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写作共同体,打造自主式课堂

2024-01-08 10:23广东实验中学陈铿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导图共同体想象

文/广东实验中学 陈铿

“写作共同体”来源于“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组成,以学习为目标,以学习活动为载体的团队。成员之间在学习过程中因拥有共同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共同体是以写作为目标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习组织结构。这种“彼此协作”的学习,集启发性、趣味性、互助性和活动性为一体,符合创作学习发展的规律。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成员之间拥有共同愿景、彼此协作依赖、共同写作、分享成果、相互评价、不断协商建构新知。

我们结合初中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选择初一年级的班级作为实践对象,按照“组内存差异,组间同结构”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分组。每个小组一般有6 人,以学生以往的作文水平,按好、中、弱结合,男女生搭配的原则组成写作共同体。一个班级组建6~8 个写作共同体后,成员要商定好共同愿景、学习规则,共同完成创作讨论、阅读分享、相互评价等活动。学生的写作过程成为学习活动中心,关注的重点从写作结果向写作过程转变,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作热情。

在建立了班级若干个写作共同体后,教师应积极通过课堂的教学实践充分发挥写作共同体的作用,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利,创设一个合作、对话、交流的写作共同体,以支持、帮助和促进每个学生建构和生成写作知识,在课堂里追求“活动式、合作式、反思式学习”。

2021 年12 月29 日,本人执教的课例“发挥联想和想象”通过中国教师研修网进行直播,整堂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以师生对话的方式摸清学情起点,以重温经典的方式帮助学生领悟联想和想象的要诀。接着,设置学生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以头脑风暴激发其情思。然后,紧扣情思,让学生们进一步放飞思绪,以小组合作方式依图创作,以诗传情,现场展示。最后,总结学习收获:“紧扣主题展思绪,由此及彼巧联想,想象合情且合理,自然贴切有新意”。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写作课“发挥联想与想象”,分享写作共同体在课堂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方式。

1.运用支架,合作探究

日常教学,没有最好的教学策略,只有最适合的。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采用“任务分析法”预设“学生的起点水平在哪?我想带学生去哪里?前一站必须具备什么?学生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希望教师所教的恰恰是学生想学的;学生感到困难的刚好是教师着力解决的。教师在课堂上扮演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点拨者,准确地探知学生困惑,适时地搭建适当的支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显进步;教师及时给予合适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学有所得,实现教学相长。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应当在设计一堂课时就能准确预见多数学生会遭遇的难点,进而搭建教学支架,帮助学生一一化解,逐步顺利抵达终点。我从三个方面为学生提供贴心帮助:一是引导学生绘制《天上的街市》思维导图,深刻领悟联想和想象的要义;二是提供《发挥联想和想象》评价量表,明晰思维的方向和指标;三是为“以诗传情”提供开头,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

从课堂效果看,学生有了恰切的学习支架帮助后,课堂上跃跃欲试,热情高涨,学习信心倍增。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情感因素得到充分展示与和谐发展。

2.尊重信任,倾听分享

日本的佐藤学教授认为,在多人组成的课堂空间中,只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产生互相倾听的关系。良好的倾听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通过倾听,一方能够在另一方观点的基础上去思考,从而将学习和合作引向更深的层次。因此,倾听是深入学习的必然途径。

《发挥联想和想象》评价量表

在《发挥联想与想象》的写作课例中,笔者让学生进行了两次写作共同体的合作:第一次是让每一个写作共同体紧扣自己所选的主题,选择屏幕上的校道图景中合适的对象,展开联想和想象,参考《天上的街市》的思维导图,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然后教师邀请2~3 个组的同学来展示他们集思广益所呈现的思维导图并进行陈述。第二次是继续以写作共同体为单位,根据每个小组绘制出的思维导图,模仿《天上的街市》,以“夜幕降临,校道上,路灯盏盏亮起……”开头,用凝练的语言以诗传情进行即兴创作,然后再向全班同学展示。

两次写作共同体合作的过程,教师只是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寄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引导学生在写作共同体中懂得倾听、学会合作、愿意分享,从而达成愿景。当每个写作共同体代表的发言都建立在其他人的思考的基础上时,课堂上的观点就如同珍珠一样被串联起来,学生们通过同伴的思考和帮助,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深化了自己的思考,这样的课堂真正成为了每一位学生学习、成长的场所。

3.借助量表,互评互改

当班级里的若干个写作共同体经过合作探究、倾听分享之后,课堂进入互相评价的环节。在写作共同体的实践中,作文评价主体实现了多元化,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独揽学生作文评价的局面,使得学生自己变成作文评价的主力军。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作文评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的一个过程。写作共同体作为作文评价的主体,在批改同伴作文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优点、指出不足,有利于学生之间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笔者在《发挥联想与想象》的课例中,把联想和想象的三个要领以评价量表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下这张评价量表为学生后面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作提供了一个标准。

整节写作课,这张评价量表在课堂上共使用了三次,每一次使用都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第一次是借用量表明确联想与想象的要诀;第二次是利用量表依据思维导图以诗传情展开创作;第三次是让写作共同体对照量表评改其他共同体的学习成果。每位学生通过写作共同体之间的互动互助,互评互改,从而达到共生共长。

在近几年的写作共同体课堂实践与反思改进中,教师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创建出有梯度、有温度、有厚度、有高度的课堂。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主动参与、合作和反思,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从经典中得法,在实践中用法,在评价中悟法,实现由内而外的自然生长,实实在在地拥有学习语文的存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猜你喜欢
导图共同体想象
爱的共同体
烃思维导图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快乐的想象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