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供应链的兴起对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的探讨

2024-01-11 14:20高松云
时代汽车 2023年22期
关键词:数智化人才培养模式供应链

高松云

摘 要:由于数智化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很多物流企业面临着商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和院校体系的慢速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现代化、智能化等高端人才需求上,企业出现了招聘困难,与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衔接不当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对高校培养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数智供应链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针对高校物流教育人才培养现状问题,提出高校物流专业基于数智化供应链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关键词:数智化 供应链 人才培养模式

1 前言

美国材料运输行业协会2017年度新一代供应链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被访者认为,未来五年内,数智化供应链将会是主流,传统的供应链模式是“链式”的,如果供应商的供应出现问题,那么下游的供应商就会陷入困境,从而造成供不应求。由于数智化在供应链的应用,人员面临数智化转型的压力或诉求,对业务有深刻理解,了解市场、懂产品、懂供应链运作及产业链的人才,能将业务逻辑协助化为模型的供应链“产品经理”将越来越吃香,而那些固步自封,只做一些“类操作”性工作的员工将面临淘汰的风险。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为了学生毕业后能与企业无缝衔接,也为了解决企业招聘困难现状,探索在数智化供应链兴起的时代,高校如何更好地培养物流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

2 数智供应链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分析

(1)物流人才供需不匹配

高校是物流人才培养的主体,目前高校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都不能适应物流行业的发展,各种原因导致了现代物流人才的供求失衡。近年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的政策文件,以加速物流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比如《关于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在2013年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是由工信部2016年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由国务院于2019年发布。其主旨皆对物流行业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方面发展提出了相关意见及要求,物流行业的数智化升级势在必行。

(2)岗位需求的变化

随着智能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很多企业已逐步形成了自动化的生产,不需要过多的工人参与其中,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内容的现状,发现企业很多工作不再需要人工操作,而是用机器及其现代各种信息技术进行实时操控,这样就出现了基础性岗位的人才需求量不断下降。对于一些科技比较发到的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且发展迅速的现代物流企业来说,在招聘人才中,会更加注重人才的技术分析以及技能操作水平。所以类似于数据分析型参观员与采购员、数据分析师、供应链运营管理师等的岗位需求越来越多,而不再是传统的物流业务岗位。

(3)人才类型的需求变化

过去,企业需要掌握单一学科技术的人才就能满足工作需要,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企业会面临国内外行业的竞争压力,也会面临一个挑战,未来智慧物流机器人会替代人工作业,物流专业人才会趋向于高端化,现阶段工作岗位对具有复合能力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比如既懂物流业务又懂计算机,既熟悉物流流程又对生产过程非常了解等,所以数智化供应链背景下,我们需要的是掌握大数据分析能力、懂物联网技术、懂人工智能技术、懂智慧供应链运营、会智能设备操作与维护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且成为主流。

3 高校物流教育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1)培养方案缺少新一代信息技术类课程

现有的培养方案一旦制定,会有一定的稳定性,人才培养目标的趋同导致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评价标准等方面相差无几,与社会实际有一定的差距,难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多样化人才。通过调研同类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大都不具备企业生产性功能;部分院校建有市级虚拟仿真中心,還有部分院校未建设虚拟仿真中心;大多数院校物流类专业均设置的课程有《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和《物流成本管理》,设置的技术类课程有《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物流工程技术与装备》、《生产与运作管理》和《物流系统仿真》。但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以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为代表,当前供应链的发展离不开数据支持,也离不开物联网来实现供应链虚拟网络和通信,更离不开云平台提供的企业虚拟化新形式。所以供应链管理的人才必须具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但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缺乏这一类信息技术课程,未能将大数据,智慧物流,智能仓储,区块链,AI技术等融入授课中,不能培养社会需要的智慧物流人才。

(2)教学模式脱离实际

供应链管理是一门涉及管理、经济、计算机、交通、应用工程等多个领域的专业,对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很高。首先,就教学内容而言,供应链管理还是围绕生产企业,针对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研究企业链条向前和向后的关系,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很难用一个理论、一个事件或者教师的一堂课来让学生理解;其次,实践教学方面,还比较传统,与传统企业合作,共建基地,带领学生进行认知实习、实岗实践等实践教学,教授的都是企业的基本操作,不能展现出实际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最后,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高校教师大多是在学术型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因而容易思维固化,在短时间里难以接受并适应身份的转变,他们职业追求是专家学者,而不是注重实践的技师工匠。一些固化思维方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甚至处事的方式等都不愿意也很难及时改变。面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要求,教师不能顺势而为,缺乏教育变革的动力与激情,仍在坚守非常落后的思想观念,固步自封。因此,落后的思想观念将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阻滞了师资队伍的转型发展,使其理论联系不上现实。

(3)教学资源未能紧跟业务发展趋势

当前, 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大多依赖校园封闭式冗余教学资源, 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产业变化的课程和资源布局不足, 与现代智慧物流技术、 数字化技术的衔接不畅, 对接企业实际的数字化、 综合实训教学资源不够。因此, 单纯依靠校园资源, 难以知晓相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先进动态, 不能紧跟业务发展趋势。

