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竹为“宝” 点竹成“金”缙云新建镇竹林经济助力村兴民富

2024-01-12 13:33撰文供图缙云县新建镇
浙江林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缙云县黄精套种

●撰文/刘 萍 供图/缙云县新建镇

缙云县新建镇拥有6.7万亩竹林,占全县竹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新川、双川素有“金坑”“银坑”的美誉。但随着产业更迭,毛竹林产业从80 年代的“朝阳产业”成为现在的“夕阳产业”,万亩竹林处于荒废困境。近年来,为推动竹林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缙云县深入挖掘乡村资源优势,以新建镇丰富竹资源为切入点,改扩建、提升竹林套种灵芝、黄精等中药材基地1600多亩,建成1个毛竹生产加工基地。2022年,竹下中药材年产值约1700万元,种植一年可连续产出两年灵芝,每亩产值可达到10 万—30 万元,累计带动周边农户就业70 余人,人均增收3 万元以上,毛竹生产加工基地年产值达1800 多万元,全村全年增收600 多万元。竹林经济在推动新建镇林农增收致富和城乡共同富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聚焦竹产业盘活“沉睡竹林”生命线

缙云县林业局联合新建镇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竹林经济。一直以来,把林下种植培育作为打通“两山”转换重要通道的头号抓手。争取2023年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打造新建镇“共富竹”产业联合体项目,争取资金补助2086 万元,用于产业提升及基础设施改造,大力推进“竹下”产业、“竹间”产业、“竹上”产业、“竹”产业改造,通过“竹”产业和文旅产业提升,将笋竹产业、灵芝中药产业、竹林碳汇、红色旅游的产业进一步深化扩大,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全面盘活农村乡土乡贤资源,促进产业增效兴旺,真正实现了以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夯实公共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品加工。新建镇立足全镇竹林多、生态好的特点,发展特色竹制品加工业,建设毛竹粗加工基地和笋加工基地,购置深加工设备、新建产品展示馆、培训室等;对竹林套种灵芝中药材基地进行道路硬化、建设林间作业道6公里、购置除杂机、破壁机、灭菌箱、包装机等灵芝孢子粉破壁成套设备,进行中药材产品深加工。实现了“绿水青山”颜值和“金山银山”价值的有机统一,盘活了生态资源。

开发复合经营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翻倍。根据林地经营周期长、效益低的特点,联合专家团队,立足实际,探索“竹+药”“竹+菌”“竹+菜”等多种复合经营模式。优化竹林与间作物的空间搭配,节约林地的人力、物力管护费用,促进全县竹下经济多元化发展。竹林土壤疏松肥沃、环境阴湿,适宜黄精生长;种植黄精的竹林,竹笋和竹材产量不减,实现生态共存。2023年以来新增550亩灵芝、黄精复合竹林,亩均产值达到3.5万—4万元。

搭建产品交易平台,打通销售“最后一公里”。以“西乡”党建联建共建为载体,搭建互联互动、共建共享组织新形态,通过举办、参与“线下”美食节活动、依托“丽水山耕”区域品牌和农土特产直播共富工坊,展销本地笋竹制品、中药材及灵芝孢子粉等,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竹林套种灵芝中药材基地

聚合竹林资源打造“绘竹成景”风光线

竹韵悠悠,竹海摇曳。立足于新建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乡村康养、生态旅游、农村电商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市场化运营能力,积极探索“农户+”收益分配机制,增加农村财产性收入。通过强化对旅游设施、道路和环境的综合治理,实现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发展,有效实现环境增绿、乡村增美。以自然与人文资源为骨架,从生态景观环境提升入手,引入文旅、农旅发展概念,集产业示范、休闲农业、康体养生、乡村旅游等功能于一体,营造出风景优美、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大幅度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以竹育氧,走出竹林碳汇交易新路径。镇强村公司与缙云县科学技术协会、浙江农林大学农村环境研究所、浙江知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署首期4 万亩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开发合作协议。建立“林地流转-碳汇收储-基地经营-平台交易-收益反哺”的全链条体系,实现竹林碳汇可度量、可交易、可变现,并探索推进“碳金融”和“低碳小镇”建设。

“红”“绿”融合,发展康养研学游。结合自然景观、森林环境、红色文化等优质资源,先后投资420 万元,建设“竹+红色革命基地”、竹文化乡村博物馆、竹隐瀑布景点、竹文化休闲服务中心等复合型竹林康养综合体,打造“红”“绿”融合研学游精品路线,2022年全年累计吸引游客2万人次,有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实现从“卖竹子”向“卖竹文化”转变。

聚力科技强农奔赴“靠山吃山”致富路

财政、农业、林业部门、所属乡镇形成合力,以提质增效为导向,强化日常业务指导与合作,各司其职,共同在做好项目指导监督工作,在做好项目审核把关的前提下,稳妥推进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实现村集体高质量可持续增收。开设“共富学堂”,探索竹下套种灵芝、黄精等中药材、食用菌的发展模式,传授套种栽培技术,盘活闲置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为助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提质增效,带动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致富。

实施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联新村竹林套种灵芝中药材基地吸纳周边种植大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作,流转周边3200 亩毛竹林,因地制宜发展了“农场+毛竹林+中药材”套种模式,打造全省最大竹下灵芝套种基地;探索出林菌药复合循环模式,建成竹下套种黄精、三叶青等中药材基地,为促进群众就业,实现村集体、农户、企业三方受益打下基础。

开展标准化管理,提高产品品质。鱼川村毛竹生产加工基地实施定期管护、竹林复壮培育、松土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确保林下产业初见成效;争取项目资金,铺设林间作业道6公里,保障林下中药材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同时也为后期开发采摘游等农旅融合项目打下基础。联合有关部门创设“共富学堂”,定期邀请“土专家”“学院派”等前来指导竹林套种技术,发放了统一标准的灵芝菌段和黄精苗,成熟达标后统一收购,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强化技术性支撑,降低生产成本。以项目建设为牵引,夯实农业“双强”行动根基。着力提升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水平,借助山海协作优势建成毛竹粗加工基地和笋加工基地、大球盖菇和竹荪套种基地等,收购加工竹笋3000 多吨,加工成油焖笋、小笋和笋干,产品销往本省及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年产值达1800 万元;创新竹荪套种模式,亩产量超过60 公斤干品,销售额达每公斤100 元,亩产值达2.4 万元,亩利润达1.5万元,实现产品大幅提质增量。

猜你喜欢
缙云县黄精套种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inoleic Acid in Polygonati Rhizoma
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物候期差异化研究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紫薇小学五(6)羲之中队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黄精新鲜药材的化学成分
缙云县团结小学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黄精小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