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整体生成的起步作文教学优化策略

2024-01-11 18:27乔丹莉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整体写作能力新课标

乔丹莉

当前教学在学科内容和教学模式上都有了较大改变,丰富的教学素材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有较大作用。通过起步作文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写作是一个体系教学过程,要通过整体教学,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查漏补缺,从而实现一体化的效果。

一、找准起步重点,强调体系教学,突出整体生成

在当前的起步作文教学中,由于教师对写作教学的侧重点差异,因此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完成及能力的提升方面也存在一些差距。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该聚焦整体生成,重点突破初学写作的薄弱环节和短板,通过体系化教学,形成一体教学、一体释疑的培育模式,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关键环节,促进学生写作思维的发散,并形成合理的写作整体观,这样就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在保持创造性的同时,又具备表达的完整性和规律性,为形成更好的写作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起步作文教学主要针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二年级的体系化学习,三年级的学生对文字的应用和写作句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对周围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也是这一阶段起步作文教学的关键点。在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组词、造句能力,能用简单词句表达想法,但是由于其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不熟练,因此这种表达只是简单的文字堆叠,其表达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如常见的语病和标点符号应用错误都是影响他们起步作文的“拦路虎”。教师在作文起步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重点进行指导让他们从启蒙期就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要运用整体生成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的作文具有整体性和逻辑性,以提升写作能力。

二、关注新课标对于起步作文的要求,形成整体教学设计

起步作文教学,是让小学生由“输入”转化为“输出”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用文字给自己插上隐形的翅膀,让心灵在文学的海洋遨游,从而使文学核心素养得以提升。近年,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对小学起步作文教学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尽管小学起步阶段的作文较为简单,但是其对文字的把握和句式的应用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将写作的要求“化整为零”,聚焦写作的特点和表达的重点,运用与他们写作思维方式相吻合的写作方式,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根据新课标起步作文共性的要求,要让小学生带着兴趣写作,并在作文中融入生活体验,让生活成为小学生的写作范本。

在点评、修改与评价过程中,应该以生为本,尊重小学生的表达特点和思维方式,让他们积极表达个性的同时,用共性的写作要求规范作文内容,这样能促进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小学是学生写作启蒙的关键阶段,必须用正确的引导和评价去鼓励他们,让他们敢于下笔、勇于下笔,在写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并以此为基础提升文字表达能力。为了发掘小学生起步作文的潜能,必须根据小学生写作入门的基本特点,通过简单、易懂的教学指导,将整体性和逻辑性的写作方式有机结合,让小学生愿意用文字去表达所思所想,从而形成良好的写作反馈。

聚焦整体生成的教学理念,可以激發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指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通过文字娓娓道来,这既能让他们记录成长的印记,也可以从写作中有所收获,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周围的事物,从而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起步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写作形式,表达见解和思路,并以此为基础引导他们构建写作框架,积极组织具有逻辑性的语言,让小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并且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查漏补缺,对于写作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提供写作机会,也是整体生成在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只有让小学生在积极的写作氛围中写作,让他们愿意通过文字展现自我、积极表达思想情感,并逐渐通过模仿举一反三,进而达到提高文学素养的目的。

三、通过整体生成沉淀知识,发散写作思维,为文字插上翅膀

小学生的起步作文重在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形成写作思路,知道文由心生的道理。小学写作是来源于生活,又将生活写意化、文学化的方式,因此对于小学生写作的引导和思维的发散尤为重要,只有将立德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贯穿在作文教学过程的始终,才能使小学生作文不但能彰显个性,也能弘扬时代的主旋律。由于刚刚接触作文,对于如何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变成文字,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概念。这时教师应该将作文前的准备和作文过程中的框架构建统筹考虑,给予学生思维引导,让他们形成整体的写作思路,在真实的体验中明确写作方向,在实践中锻炼写作能力,表达所思所想,从而还原生活的本质,让生活成为写作学习的一部分。写作需要很多素材,教师可将自己对写作的感悟和理解与小学生进行开诚布公地讨论,这样的过程本身就是相互学习、互助提升的过程,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找到起步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用引导教学模式让起步作文具备统一方向