(4)物流人才培养方式落后

随着5 G网络时代的来临,物流、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物流行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落后、科技资源缺乏的情况下,无法适应物流业的发展,而人才又是支撑物流业发展的关键,缺乏现代物流业全面发展的人才。数字化转型,就是要提升人才的能级。在人才结构不进行调整、人才密度和能级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数字技术的转变很难实现。而高校如何把数据、技术和供应链结合起来,关键在于人才培养,人是最重要的,需要更多的人才和领袖,为企业的数字化升级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5)高校缺乏综合能力的行业专业人才指导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而目前大学的教学资源难以达到。一方面是很多高校教师直接毕业后进入高校任教,无实践经验;二是综合能力强的行业人才很难进入高校课堂深入教学,这些人才一般在企业中身居要职,难易抽身到学校去任教,若时间允许去高校,也只是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学生还是很难得到实际指导。

4 高校物流专业基于数智化供应链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1)设置与国际接轨的数智化供应链相关课程

课程的设置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确保能够培养出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跟上行业的发展的供应链人才,就需要在设置课程时,考虑课程的实用性和时代性。国外研究供应链比较早,许多著名高校已有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课程。为了能培养数智化供应链人才,必须借鉴国外相关课程体系,并结合国内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情况,对其进行科学的设计。世界一流高校在供应链管理专业开设了系统论、仿真和建模、定量分析等专业课程,目的是从总体上对供应链体系结构进行抽象建模。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要,将现代物流管理中涉及信息技术、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建模仿真等领域的相关课程融入供应链人才培养中,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运用大数据技术和计算机语言技术对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进行研究,以期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科学的学科体系。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定位智慧型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

在数智化供应链时代,人才问题非常突出。怎样推进人才的建设,使之与数字化的发展同步,可以考虑到大学的招聘需求,公司的招聘需求在不断的改变,

现在校园招聘职位除了增加智能规划、智能物流外,还会在制造业中加入智能制造及精密制造技术的工程师,很多企业供应链管理部门在招聘广告中明确增加了诸如“数字化”、“网状”等词汇,这体现了一种新的趋势:从基础功能管理向数字化管理转变,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也说明,社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即将迈入数字化时代。实际上也是在启发和推动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方式发生相应的改变。鼓励各大院校在专业设置、师资培养、招生规模等方面加大对数字化人才的扶持力度,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足够的新生力量。在供应链领域,除原有的教学模式外,还应增加信息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专业。正确地掌握市场需要,是为企业提供优秀管理人员的重要保障。

(3)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借助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采用线上加线上的新型教学模式,教育教学内容与材料的及時更新与改进,另外,教师需借助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因材施教,个别学生还需要个性化跟踪指导,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使学习内容更好地消化和吸收。在培养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基础扎实,对于供应链(订单、计划、采购、物流、制造)来说,比较关键的知识还是要有基础,否则就是无本之木;其次就是数字技术,光有基础的人就会成为传统的人才,因此,在这个数字时代,他们需要掌握一些新的技术,比如数智化、大数据分析、自动化、智慧物流、AI技术等,最后要吸引更多的人才,现在的业务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线上和线下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同时解决线上和线下的问题。

(4)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有序推进课程、教材与教法改革

充分用各种政策和项目资金,整合社会资源,吸引行业企业与同行院校专业共建高水平的数字化、开放共享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模块化资源”的建构逻辑,按照优质课程标准,组建经验丰富的课程教学团队,将专业所有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建设成为集教学视频、动画、案例、教材一体化的高水平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满足不同领域和来源的学生和社会人员多场景、多岗位的线上、线下全天候学习需求。加强产教融合与课程改革,开发出一批一流课程,引入智慧物流领域核心岗位能力和素养培训,全面拓展学生就业能力。

采用现代信息手段、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信息化能力,全面推进专业建设数字一体化教材体系,打造一批具有专业特色的智慧课堂和现代学习中心。推进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大力支持青年教师接受行业新知识培训。打造能够走进企业培训的“双师型名师”和企业培训课程,树立标杆,持续推进专业教材与教法改革。

(4)加强产学研协同育人

持续推进专业与名会、名校、名企合作,强化与知名行业协会(中物联)、知名行业院校和知名行业领军企业等的战略性合作,加强产教深度融合,坚持“产教融合”、 “技术与文化融合”、及“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同时加强高校、政府、企业的创新合作,建立数字平台,共享创新资源,共同推进数字经济,加强校企合作,探索建立“数字论坛+基地”等。同时,大力推进产教结合,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灵活地将优秀的数字化人才引入学校。通过合作项目、高峰论坛、数字经济前沿技术的研究,促进了各个领域的供应链数字化。

校企共建资源共享,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生产、技术服务和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高水平实训基地。共同搭建智慧供应链实训教学公共基础平台、增强现实(AR)供应链与物流实训平台、物流大数据系统及控制中心、物联网与物流信息技术实验平台、物流机器人及无人仓设计系统,培养社会真正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5 结语

综上所述,数智化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教育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政府、社会等各方共同努力,多措并举,制定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科技发展现状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吴军.数字化人才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J].人才资源开发,021 (5): 22-24.

[2]李海艳.制造业供应链数字化问题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9 (6): 63.

[3]周丹.数字化转型,人才管理上演重头戏[J].人力资源, 2019 (21): 56-59.

[4]潘鹏.数智化物流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商贸人才, 2021 (1):174-177.

[5]黄晓地,王晓艳,宋玉军.面向“数智”驱动的智慧型供应链本科人才培养思考[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1 (3):48-55.

[6]袁建东,张秋霞.数字供应链时代下的人才需求:基于华为校园招聘实践的分析[J].供应链管理, 2021 (2):86-91.

猜你喜欢
数智化人才培养模式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城市治理的“数智化”路径探索
烟草商业企业“数智化”精准服务模式研究应用
“数智化”时代会计人才供需情况及短板分析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2020用“数智化”掘金三万亿级零食市场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