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行业碳减排对策分析

2024-01-12 01:51高晶霞
山西化工 2023年12期
关键词:制氢燃煤二氧化碳

高晶霞

(山西晋环科源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0 引言

目前,我国碳排放量接近100 亿t,占到全世界碳排放总量的1/4。作为一个拥有全世界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占了50%,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35%,移动源(汽油车、燃油车和非道路机械)二氧化碳排放占比9%;最后是民用行业排放二氧化碳占比6%(图1)。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就是化石燃料的使用,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约为50 亿t标准煤,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者合起来占比接近85%。在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类化石能源中,煤炭占比接近70%。这主要是与我国的资源禀赋有关,“富煤、缺气、少油”的资源结构,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一个主要原因[1]。

图1 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占比

要实现碳中和,首先要解决碳排放的问题。从全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来看,工业、电力和移动源占据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94%。从能源结构分析,工业和电力主要使用的是燃煤,移动源主要使用的是石油。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逐步替代燃油汽车,在移动源中所主要使用的石油会被新能源电池所替代,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将会减少。虽然早期有部分车辆燃用天然气,但是从长远来看除长途运输车辆外,其他车辆用会使用电力而非天然气。在工业和电力领域中,目前煤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煤炭燃烧所释放的二氧化碳、烟尘、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远高于天然气。从清洁环保和碳减排的方向来看,未来将有很大一部分煤炭消费量会被天然气所替代,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煤改气”“煤改电”的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天然气行业在“十四五”期间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对于天然气行业来说,除了外部需求和政策推动外,还需要关注行业自身碳排放的问题。文章从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存和运输以及天然气的利用,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天然气行业的碳减排途径。

1 天然气勘探开采的碳减排途径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相比于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燃烧更完全,而且天然气的碳饱和度较高,因此单位碳排放较小,污染水平较低,是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但值得注意的是,甲烷属于强温室气体,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25 倍,天然气在勘探开采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不容忽视[2]。

天然气在勘探时,一些边远、偏僻的勘探井产出的天然气无法进入集输管网,只能将其放空或者直接燃烧。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随着高压分离器、天然气压缩机增压技术的应用,能够对零散天然气进行回收,减少资源浪费。在勘探井未投入生产前利用移动式撬装装置收集贮存天然气,减少天然气的浪费。

在天然气开采方面,单井产量低一直是制约我国天然气高效开发的问题。针对开采区块内造缝难度大、深层天然气难以开采、厚岩层压裂工艺效率低等难题,发展与地质条件相适应压裂增产技术,提高天然气的产量必不可少。同时需要加强天然气开采的无组织管控,通过采用先进的设备,减少阀门、接口个数减少甲烷的逸散。

另外,还可以推广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的应用,将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收集后注入地下,用于提升采收率,或永久封存与地下,以达到碳中和目的。

2 天然气储运环节的碳减排途径

天然气输送主要有罐车、轮船和管道三种方式。在这三种方式中要实现碳减排,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增加天然气管道输送。2020 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1 888.5 亿m3,消费量为3 250.4 亿m3,进口依存度为42%,有大量的天然气需要进口(具体见图2)。

图2 2018—2020 年天然气产量与消费量表

在天然气和LNG“两个市场”、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管道和海运“两种方式”的格局下,按照“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的原则建设天然气管网,截至2020 年12 月,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总里程近8.3 万km。进口天然气以及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建设西气东输、川气东送、陕京等天然气主干线,满足我国中东部地区用气需求。西气东输三线、陕京四线、新疆煤制气外送管道,以及西气东输四线、五线、川气东送二线等主干管道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天然气管道基础网络,实现全国主干管网全覆盖、全联通,可进一步降低天然气输送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为扩大清洁气体燃料利用规模,加速散煤替代提供了基础[3]。

3 天然气的利用

天然气主要利用在工业和电力两个方面,归根到底是能源燃料的替代,主要是用天然气来代替煤炭。

除了工业燃料被替代外,在工业领域另外一个就是天然气制氢。氢气制取主要有以煤炭、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制氢、以焦炉煤气、氯碱尾气、丙烷脱氢为代表的工业副产气制氢和电解水制氢,三种制氢方式。由于天然气制氢在制氢行业中占比较小,在工业领域天然气在碳减排方面主要还是以燃煤替代为主。

在发电行业,2020 年发电量单位发电量为76 261 亿kW·h,其中火力发电量为51 770 亿kW·h,占比达到67.9%。但是我国在火力发电中,燃煤发电占火力发电中95%,天然气发电仅5%。而全球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为20%左右。在发电量相同的情况下,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仅为煤炭的一半。用天然气发电替代燃煤发电,也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见表1)。

表1 2018—2020 年我国能源发电情况

在发电领域中,风能、太阳能发电有不连续、不稳定的缺点,燃煤发电有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问题,而天然气发电具有启停快、应急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弥补新能源发电间歇、波动等短板和燃煤污染物排放的问题。未来电力行业将会形成以风电、太阳能为主,燃气发电作为补充,燃煤发电作为备用的多能互补的格局,天然气发电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和支持。

4 结语

实现碳中和是一个长期过程,第一阶段达峰,第二阶段减碳,第三阶段中和。我国在2030 年碳达峰后到2060 年碳中和,只有短短30 年时间,这里面不仅有挑战,还有机遇。天然气行业在“碳中和”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天然气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来看碳排放,前期勘探和开采重点是控制资源浪费,中间输送环节重点的管网的建设,后期利用环节重点是利用效率,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还存在需要攻克的技术难点和问题,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行业发展政策的支持,天然气行业将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制氢燃煤二氧化碳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赢创全新膜技术有望降低电解水制氢的成本
欧盟新规或将导致三分之一的燃煤电厂关闭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中CEMS的选型与应用
制氢工艺技术比较
“超低”排放技术在我国燃煤电厂的应用
燃煤电厂节能管理
高活性Al-LiBH4-Bi铝基复合制氢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