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影响分析

2024-01-12 13:37赖文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22期
关键词:木荷保存率冠幅

赖文超

(宁化县林业局,福建 三明 365400)

半枫荷为金缕梅科半枫荷属常绿乔木,为福建省珍稀乡土树种,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广东、海南、贵州和广西等地区,又名小叶半枫荷、金缕半枫荷等[1-3]。半枫荷有蕈树属和枫香属的综合特征,对金缕梅科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价值[4]。半枫荷为常绿乔木,树高可达20 m,胸径可达60 cm,叶簇生,叶片革质、异型、呈卵状椭圆形或掌状3 裂,叶片生于枝条顶端,树皮粗糙,呈灰色、暗褐色,雄花短穗状花序,雌花头状花序,蒴果[5-7]。半枫荷喜生长在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且疏松湿润的酸性土壤中,属中性树种,幼龄期较为耐阴,萌生能力弱,天然更新不易,易受人为破坏,野生种群资源保存少[8]。半枫荷用途广泛,材质优良,旋刨性良好,可作材用,根可入药,其植物内的化学成分亦可提取[9-10]。当前,关于半枫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扦插组培、育苗和资源调查等方面,营造林、林下更新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11-16]。本文研究在4种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情况下半枫荷的套种生长情况,为套种半枫荷的林分改造更新造林的生产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116°22′~117°02′E、25°58′~26°40′N),该地位于福建西北,与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广昌县交界。宁化县位于武夷山东麓,属农业大县,是南方56个重点林区县之一,下辖9 镇7 乡。该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 ℃,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1 750 mm,年均无霜期216 d,年均日照时数1 600 h,夏天无酷暑。地貌以丘陵及山间盆地为主,由西向东总体逐渐降低,山峰众多,山谷多溪流。土质松软肥沃,以酸性的红壤、黄红壤为主。该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4.6%,主要树种有毛竹、杉木、马尾松、油茶和木荷等,有天鹅湖溶洞群喀斯特地貌著名风景区以及客家祖地等风景名胜区。

1.2 试验林分信息

本文通过在4 种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研究半枫荷在4 种不同林分下的生长情况。4 种林分分别为杉木林、马尾松林、木荷林和油茶林,郁闭度均在0.5左右。套种造林试验地位于该地区湖村镇,试验地选取坡向均为南、坡度相差不大地块,光照强度大致一致,总面积约3.67 hm2。苗木选取2年生实生容器苗,苗木健壮、无病虫害、规格大致相同,种植密度约为1 111 株/hm2,即4 种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按3 m×3 m 的株行距营造,并与原生树种合理均匀分布。造林前,做好整地、挖穴施基肥,于春季雨后造林,造林后春、夏季各除草一次,连续除草3年。春季造林后,于当年冬季开展造林成活率调查,于造林后第3年冬季开展造林保存率调查、树高生长情况调查、胸径生长情况调查和冠幅生长情况调查。调查4 种不同林分各设置标准地,采用25.8 m×25.8 m 作为标准地,共设3次重复。

1.3 林分土壤理化性质

对4 种不同林分取土壤(随机选取,3 次重复)进行理化性质分析,不同林分土壤理化性质情况如表1所示。综合分析可知,4种不同林分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别不大。

表1 不同林分的土壤理化性质情况

1.4 数据处理

调查所测数据采用Excel 2016、SPSS 22.0 等软件进行处理,数据取均值后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造林成活率

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造林成活率情况如图1所示。4 种不同林分下,半枫荷的造林成活率在84%~91%,其中木荷林下套种半枫荷成活率最高,油茶林下套种半枫荷成活率次之,杉木林下套种半枫荷成活率第三,马尾松林下套种半枫荷成活率最低。通过对4种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造林成活率进行方差分析可知,木荷林下套种半枫荷成活率与油茶林的半枫荷成活率存在显著差异,油茶林下套种半枫荷成活率与杉木林下套种半枫荷成活率亦存在显著差异,但杉木林下套种半枫荷成活率与马尾松的半枫荷成活率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对其造林成活率有一定影响,其中木荷林下套种半枫荷的造林成活率较高,其次是油茶林下套种。

图1 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造林成活率

2.2 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造林保存率

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造林保存率情况如图2所示。4种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造林保存率在82%~88%,其中木荷林下套种半枫荷保存率最高,油茶林下套种半枫荷保存率次之,马尾松林下套种半枫荷保存率第三,杉木林下套种半枫荷保存率最低。通过对4种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造林保存率进行方差分析可知,木荷林下套种半枫荷保存率与油茶林下套种半枫荷保存率不存在显著差异,油茶林下套种半枫荷保存率与杉木林下套种半枫荷保存率存在显著差异,杉木林下套种半枫荷保存率与马尾松下套种半枫荷保存率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对其造林保存率有一定影响,其中木荷林下套种半枫荷造林保存率较高,其次是油茶林下套种,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下套种半枫荷的造林保存率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图2 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造林保存率

