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熊市是怎么来的

2024-01-10 09:01
文萃报·周二版 2023年51期
关键词:伦敦证券交易所小街坏消息

有一种被普遍采纳的看法是:在1785年的英国,一本叫《小街交易所指引》的书上(当时的伦敦证券交易所叫小街交易所),已经出现牛和熊这两个名词。但是,当时牛、熊的意义跟现在不同。在1785年的伦敦,“牛”是指买入股票者,他可以身无分文就买进股票,并希望在必须缴款前卖出以获利。“牛”会在结算前想尽办法,把自己买进的股票卖出去。因此在付款前,他必须跑遍整个交易所找人接手,他心中充满希望和恐惧,害怕无人接手,常常会情绪低落、脾气不好,跟牛的行为差不多,因此这种作手被人称为“牛”。

而那时的“熊”也不是指不断下跌的市场,它是指实际做空的人,也就是卖出一批股票或公债,同时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交出他实际上没有的东西,因此他要不断地找人,希望低价买进他未来必须交出来的证券,因此对所有能够压低证券价格的坏消息,他都会很高兴,表现出幸灾乐祸的样子。

在当时要分辨“牛”和“熊”很容易,表情沉重、忧郁的人一定是牛,不断东张西望,拿坏消息吓人的人一定是熊。

牛在美国谚语中有挣扎向上的意思,在1884年出版的《牛津詞典》中指出,在此前的1842年,牛熊代表好坏市已经出现在一般写作中,而《华尔街的故事》更是指出,早在1688年,一个西班牙作家在他的文章中已经用牛熊来隐喻市场了。

在今天,还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牛和熊,比如疯牛、慢牛、迷你熊、巨熊,恐怕今后的行情还能诞生一个新名词:披着牛皮的熊。 (摘自《意林》)

猜你喜欢
伦敦证券交易所小街坏消息
小街印象
不算坏消息
小街
坏消息,好消息
坏消息,好消息
好消息坏消息
东京的小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