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校文化育人基本理论和实践路径探究

2024-01-08 23:36恽彩锋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50期
关键词:校史艺术类红色

恽彩锋

(南京艺术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2]文化育人作为十分重要的育人方式,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3]。高校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文化育人应是高等教育育人方式中的灵魂,贯穿高校管理、教育、科研、服务的各个方面。思政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需要不断深挖有效文化资源,将文化育人融入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管理,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健康成长。进入新时代,人民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提升,精神富足逐渐成为重要的民生指标。艺术类高校是培养和输送高质量文艺工作者的重要渠道,艺术类高校学生思维活跃,感知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因此,艺术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更注重文化底蕴,通过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表现方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加以传播推广,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文化育人与艺术类高校特点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培养德艺双馨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一、新时代艺术类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内涵

我国自古以来便有着文化育人的优良传统,《周易》中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记载,孔孟的儒家思想也一直发挥着以文化人的重要功能[4]。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高校文化体系建设中文化育人功能日益凸显,逐渐形成各高校独特的名片,凝结着办学特色与文化底蕴。

(一)文化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路径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5]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高校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无德而不立,这就要求高校要重视德育,将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放在同等地位看待,强调德行的重要性,即德配其才。所以高校要重视文化育人的方式,加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将德育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高尚的人格品质,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以文化人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文化育人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师生文化自信,既是高校履行职责的应有之义,也是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迫切要求。当前,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各种矛盾相互叠加、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新形势,高校应充分利用文化育人的方式方法,激发精气神,汇聚正能量,引导一代代青年学子崇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成为传承文化的主体。青年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塑造健全人格、强化文化角色、践行文化使命,才能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发展建设相统一,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三)文化育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播的有效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6]对于高校而言,探索、挖掘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在青年一代中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既是责任也是优势,既是当为也是乐为。在专业教学方面,要做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专业育人之中,与课程内容、实践操作、研究方向相结合。艺术类院校应鼓励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创新性应用到艺术创作、舞台表演、产品研发设计中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现代的表现方式加以呈现,使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实践中进一步搭建科学合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将中华传统美德、文化精神等元素更好地植入学生的头脑和心灵,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二、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构建文化育人体系,必须从全局性思维进行谋划,将其融入高校办学特色,与学科专业、校史人文、环境建设相结合,从顶层设计制定人才培养策略,从学生发展成长的各个阶段入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高精神品质等根植于学生心中,不断创新育人方式,切实发挥出文化育人实效,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育人思政教育体系,营造出各有特色的文化育人环境。

(一)立足学科优势,发挥“艺术+思政”育人特色

学科建设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高校办学质量与综合水平的体现,是一所学校能否得到社会认可行稳致远的标尺,将学科特色、专业特质融入思政教育之中,才能从本质上发挥文化育人的实效,让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同时学习到学科专业的理念,更好地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促进专业知识学习。艺术类院校学科专业与美学教育密不可分,绘画、设计、音乐、舞蹈、表演等都需要学习者拥有基本的审美理念与美育素养,这样才能创作出彰显时代价值、符合大众审美、产生深远影响的精良文化艺术作品,传达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优秀文艺作品必然是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的结果。”[7]融入美学教育不仅能够提升人文素养,而且对于其他公共课的学习也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另外,工匠精神在艺术创作中也必不可少。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及信息化普及,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行各业更追求速度与效益,往往忽视了品质,而艺术创作更需要不断地打磨技艺,做到炉火纯青,如果一味追求效益、敷衍地进行艺术表现,那么无法创作出受大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绘画、书法需反复临摹,不断勾勒晕染,才能使画面自然、意境悠远;舞蹈、表演需仔细推敲,深入角色与表演本身进行实践,打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才能使整场表演直击心灵、震撼人心;音乐表演则需要用动情演绎,才能讲述好歌曲背后每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因此,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将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贯穿其中,让学生能够把握其精神内涵再反哺到专业课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在长期的熏陶中实现专业和个人素养的双提升,真正将文化育人落到实处。

(二)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校史文化育人载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校史是高校立德树人生动的“教科书”,是一所大学的文化精髓所在。将校史所承载的红色精神有机融入校园环境中,能有效提升校史文化育人的生动性、趣味性,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要将校史文化研究纳入学术研究范畴,以正式的科研项目来开展校史文化研究。把红色校史和百年党史、学科专业史结合起来,归纳提炼不同历史时期校史蕴含的红色基因与精神内涵,汇编成册,形成校史教育系列读本。

