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场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2024-01-08 10:23中山市三乡镇鸦岗小学黎燕婷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趣味语文课堂有效性

文/中山市三乡镇鸦岗小学 黎燕婷

小学语文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文学素养的基础阶段,课堂中的提问环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促进知识传递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理解并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成绩至关重要。本文将采用布迪厄场域论关系视角,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进行研究,旨在使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更有活力。

一、课堂场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现状

(一)场域位置与规则压迫

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通常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相对被动地位。这种权力不平等关系导致学生畏惧回答问题,因为担心回答错误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学生会感到教师对问题要求太高,导致自己更不愿提问或回答问题。此外,课堂教学规则限制学生的提问与回答问题的自由,例如,教师规定只有在被点名时才能回答问题,或者只有在特定时间内提问,这种规则限制学生的主动性以及自主性,使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提问,导致学生错过提问机会。

(二)学习资源的悬殊对比

不同学生在语文知识以及语言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有些学生在家庭或学校中已经接触到更多的语言知识,具有更高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有些学生语言基础能力较差。这种差距导致教师更倾向于提问已经掌握基础知识的学生,因为他们更容易回答问题,而忽略其他学生的需求,使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感到被边缘化,降低了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学生的家庭背景对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产生影响。来自教育资源丰富家庭的学生可能更有自信,更善于表达,因为他们在家庭环境中接触到更多的语言和文化知识;相比之下,来自教育资源匮乏家庭的学生表现得更加内向谨慎,因为他们在家庭中没有相同的语言支持。这种差异导致教师更容易注意到家庭背景较好的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的潜力。

(三)惯习隐匿的恶性循环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坚持传统教学方法,侧重于教授知识和强调记忆和模仿,而忽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表达能力。在这种传统模式下,学生会习惯性地依赖教师的问题和答案,而不积极提问和思考,认为教师的问题是“正确”的问题,而提出自己的问题是不恰当的。这种模式限制学生的思维自由度与主动性,降低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一些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缺乏积极的鼓励和建设性反馈,如果学生的错误回答受到严厉批评而非建设性的指导,他们害怕犯错,从而不再愿意提问或回答问题,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学生逐渐沮丧,认为自己无法回答正确问题,因此不再尝试。

二、课堂场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对策

(一)因学定教,趣味处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而言,充满趣味的对话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持续投入学习。教育学家认为,强迫学习通常难以产生专注和持久的教学效果,而只会形成半心半意的努力。因此,为使课堂提问更加有效,教师可以融入趣味设计,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

首先,趣味提问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尚未发展完全,教师需要将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结合,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太阳》一文中关于太阳距离的知识时,可以提问:“如果我们尝试走一亿五千万公里,会抵达哪个地方呢?你能够想象吗?这就是太阳距离我们的距离。”或者:“如果你需要日夜不停,走三千五百年,才能走到太阳那里,你会有什么感受?”这些问题将教材中的抽象概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迅速消除思维障碍。

其次,趣味提问可以通过身临其境的情境设计增强学习体验。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不在于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创造一个充满意义的课堂场景。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情境表演创设身临其境的体验。例如,在教授《搭石》一文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参与角色扮演,采访小演员并提问:“年轻人,请告诉我们,为什么你会在如此匆忙的情况下帮助老人搭石?而那位老大爷,您是否担心学生会顽皮地跌入水中?为什么?”这种趣味情境对话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对搭石与文本中人物心灵美的理解。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趣味提问和身临其境的情境设计,教师可以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这种趣味性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预留学生思考的空间

首先,可以预留适当的思考时间。控制等待回答问题的时间可让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提问中,同时也可避免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匆忙回答问题。这种做法既有助于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又能促进学生在认知水平上的进一步发展。当提出一个问题后,教师可以在心中默数几秒钟,之后再请学生回答。等待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的复杂性而定,这样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在思考过程中寻找更多信息支持自己的答案,更好地体现出有效提问的价值。其次,应为学生预留适当的思维空间,教师通过逐渐升级的层次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因这有助于调动学生思维,帮助学生逐渐发展。此外,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展示和探索机会,也为学生提供更多思维空间。

例如,在教学《丁香结》一文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通读全文,作者通过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这几个方面的描写又突出了丁香怎样的特点?这时,教师不需要快速告知学生答案,让学生继续诵读课文,找到文中作者的描写层次,并总结丁香的特点,要给足学生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归纳丁香花的特点。之后,教师继续提问,谁言草木无情?丁香花让我们看到它身上的高贵品质,你喜欢丁香花吗?请说出你的理由。这时,学生就会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的确,丁香花从外表、气味上都让人爱不释手,但是最重要的是丁香花身上的高频品性与精神值得人们学习,这样的开放性问题给与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与文本作者的情感结合一起,感同身受,最终获益良多。

(三)转变僵化的行动惯习,锤炼自身语言表述

小学语文教育强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也是教师显示自身专业能力的一部分。与其他学科不同,小学语文更加强调语言交流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经历丰富的语言实践,培养语言经验,以便能够在各种语言情境中进行交流沟通。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教师在提问时需要注意提问语言的精确性和艺术性,问题陈述应清晰明了,没有歧义,用简洁语言表达,使学生迅速理解问题关键词,明白教师的提问意图。提问语言应具有一定艺术性,适当的语调变化、有韵律感的语言表达,以及符合文本内容的语音语调,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一文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能否找到一些细节,例如具体的场景或活动,让你觉得春节在文中显得特别有趣或独特”“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文中如何展现人们对这一节日的特殊情感?”这样的提问可将学生的思绪带入课文之中,让学生产生无尽遐想,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更具真挚情感。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在教学中占据关键地位。为改进提问有效性,教师可采用多种提问策略,积极倾听学生回答,提供反馈与鼓励,创设高效学习氛围。此外,学校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培训计划,以提高教师的提问技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以及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趣味语文课堂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