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甲状旁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2024-01-08 06:48林若旋唐丽娜黄伟钦柯晓慧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36期
关键词:腺瘤囊肿边界

林若旋,唐丽娜,黄伟钦,柯晓慧

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 福建省肿瘤医院超声科,福建福州 350014

甲状旁腺体积较小,且毗邻甲状腺,周围有神经、结缔组织、食管、脂肪、肌肉及血管等组织结构,解剖关系复杂,导致其发生病变的临床症状不明显,诊断较困难[1]。高频超声检查因其具有的实时、无辐射、可重复及分辨率高等优点成为甲状旁腺病变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93例甲状旁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旁腺病变的诊断价值,为甲状旁腺的诊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肿瘤医院2007年9月至2023年4月收治住院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93例(102个结节)甲状旁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65例;年龄20~72岁,平均(49.38±8.03)岁。91例患者均以发现颈部无痛性肿块就诊,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全部患者术后检测甲状旁腺激素(parathvroid homone,PTH)水平,术前查血钙、血磷;62例患者术前查血清PTH。本研究经福建省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伦理审批号:K2023-166-01)。

1.2 仪器

采用美国Philips公司生产的Philips iu22、Philips Elite及法国SuperSonic公司生产的AixPlo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0MHz。

1.3 超声检查

患者取仰卧位,对颈前肿块行纵、横、斜切等多方位扫查,观察并记录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是否清楚及内部回声是否均匀,同时观察病变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探测肿块的内部及周边是否存在血流信号。结节的血流分级[2]:Ⅰ级:结节周边及内部均未见血流信号;Ⅱ级:结节内部可见点状、条状和小斑片状彩色血流信号,无融合,结节内部的血流信号分布面积≤1/3切面面积,周边的血流信号分布≤1/3切面周长;Ⅲ级:结节内部散布斑片状血流信号,结节内部血流信号分布面积>1/3切面面积,周边血流信号分布>1/3切面周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率)[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与超声表现

93例甲状旁腺病变患者中,42例为单纯甲状旁腺病变,1例合并周围淋巴结肿大,50例合并甲状腺病变(包括滤泡扩张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甲状腺腺瘤4例,桥本甲状腺炎2例,乳头状癌23例,髓样癌3例);单侧单发88例,其中左侧47例,右侧41例;单侧双发2例;双侧单发2例;双侧多发1例。

93例患者中共102个甲状旁腺结节:最大者4.8cm×3.0cm,最小者0.1cm×0.2cm;病理证实甲状旁腺腺瘤80个(78.43%),甲状旁腺增生15个(14.71%),甲状旁腺囊肿2个(1.96%),甲状旁腺癌5个(4.90%),其中3个为原发,2个为转移性。

超声共检出结节90个(88.24%),超声提示与病理结果比较见表1;12个结节(11.76%)未检出,其中5例为甲状旁腺腺瘤,7例为甲状旁腺增生。超声对甲状旁腺病变的总诊断准确率为65.69%(67/102),对甲状旁腺囊肿、甲状旁腺癌诊断率为100.00%;对甲状旁腺腺瘤诊断率为75.00%(60/80),其中5个未检出,12个诊断为甲状腺来源,2个诊断为淋巴结肿大;对甲状旁腺增生诊断率为0,7个未检出结节,8个检出的结节诊断为甲状旁腺腺瘤。

表1 超声提示与病理结果比较[n(%)]