艺术类院校要将校史中的红色故事与专业相结合,进行艺术化、创新性运用,将其与影视表演、美术创作、舞蹈编排、动漫绘画相结合,充分地挖掘和利用好校史中的典型事迹与精神资源,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讲好校史故事,使校史中的红色故事能够以大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流传而非是生硬单一地如讲课般的“输出”。要明确校史文化融入课堂主渠道的基本原则,从教学内容、方式、关系上思考解决融入什么、怎么融入、谁来融入的问题。课堂教学可以将红色故事作为教学素材,形成红色文化教育与实践创作相结合的育人思路,丰富教学载体与活动形式,切实发挥课程思政在艺术教育中的特色与优势。注重将专业知识与红色校史故事相结合,发挥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长开展主旋律展演活动,促使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打磨专业技能,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加深对学校的认同感。例如,设计类专业应创新艺术表达形式,开展海报设计、视频制作等活动。音表类专业应将红色资源加以艺术化设计,打造红色舞台,在校史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行走课堂”,致力于讲好红色故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教学相融合,推进红色校史文化入脑入心入行,让学生通过红色校史教育形成归属感、使命感,使红色基因沁人心脾。艺术类院校还要结合学校历史文化和艺术学科特色,将校史文化育人实践与理论宣讲、社会实践、田野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结合起来,抓好新生季、入学季、毕业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分阶段、有序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增进对党史、国史、校史的认识。坚持学校和社会资源联通,将校史文化育人实践场地与革命历史现场相连,以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艺术创研,让红色校史文化易传播、不枯燥、接地气。

(三)进行环境建设,营造立体式文化育人氛围

大学校园要围绕“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在拓展办学空间、优化办学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强化人文关怀等方面花大力气、下苦功夫,积极创造人才培养的“硬条件”与“软环境”。艺术类院校应充分发挥学科的特殊性,将美学理念、艺术气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楼宇、道路、亭室的建设中,将美术、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门类中的典型特征与符号融入建筑中,使所见即所育,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和校园环境建设相融合,选取建校以来的优秀人物、典型事迹等,结合学校特点建造主题文化景观,设计打造以红色校史文化为主题的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等,达到“一山一石、一雕一刻、一草一木、一步一景都能感受到学校红色文化底蕴”的效果,以彰显办学以来所凝结的价值底蕴与思想内涵,走在校园内便处处能够受到文化的熏陶,使校园内各建筑设施的使用功能与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相统一,而并非只是单纯以使用为目的进行建造。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高校环境育人应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校园建设中彰显独特文化内涵的同时传达绿色环保理念,发挥好环境熏陶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

(四)整合新媒体平台,创新网络文化育人新模式

进入新时代,元宇宙、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新科技迅猛发展,新科学技术逐渐演变成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生活文化,已经成为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最大变量”。要充分重视新型科技文化育人的作用,通过建立新科技育人矩阵、打造网络育人作品、建强网络育人队伍,积极探索新科技时代文化育人的新模式。艺术类院校要通过加强选题策划、创新传播形式,结合重大时间节点,强化内容建设,创作与传播师生喜闻乐见、原创新颖的网络宣传文化作品。充分依托校园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号等网络阵地与新媒体平台进行文化育人,精心策划创作特色栏目,围绕网络文化育人核心,坚持短视频内容设计系统化,将时事政治、党史校史、榜样人物、专业学习等通过建立品牌栏目,以视频、海报、动漫的形式呈现给广大师生,既开拓了学校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新渠道,也满足了在校学生的需求,传递了校园正能量,彰显了育人功能。网络平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多以陈列、展览、展演形式进行宣传,而这种方式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较大,影响力有限。而新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等,能够以短视频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碎片化的视听内容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且亮点鲜明又富有生活气息,更能引起师生的共鸣,达到文化育人的功能。

结语

艺术类高校既有综合类院校的特征,又因其专业设置而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当今,国际社会复杂多变,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国际语境急速转型,为推动艺术人才高质量发展和创建艺术教育新格局,艺术类高校教育应更加注重实践性与展示性,思政教育应更加注重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将专业学习、红色故事、校史人文、环境建设等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形成文化育人合力,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育人思政教育体系,将文化育人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结合,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思想境界、砥砺意志品质,真正做到育人育德、以文化人。

猜你喜欢
校史艺术类红色
红色是什么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红色在哪里?
艺术类专访心得
追忆红色浪漫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