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4-01-11 02:50杨静张瑞彭金香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分层护理人员

杨静,张瑞,彭金香

麻城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湖北黄冈 438300

急诊作为医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患者通常发病较为急促,并且病情较重,所以医务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其作为医疗纠纷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之一,需要护理人员与医生进行严密配合,从而保障工作开展顺利,有效安抚家属情绪,减轻患者痛苦[1]。所以在急诊护理工作中,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保证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急诊工作在治疗和护理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医护人员需时刻保持紧张的工作状态,在对患者随时进行观察过程中,还需要对患者不同情况进行鉴别和治疗,送至各个科室告知医护人员具体病情状况,同时急诊护理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和繁琐,急诊护理质量在整体形象中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3]。目前急诊科室需要根据存在的问题构建更加合理和规范的护理团队,以提升护理整体质量[4]。基于此,本文选取2021 年3 月—2023 年3 月麻城市人民医院的40 名急诊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的40 名急诊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 名。对照组中男3 名,女17 名;年龄23~44 岁,平均(33.52±8.21)岁。观察组中男2 名,女18 名;年龄24~46 岁,平均(35.02±9.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人员在上岗前进行训练,跟随高工龄的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同时对急诊的护理工作特点和需求进行详细认识,定期进行护理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相结合。

观察组采用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①根据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以及急诊具体工作时间和年限等进行层次分级措施,针对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实施专业性的针对培训,其中包含沟通、急救技能等基础护理知识。②由护士长担任责任人,成立责任小组,在各组之间进行分工合作,明确各层护士需要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责任,组长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分配资源,并且观察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护理的操作和方式,同时训练护理人员的注意力,及时对患者出现问题进行观察和注意,并第一时间进行处理。③保障所有护理工作的顺利,对输液区、抢救区以及其他区域进行监督,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有序性和科学性,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通过分层管理,对护理人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提高,使得急诊工作得到优化。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病情掌握程度,采用医院自制量表,其中包含4 个维度,分别是护理流程、护理内容、护理诊断以及拟解决问题,每项最高分值是25 分,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表明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越高。

比较两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应急能力、理论考核、实践操作等进行评价,总分25 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人员考核成绩越高。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基础技术能力评估,通过对护理人员文书书写水平、急救技术、消毒隔离、输液技术等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人员技术能力越好。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通过本院调查问卷进行分析,非常满意评价标准:护理人员对管理措施内容、条例和规章制度完全赞同和满意,并且严格按照管理内容执行;满意是部分护理人员对其制度和管理内容满意,并按照相关措施进行执行;不满意则是护理人员对管理内容不满意,并且未按照管理措施进行执行。以此评价管理效果。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和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病情掌握程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人员病情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病情掌握程度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20)对照组(n=20)t 值P 值护理流程24.34±0.11 22.20±1.17 3.017 0.004护理内容25.08±0.21 23.28±1.04 3.925<0.001护理诊断24.07±0.35 22.34±1.01 3.792<0.001拟解决问题24.35±0.63 22.26±1.01 3.039 0.004总得分97.84±1.72 95.29±4.23 2.497 0.017

2.2 两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对比

观察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对比[(±s),分]

表2 两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20)对照组(n=20)t 值P 值工作效率20.68±1.21 19.26±0.52 4.821<0.001应急能力24.08±1.34 22.62±1.51 3.234 0.002理论考核24.34±1.21 23.12±0.54 4.117<0.001实践操作22.52±1.07 21.59±0.18 3.833<0.001总得分91.62±4.83 86.59±2.75 4.047<0.001

2.3 两组护理人员基础技术能力评估对比

两组护理人员在未实施护理管理前,基础技术能力评估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技术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基础技术能力评估对比[(±s),分]

表3 两组护理基础技术能力评估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20)对照组(n=20)时间管理前管理后管理前管理后t/P观察组管理前后值t/P对照组管理前后值t/P两组管理后值文书书写水平90.24±5.02 95.26±2.17 90.21±5.01 92.94±2.38 4.105/<0.001 2.201/0.033 3.221/0.002急救技术90.21±6.32 97.13±2.54 90.18±6.27 94.38±4.02 4.543/<0.001 2.521/0.016 2.586/0.013消毒隔离90.33±6.29 96.21±1.39 90.29±6.22 94.01±2.46 4.082/<0.001 2.487/0.017 3.482/0.001输液技术90.65±6.31 97.27±2.44 90.62±6.26 94.59±5.05 4.376/<0.001 2.207/0.033 2.137/0.039

2.4 两组护理人员对管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人员对于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人员对管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急诊主要面对危重症或者急症患者,并且大多数患者家属情绪不稳定,容易在情绪支配下产生医疗纠纷,所以急诊护理一直是医院重点关注区域和管理内容。根据研究分析得知,合理的护理资源配置以及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顺利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5]。在护理责任明确划分之后,可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责任心进行提升[6]。常规护理管理措施,主要是根据患者疾病发展情况,护理人员直接对其进行护理,并未按照分层责任制等进行管理,因此在护理期间容易出现一定的混乱性[7]。但是组长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可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并增强工作效率。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在临床中效果相对显著[8]。

对护理人员实施组长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可根据护理人员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分级,从而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小组,采用组长责任制,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对其工作进行分配,并且要求各个小组在护士长带领下可严格按照制度完成自身工作,并且明确各项工作内容,急救护理人员需要保证与医生建立良好科学的配合,从而提高院内急救措施的有效性[9]。在患者进行输液期间,严格观察患者生命安全和体征,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10]。采用分层机制可将急诊整体护理环节进行衔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避免护理缺陷,提升临床护理效果,并且通过护理分层机制优化护理服务和综合素质,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的工作能力和效率[11]。在研究分析中可以发现,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的管理措施明显效果高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对比有着显著差异,同时满意度得到提高,因此该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满意度和效率,增加患者诊治安全性[12]。在护理基础技术和整体护理质量对比结果中,发现观察组,在组长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可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质量,让护理人员更加冷静地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同时针对急诊护理管理实施组长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可将护理质量自控力度增强,增加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且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护理人员对疾病的了解和认知,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产生。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人员在组长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干预下,可有效增强其整体工作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对于工作内容可更加有效和及时的进行处理,保障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强护患关系的同时,改善护理人员不积极的工作态度,将责任落实到实处,保障护理工作综合性的提升。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分层护理人员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雨林的分层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有趣的分层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