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之初就达到一气呵成、一蹴而就的完美作文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教师的引导,根据写作的重难点进行查漏补缺,才能给略显稚嫩的文笔提供更好的润色,也能从不断的写作体验过程中,形成一种学习、理解、升华的写作闭环,尽快掌握整体生成的写作方式,并在实践中打牢写作基础,为提升写作能力积蓄力量。教师在指导小学生酝酿写作的过程中,不能用成人的写作思维和对事物的认知去要求他们,要以小学生的观察视角审视写作的要点,同时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梳理写作主线时,适当地引用教材中的“点睛之笔”,勾勒文章的精彩片段,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例如,在部编教材三年级“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中,有的同学以“我心中的万里长城”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其中写道:“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我梦想的圣地。从小到大,我知道许多北京久负盛名的景点,有天安门、天坛、颐和园、圆明园……但最让我魂牵梦萦的还是蜿蜒的长城。”这种行文方式和句式,是很多小学生在起步作文之初,为了尽快完成作文,对课文和课外阅读材料的“对仗”式应用,体现了他们在起步作文阶段喜欢平铺直叙的思路。因此在启发写作灵感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他们“逆向思维”,将长城与北京的记忆联系起来,将古代的长城与现代的人民解放军或者其他现代化建筑进行关联,寓景于情,这样就能给常规的“写作”提供不一样的“灵感”,也能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收获更多精神层面的感悟。

五、用整体表达找到突破点,通过创新起步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指导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时,必须因材施教,针对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语文学习水平,根据新课标开展起步作文教学的整体生成课程设计,既要针对作文写作培育重点“手把手”,又要根据小学生写作培育的重点“点睛”。写作主要是叙事性作文居多,只要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辅助以正确的分析方向,按照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句式学习和文字初步应用确保内容通顺,就不会出现太多问题。但是这样做作文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平淡,缺少“吸睛”的亮点。因此在整体生成起步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因势利导,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出发,提供更多的写作题设和写作脉络。可运用教材中的范文进行启发性的引导,让小学生自主讨论范文中的精彩之处,从而发现自己思考中的不足。这样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更利于他们举一反三,收获写作心得,从而更加容易补短板、长优势。例如,在部编教材三年级“写日记”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下雨天通过日记的形式,讲述自己对于“雨”的认知,并启发性地引导他们跳出“雨天”看下雨,让他们天马行空地观察雨滴落下的形态、声音、变化等,通过这种发散性整体作文指导,有的小学生写道:“雨下得很大,豆大的雨滴不停地落在青石板的小路上,淅沥沥作响,犹如爆豆子一样,溅起的水花仿佛一朵朵春天的花朵,在林荫道、花坛边、屋檐下不停绽放,给大地增添了色彩。” 这样的作文就有了不一样的表现力,也让小学生在作文启蒙过程中感受到比喻的重要意义。

六、聚焦整体生成,发掘个性化写作的童真

写作时,要发挥想象力、展示个性,才能让他们用写作的温度表达观点与态度。这种整体生成的沉浸式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他们会更愿意走进自然、走进社会,愿意主动进行作文的构思和学习的思考。例如,在部编教材三年级“奇妙的想象”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春天来了,花儿开了,树儿绿了,鸟儿像春的使者,来到田野、乡村、城市,带来春的消息。大地也苏醒了,不断散发着春天的气息……我们要感谢春天,因为她带来了希望,也孕育了新的征程。”这种描写,表现出作者活跃、开朗的个性,充分展现了“春天”的灵动,让人流连忘返,感同身受。教师可以让小學生用特有的表达方式和个性鲜明的语言写作,鼓励模仿,但更鼓励他们用奇思妙想写出不一样的“景色”,激活他们的写作热情。

起步作文教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写作的起点。教师要以整体生成为切入点,打牢作文基础,因势利导,情境结合,用写作兴趣为牵引,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实现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整体写作能力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