发,披文入情。文本中的思想、情感、意蕴、文化、精神等都是通过文本的语言文字来体现、表现的。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沉潜文本、品咂文本、揣摩文本。文本是学生审美欣赏的根基,没有文本就谈不上引导学生欣赏语文。文本是一个整体,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警惕对文本进行“手术刀式”“肢解式”的解读,在对文本进行细读的过程中,要始终关照文本整体。

比如,在教学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下册的《雷雨》时,笔者不仅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进行欣赏、分析,更始终紧扣《雷雨》的表达主旨、主题思想等展开。在基于文本整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于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去剖析人物的心理,去品读人物的性格,去思考人物的人生悲剧,去探寻耐人寻味的预示、台词等。要引导学生依凭文本思考:周公馆的故事将迎来怎样的转折、发展?人物的性格蕴含着怎样的人生悲剧?在这里,文本始终是引导学生语文审美化阅读的媒介。在审美化阅读、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文本的诗意的、抒情化语言背后所揭示的命运对人的残忍作弄。

从文本出发,就是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化阅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反复地品读文本、分析文本,从而引导学生真正地理解文本、欣赏文本;要积极地通过文本的语言文字缩短文本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要让学生通过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去体悟文本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社会、人生等,进而引导学生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我们所经历的生活,让学生学会与生活对话、与世界交往。

语文审美化教学,要衔接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风格、学习倾向等学习特质。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之教”是语文审美化教学的最高境界。换言之,在语文审美化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能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审美欣赏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审美。学生对文本审美不仅仅是一种接纳,更是一种质疑、批判、反思。对文本的自主审美,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审美化学习的不断进阶。

在语文审美化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审美化文本解讀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似性、类似性的文本解读,让学生掌握文本解读的方法、策略、路径等。

比如,在教学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上册的《故都的秋》《我与地坛》《荷塘月色》等散文时,学生就会依循散文解读的经验,从文本的“景”“景物特点”“景物表达的情感”“散文中的景情”等方面展开积极的、主动的解读。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借助于工具书、网络、文学评论等对文本展开分析。知人论世,学生在文本解读、欣赏的过程中,还能够结合文本作者的身世、写作背景等进行解读。在文本自主性、自能性的审美欣赏中,学生彼此之间展开对话、交流,从而能扩大、丰富自我的文本解读思想、方法。在审美化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能不断积累文本审美欣赏的经验,形成自我的文本解读智慧。学生从对课文的“要我欣赏”转向“我要欣赏”“我会欣赏”“我乐欣赏”的境界。这样的语文审美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语文学习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生成为方向的审美化教学。作为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语文审美化学习实践,给学生提供展现、绽放自我语文审美化解读的舞台。

在高中语文审美化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渗透、融入文化,用语文课文的文化之光来烛照学生的心灵;要激活学生的文本思维、催生学生的文本想象,让学生通过文本解读,形成文本意义的延展之美、文本审美思维的活力之美、文本深刻思想及其情感的意蕴之美、文本解读路径及其解读方法的创新之美。

语文审美化教学应当“从人出发”,具有“为了人”的独立品格。作为教师,不仅要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更要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语文审美化学习更具有解释、生成、创造的空间。作为教师,要让语文文本、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敞亮之地”“澄明之所”,让学生的生命与语文文本的思想、情感交相辉映、同频共振,让学生的稳步成长与语文文本解读的逐步深入相得益彰。通过语文审美化学习,构筑学生美好成长的人生之路。

作者简介:湖北省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高中语文文本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荷塘月色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