2.2 甲状旁腺病变超声表现

根据病理结果,将90个结节按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增生、甲状旁腺囊肿、甲状旁腺癌分为四组,超声表现比较见表2。甲状旁腺腺瘤多位于甲状腺下部(53/75,70.67%),呈低回声(60/75,80.00%),边界清(74/75,98.67%),内部回声多不均匀(50/75,66.67%),血流信号多较丰富(40/75,53.33%),见图1;甲状旁腺增生多位于下部(5/8,62.50%),均呈低回声(8/8,100.00%),边界清(8/8,100.00%),内部回声不均(8/8,100.00%),血流信号丰富(8/8,100.00%),见图2;甲状旁腺囊肿均位于左叶下部(2/2,100.00%);呈无回声(2/2,100.00%),边界清楚(2/2,100.00%),内部回声均匀(2/2,100.00%),无明显血流信号(2/2,100.00%);甲状旁腺癌多位于下部(4/5,80.00%),呈低回声(5/5,100.00%),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血流信号较丰富。

图1 甲状旁腺腺瘤

图2 甲状旁腺增生

表2 甲状旁腺病变超声表现

2.3 实验室检查

患者术前均行血钙、血磷测定,62例(66.67%)患者术前行PTH值测定、其中34例(54.84%)患者PTH增高,最高约365pmol/L,15例(16.13%)患者血清PTH增高的同时伴血钙升高、血磷降低,其中包括13例甲状旁腺瘤,2例甲状旁腺原发癌;患者术后均行PTH检测,除2例(2.15%)患者转移性甲状旁腺癌为阴性外,其余91例(97.85%)患者均为阳性。

3 讨论

甲状旁腺疾病是常见内分泌疾病之一,常见病理类型为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增生;与男性相比,女性群体,尤其是50岁以上女性,患甲状旁腺疾病的风险更高[3];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未检出甲状旁腺结节的比例与李卓原等[4]报道的未检出率15.60%(7/45)相仿。回顾图像资料发现12例患者的病灶均较小,直径0.1~0.5cm,且均位于中央区,即颈6区、气管旁及喉返神经旁,这可能与该部位组织较多、回声复杂、结节多呈低回声、不易显示而被忽略有关。

本研究中,2个被误诊为肿大淋巴结的结节分别位于颈2区、气管旁,直径1.2~1.3cm,呈低回声。12个被误诊为甲状腺来源的结节中有5个结节位于甲状腺内,可归因于甲状旁腺发育过程发生异位有关。Lappas等[5]研究发现,部分甲状旁腺可异位于颈侧方、胸骨上窝,也可异位于胸腺旁、纵隔、颅底、下颌角处,甚至有2%位于甲状腺内[6]。因此,超声医师应对甲状旁腺的正常及异位的解剖部位有充分了解,扩大扫查范围。李秀梅等[7]研究表明,超声造影对甲状旁腺结节显像的敏感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8.59%、94.37%。另外7个结节被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笔者发现这些结节均位于甲状腺下部,与甲状腺关系密切,之所以误诊可能是与甲状腺内同时发现结节而未给予逐一辨析结节位置有关;免疫组化中的PTH、甲状腺转录因子-1和甲状腺球蛋白有助于鉴别结节是否来源于甲状腺[8]。本研究中1例甲状旁腺腺瘤误诊为甲状旁腺增生,8例甲状旁腺增生均误诊为甲状旁腺腺瘤,这可能与二者疾病在结节回声、大小及血流分布等方面相似且常规超声无法准确区分有关;本研究也显示两者在结节大小、内部回声、边界、血流分布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郭良云等[9-10]研究认为超声弹性成像可提高甲状旁腺增生、甲状旁腺腺瘤的鉴别诊断效能。因此,在对甲状旁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超声医师可考虑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技术加以应用。

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入组病例均为单中心,且病例选取医院为肿瘤专科医院,患者多为无症状甲状旁腺疾病,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有待增加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超声可较准确地诊断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囊肿、甲状旁腺癌,但对甲状旁腺增生检出及诊断准确率较低。因此临床中发现颈部结节患者,若外周血钙和(或)血磷异常,应高度怀疑甲状旁腺病变的可能,结合超声造影或弹性成像技术加以鉴别诊断,必要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猜你喜欢
腺瘤囊肿边界
拓展阅读的边界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姜兆俊治疗甲状腺腺瘤经验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