2.3 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树高生长情况

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树高生长情况如图3所示。比较4 种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树高可知,油茶林最高,木荷林次之。通过对4种不同林分下套种的半枫荷的树高进行方差分析可知,油茶林下套种的半枫荷树高与木荷林下套种的半枫荷树高不存在显著差异,木荷林下套种的半枫荷树高分别与马尾松林、杉木林下套种的半枫荷树高存在显著差异,马尾松林下套种的半枫荷树高与杉木下套种的半枫荷树高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对其树高生长有一定影响,油茶林下套种半枫荷的树高最高,其次是木荷林下套种半枫荷的树高,但二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下套种的半枫荷的树高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图3 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树高生长情况

2.4 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胸径生长情况

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胸径生长情况如图4 所示。4 种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其胸径生长情况大小为木荷林>油茶林>杉木林>马尾松林。通过对4 种不同林分下套种的半枫荷的胸径进行方差分析可知,木荷林下半枫荷胸径与油茶林下半枫荷胸径不存在显著差异,油茶林下半枫荷胸径分别与杉木林、马尾松林下套种的半枫荷胸径存在显著差异,杉木林下半枫荷胸径与马尾松下半枫荷胸径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对其胸径生长有一定影响,其中木荷林下半枫荷的胸径最高,其次是油茶林下半枫荷的胸径,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杉木林和马尾松林下套种的半枫荷的胸径生长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图4 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胸径生长情况

2.5 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冠幅生长情况

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冠幅生长情况如图5所示。4种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冠幅生长情况大小为油茶林>木荷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通过对4 种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冠幅进行方差分析,可知,油茶林下半枫荷冠幅与木荷林下半枫荷冠幅不存在显著差异,木荷林下半枫荷冠幅分别与马尾松林、杉木林下套种的半枫荷冠幅存在显著差异,马尾松林下半枫荷冠幅与杉木下半枫荷冠幅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对其冠幅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油茶林下套种的半枫荷的冠幅最高,其次是木荷林下套种的半枫荷的冠幅,但二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半枫荷冠幅生长方面,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下套种半枫荷的冠幅生长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图5 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冠幅生长情况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4 种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研究半枫荷在油茶林、木荷林、杉木林和马尾松林下套种的造林成活率、造林保存率、树高生长、胸径生长和冠幅生长等生长情况,分析4 种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的生长差异。综合上述分析,4 种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对其造林成活率、造林保存率、树高生长、胸径生长和冠幅生长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木荷林下套种半枫荷的造林成活率较高,其次是油茶林下套种,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木荷林下套种半枫荷造林保存率较高,其次是油茶林下套种,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油茶林下套种半枫荷的树高最高,其次是木荷林下套种半枫荷的树高,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木荷林下套种半枫荷的胸径最高,其次是油茶林下套种半枫荷的胸径,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油茶林下套种半枫荷的冠幅最高,其次是木荷林下套种半枫荷的冠幅,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林分下进行更新造林,造林保存率的指标比造林成活率的指标更重要,故虽木荷林下套种半枫荷的造林成活率比油茶林较高,但在造林保存率方面,木荷林与油茶林下套种半枫荷的保存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常见生长指标中,胸径与树高的生长也较为重要。综上,4种不同林分下套种,木荷林下套种半枫荷以及油茶林下套种半枫荷均相对有利于半枫荷的成活、生长,而杉木林下套种半枫荷以及马尾松林下套种半枫荷相对不利于半枫荷的成活、生长。

研究表明,半枫荷与杉木按5∶5 的混交比例进行混交造林,比6∶4或4∶6混交造林更有利于半枫荷的生长[10]。本文研究4 种不同林分下套种半枫荷,在郁闭度为0.5的林分下造林,为林分改造更新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今后还可继续研究不同郁闭度对半枫荷的生长影响,为林分改造更新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撑。

猜你喜欢
木荷保存率冠幅
无人机遥感影像提取的单木冠幅数据在桉树林分蓄积量估测中的应用1)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檫木与木荷混交造林效果比较分析
已经谁备好了
城市绿地微环境对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施肥对三江平原丘陵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中龄林单木树冠圆满度影响
不同因素对林下参保存率的影响
修剪对木荷生长的影响及通径分析
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的冠幅提取与树高反演
木荷苗不同年生移栽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