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2024-01-11 02:51陈飞刘婷柏小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器械供应物品

陈飞,刘婷,柏小玲

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湖南长沙 410007

消毒供应室是为医院各个科室提供无菌物品 的主要场所,具有物品种类较多、使用周转快的特点,一旦消毒灭菌不合格,极易出现全院性感染,危害医患生命安全[1-2]。在此处实行合适的管理方式可有效确保器械处理质量,提高临床器械使用安全性。以往的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虽按照规章制度完成相关管理工作,但在安全防护方面有所不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3-4]。而护理安全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可有效弥补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的不足,规避影响因素,确保管理安全性[5]。本文通过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消毒供应室同一批工作人员23 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实行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与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23 名。2021 年1—12 月实行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纳入传统组,2022年1—12 月实行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纳入安全组。其中男3 名,女20 名;年龄:27~45 岁,平均(36.09±3.32)岁;工作年限:3~15 年,平均(9.01±2.07)年;学历信息:大专15 名,本科8 名;职称获得情况:护士8名,护师8 名,主管护师7 名。

1.2 方法

传统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需要遵循管理者拟定的排班制度准时上岗,按照管理规定完成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处理,确保器械处理质量;定期进行清扫,维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利于工作人员心态平和;做好交接班工作,记录好相关信息,利于接班人员快速从事相关管理工作。

安全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①构建护理安全管理团队。由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构成,均需要学习消毒供应室工作内容,掌握护理安全管理重点,进行相关技巧培训,以此增强综合素养,为日后工作提供便利。②评估消毒供应室安全隐患。人员方面的隐患:工作人员的上岗时间较短,未能充分掌握各项工作流程,对复杂的器械处理方式不熟练,易出现器械处理不佳情况。器械方面的隐患:多种器械周转次数较多,存在一定损坏情况,在临床使用时存在一定风险。设施方面的隐患:部分设施老旧、线路未维修,从而增加安全隐患。工作时间的隐患: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部分时段工作人员工作负担较重,无法确保每项工作顺利完成,易出现安全隐患。③制订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并实施。人员方面的管理: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对考核不合格者重新培训,待其通过考核后才可从事消毒供应室工作,对考核合格者需要强调注意事项,培养安全防护意识,确保工作人员工作质量;分析现有管理制度,找出不足之处进行完善,为日后工作提供参照;实施奖惩机制,对管理不佳的人员进行扣除奖金、通报批评处罚,以此提高重视程度,增强责任意识,更好地从事相关工作,同时,对管理佳的人员进行奖励,以此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器械方面的管理:定期检查器械情况,清点数量,了解有无遗失、损坏情况,并进行购买补充,减少损坏器械的使用,确保临床应用质量;对回收器械做好清洗、消毒工作,减少血渍、污渍残留,为更好地灭菌做好基础,且在灭菌后专区摆放,做好正确标识,在良好手卫生情况下进行物品整理分发。设施方面的管理:聘请专业人员维护消毒供应室相关设施,更换老化的线路,减少工作期间的风险,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工作时间的管理:了解工作人员的家庭状况,结合具体科内工作任务,进行弹性排班,增加工作任务重时间段的工作人员,减少工作任务轻时间段的工作人员,确保工作人员充足休息,以较好的精神面貌从事工作,确保工作质量。④评价管理效果。每个月月末进行当月管理效果评价,了解护理安全管理的益处,找出管理不足之处,进行深入分析,制订改进方案,并在下个月管理中落实,不断提升管理效果和服务质量。另外,还需关注工作人员的身心状态,对生病者予以合理的假期进行休养,对心理状态差者积极进行开导,适当给予鼓励,缓解心理压力,增加岗位归属感。

1.3 观察指标

管理服务质量:包括器械处理能力、隐患识别能力、组织交流能力。均运用自拟十分制问卷评估,评分与其成正比。

物品供应相关时间:包括物品准备时间、取物时间、物品补充时间。

管理满意率:运用自拟十分制问卷评估,满分10 分,包括特别满意(≥9 分)、一般满意(6~<9 分)、不满意(<6 分)。管理满意率=特别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安全隐患报告率:统计人员隐患,报告率即人员隐患的报告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和百分数(%)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工作人员管理服务质量评分对比

安全组的管理服务质量评分比传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工作人员管理服务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工作人员管理服务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安全组(n=23)传统组(n=23)t 值P 值器械处理能力9.38±0.45 9.04±0.59 2.197 0.033隐患识别能力9.40±0.47 9.06±0.61 2.117 0.039组织交流能力9.35±0.42 9.02±0.57 2.235 0.030

2.2 两组工作人员物品供应相关时间比较

安全组的物品供应相关时间比传统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工作人员物品供应相关时间比较[(±s),min]

表2 两组工作人员物品供应相关时间比较[(±s),min]

组别安全组(n=23)传统组(n=23)t 值P 值物品准备时间6.20±2.02 10.08±3.07 5.063<0.001取物时间3.55±0.84 5.34±1.52 4.943<0.001物品补充时间6.19±2.03 10.97±3.15 6.117<0.001

2.3 两组工作人员管理满意率比较

安全组的管理满意率比传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工作人员安全隐患报告率比较

安全组的安全隐患报告率比传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工作人员安全隐患报告率比较[n(%)]

3 讨论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重要组成结构之一,主要负责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工作[6]。此处提供器械的质量与临床诊治效果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部分工作人员受自身和环境影响,未能负责任地完成器械处理工作,易使病菌残留,在之后治疗使用中,极易出现交叉感染情况[7-9]。科学的管理模式可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确保器械处理质量,提高临床使用安全性[10]。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虽通过遵照排班制度上岗、完成消毒供应室工作内容、做好交接班工作等起到管理效果,但缺乏安全隐患方面的管理,部分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受限、责任意识不强,未能很好地完成管理工作,管理质量不佳[11-13]。而护理安全管理模式是一种理想的管理方式,以安全为管理重点,通过构建护理安全管理团队,掌握工作内容和管理重点,提高专业水平,便于日后参与管理工作。通过评估消毒供应室安全隐患,从人员方面、器械方面、设施方面、工作时间等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之后分析和制订方案作准备[14-16]。通过制订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并实施,在人员方面需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定期展开考核,培养安全防护意识,确保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实施奖惩机制,培养责任意识,调动工作积极性,确保工作质量。在器械方面需要定期检查器械情况,做好消毒灭菌工作,专区进行摆放,确保器械管理质量。在设施方面定期聘请专业人员维护,降低由此引发的风险事件。在工作时间上实施弹性排班,既可确保工作顺利完成,又可减少工作压力,维持较好的工作面貌[17-19]。通过评价管理效果,及时查缺补漏,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关注工作人员的身心状态,予以合适的关怀和鼓励,提高岗位归属感[20]。

本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组管理后的管理服务质量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说明实行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能够锻炼患者器械处理能力,增强隐患识别能力,确保临床器械使用质量,同时,还可提高组织交流能力,利于维持各科室友好关系。安全组管理后的供应相关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说明实行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能够缩短取物时间,加快物品补充效率,利于提升供应服务质量。安全组管理后的管理满意率高于传统组(P<0.05),说明实行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增强管理效果,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且获得工作人员的认可。安全组管理后的安全隐患报告率低于传统组(P<0.05),说明实行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进行有效处理并报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管理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将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实行到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中,可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确保物品供应时间,增强管理满意率,降低安全隐患报告率, 值得研究应用。

猜你喜欢
器械供应物品
称物品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身器械
找物品
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