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篮球技战术教学中对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

2024-01-09 17:35赵钰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风尚 2023年20期
关键词:篮球比赛技战术篮球

赵钰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作为一类团队性质的项目,力求在紧张的篮球竞赛中赢得胜利,学生需要掌握有效的技战术,与同伴通力协作。因此,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此类运动在我国的全面普及,篮球的受欢迎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度注重技战术教学,对意识教育报以漠视态度。同时,在参与比赛时,学生之间的默契值也有待提升。

一、培养篮球意识的重要性

作为从事篮球这项体育运动的运动员,在其参加篮球比赛时,需要借助大脑,调动在日积月累的训练过程中,养成的一系列能有效彰显该类运动的规律的心理和身体能力,上述内容即为篮球意识。需要注意的是,该类意识具备一定的规则,运动员需要在教练员的帮助下和日常练习时,随着时间的发展养成的。在汲取技战术的同时,运动员的篮球意识也在不断生成[1]。此外,伴随着自身能力的增长,在比赛时意识水准也会逐步提升。

二、篮球意识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预判能力

伴随着时间的发展,万事万物都会发生变化。在行动前,需要借助预判,评定事物可能出现的变动,相关内容为预判能力的实质。

在篮球比赛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运动员应报以十二分的专注度,观测周围人员的一举一动,并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反之可能起到反向作用。教练员在培养运动员的篮球意识时,应注重相关能力的提升。也正因如此,在技战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有利的措施,帮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技术要点,明确赛场变动,了解在各类状况中防守方和进攻方运动的举动,并在比赛中汲取经验,增强预判水准。

(二)观察能力

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获取篮球意识,需要注重观察水平的提升。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体育竞技中,运动员的一切举动都取自于场上情况。所以,在教学时,关于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将目光凝聚在某一特定环节,帮助其提升视觉区间,将现场各个运动员的所在方位吸纳至视线范围内,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利的措施。

(三)应变能力

高水平的篮球意识通常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围绕观测到的内容移动。由于体育竞赛形势瞬息万变,应采取有利的措施做出反应,掌握主动权。在移动前,首先由运动员的大脑神经发出指令,随后将其传输至肌肉组织,将技战术培养和日常的训练结合至一处,有利于推动以上步骤的进行,以此帮助学生提升临场应变能力[2]。因为篮球比赛的情况不可控,运动员通过观察和分析后,面对可能出现的变动,需要采取有利的措施。学生的应变水平越高,身体做出变化,应用高水平的技战术,便可在比赛中占据有利地位。

(四)思维能力

除此之外,在比赛中,学生可以利用预先掌握的知识和技巧,预判可能出现的状况。在这一过程中,还要预想未来的变动局势,全面分析队友、对手、赛场形式,创建合理的战术,应用高效的手段,以上内容指的是思维能力。学生使用掌握的各类技战术时,需要借助相关能力。

三、高校篮球技战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意识的措施

(一)优化教学环节

由于各类战术动作的掌握和应用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因此高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借助有利的措施帮助学生增强预判能力和应变水准,还应根据实际情况,了解其汲取技术动作的程度。此外,因为击球方法种类多样,每一类动作都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唯有采取有利的手段加以运用,才能确保学生可以在比赛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由于篮球比赛现场情况复杂,学生应用每一个技战术时,都应全面观察现场情况,以不变应万变。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处于不同的时间节点和方位,使用战术动作表现出的形态各有区别。为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技术要求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传授与篮球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在技战术教育时,针对各类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指向性教学[3]。在这一教学阶段,学生不但能够获取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能围绕技术要点,明确赛场变动规律,力求在知己知彼的状态下,完成预判和变动。同时,在落实上述教学活动后,还应开展实战教学,学生能够在对抗中总结经验,如此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赛场情况,随机应变。

高校的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篮球意识时,还应采取具备指向性的教学。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每一堂实训课程视作一场比赛,在实战训练中调动学生,增强其自身的调控水准和应变能力。如此一来,哪怕面对重大的赛事,学生也能从容应对,不易出现应激反应。

(二)注重理论教育

想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授课教师应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作为切入点,组建自我的知识架构。需要注意的是,为获取高质量的篮球意识,应掌握专业的篮球知识,明确篮球比赛的规则,熟练应用各类技战术。完成上述内容的教学后,还应汲取前人的经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学生的特征以及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尊重其自身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帮助学生理解篮球这项体育运动的规则,向其传授各类专业的技术动作。同时,还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领悟能力,为其制订专属的练习方案,还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手段,培养其团结协作的能力。完成相应的教学环节后,为引导学生汲取在课上学到的知识,还可以利用作业等形式,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此外,在技战术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注重四肢力量的练习。

(三)推动技战融合

人所共知,想要在篮球竞赛中获得胜利,运动员不仅需要掌握高质量的技术动作,还要将其熟练应用在比赛中,方可获得成功。也正因如此,在日常的体育课堂上,教师需要注重技术要点的教学,确保学生获取相关知识,并将其应用在比赛中。与此同时,还应落实篮球意识的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例如,在奥运会等大型的体育赛事中,运动员在接到队友的传球后,在中场便可将篮球投到篮筐中。为完成相关动作,需要保证队友之间的默契值。假如在比赛中,同伴未能准确接受到传接的信号,不仅会导致传球时效,还可能延误战机,错失胜利。

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通常都会应用不同类型的技术和战术。由于各类动作都有其专属的特征和应用方法,即便是在不同的区域应用同一类型的动作,都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变化[4]。因此,在实际的击打过程中,运动员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运用更加纯熟的技术要领。由此可见,在篮球教学时,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较为重要。

体育教师在开展技术和战术教学时,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篮球意识,应从最简单的技术动作着手。为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合理的方法,即使在非实战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相关内容,并采取有利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对抗能力。力求帮助学生懂得借助外界因素,制造有利环境,使用掌握的各类知识,激发其自身的能力,力求在比赛中也能将篮球意识应用到实处。

(四)培养预判能力

体育教师开展篮球技战术教学时,需要重点帮助提升学生观察水平,尤其是在将不同难度系数的两种技巧应用至一处时,应采取有利的措施,带领学生增强观察能力,如此一来,学生便可在实际的比赛中巧妙运用。正常情况下,视线的覆盖区域与观测水准密不可分,观察的范围足够,学生便可接受到从不同位置传递出的信号,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反应效率,还能在合理的区域内将技战术动作落实到位,以此汲取丰富的比赛经验。为帮助学生获取高水平的观测能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展示如何利用余光观测物体变化情况,完成上述内容后,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预判水准。

(五)提升应用水准

在我国的各类高校中,为篮球教学预留的时间本就有限,想要帮助学生提升篮球意识,教师应采取有利的措施,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潜移默化,带领学生在日常的训练和学习中,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处。教学时,授课教师在技战术指导的过程中,不仅要落实基础理论的教学,还要采取合理的手段,不断优化,落实强化训练,力求帮助学生汲取技术动作的同时,提升彼此之间的默契程度。篮球意识的侵入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

在篮球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关于基础技术的教学,教师不可过度重视技巧的训练,还要在其中注入意识练习,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如此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在训练时积累经验,还能增强篮球意识,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首先,在落实传球练习时,教师应为学生传授不同种类的传球动作和要点,将其铭记于心[5]。便于在比赛阶段,身处不同的方位运用对应的传球手段,进而确保学生在任意区域都能使用合理的技术动作和传球线路,将球体及时有效的传递出去,避免因未能把握战机,错失比赛的胜利。此外,增强技术训练力度,借助不同类型的手段,提升进攻速度,帮助队友前往有利位置,完成突围后,将球传出,达到退可攻、进可守的目的。

其次,注重投篮训练,并将其与运球、拿球等动作融合至一处,学会抓住机会,掌握时局,将篮球及时有效的投入篮筐中,完成上述操作,更有利于在比赛中获得胜利。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在比拼的过程中,增强投篮效率,培养学生的篮网意识。在篮球比赛中,篮板球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为此在实际的教学和练习阶段,教师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篮板能力,以及前场的抢断能力,培养学生逢篮必争的意识。殊不知在篮球比赛中,篮板球的成功率与比赛的胜负密不可分。

最后,为增强学生的防守能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其防守意识。尽管防守训练千篇一律,但是其在篮球竞赛中尤为重要。学生在比赛时,不但要完成自身的动作,还要时刻注意球场上的一举一动,由此可见,防守训练必不可少。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时常为学生提供各类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其参加体育竞赛。在比赛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技术手段,指向性的帮助其养成篮球意识。利用存在一定差异性的实战训练,帮助学生感知比赛过程中的一系列变化,采取有利的措施,在竞争中攻防得当。与此同时,利用时间和空间的差值,制造有利机会,增强对抗能力,将掌握的各类技术手段应用到实处。

(六)观看实战资料

高校的体育教师为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其放映各类具有代表性篮球比赛的影像资料,讨论不同球队在比赛中应用的技战术,汲取其自身的优势。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旁观运动员的篮球意识,例如击传意识、接应意识、攻防意识。通过自我研讨和团队协作的方式,分析怎样利用资料中的内容,在日后的竞赛中将相关意识应用到实处。

(七)应用游戏教学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游戏始终贯穿始终。为此,当学生开始接触篮球这项体育运动时,为培养其篮球意识,教师可以将游戏视作切入点,利用游戏教学法,增强学生的篮球意识,提升其对此类运动的感兴趣程度,帮助学生养成坚决果敢的思想品质。借助游戏,提高学生对篮球知识的关注度,引领学生学会与同伴通力合作,养成团结协作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三观。

将游戏活动渗透进高校篮球课堂上,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对抗意识,引领其深刻感知篮球这项体育运动。借助游戏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在玩闹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实现动静结合,进而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掌握高水平的技术要点,并将其应用至实际的篮球比赛中,从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

除以上几方面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各类竞赛活动。众所周知,在篮球比赛中,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技术,都有其特定的技巧。如若学生明确相关内容,获取团队作战的能力,便可在实战中通力配合,培养篮球意识的同时,获取比赛的最终胜利。此外,如果传授的技战术具备一定的难度时,完成基础教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战模拟训练,并适当增强难度等级,引导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寻求对应的策略,借此帮助其掌握专业的技战术动作,获取高水准的临场应变能力。同时在竞赛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围绕实际情况,围绕特点鲜明的案例,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技术教学,帮助学生在竞赛中总结经验,养成高品质的篮球意识。

四、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在落实篮球技战术教学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所谓的篮球意识指的是,学生需要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将意识培养渗透至日常的教学和竞赛活动中去。另外,还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引导其明确意识的重要性,提升应变水准,帮助学生在篮球比赛中获取更加优异的成绩。

猜你喜欢
篮球比赛技战术篮球
篮球比赛
水富市总工会:举办首届职工篮球比赛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的影响
基于NBA篮球比赛浅析体育竞技运动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