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某电厂600 MW CE 锅炉SCR脱硝系统改造

2024-01-12 13:03赵顺治
大众标准化 2023年23期
关键词:喷氨触媒烟囱

赵顺治

(华阳电业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福建 厦门 361026)

1 福建某电厂600 MW CE 锅炉SCR 脱硝系统触媒(催化剂)升级改造

1.1 工程简介

福建某电厂600 MW CE 锅炉原脱硝性能为“反应器入口NOX浓度为150 ppm,出口浓度90 ppm,脱硝效率40%”,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现对原有的脱硝系统进行改善;改善后脱硝性能为“反应器入口NOX浓度为220 ppm,出口浓度40 ppm,脱硝效率81.8%”。该电厂委托长春凯希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对SCR 系统进行了如下改造:①拆除现有触媒层,更换新触媒层(业主自行采购);②对触媒层的空间布局进行了重新规划,在已有的触媒层之上增加一层,并在新的触媒层之上留出一层;③增加音波吹灰装置;④重新设计喷氨格栅;⑤重新设计烟气导流板。

1.2 设计参数(见表1)

表1 脱硝系统入口烟气参数

SCR 脱硝系统性能运行保障参数如下:脱销效率应保障在大于或等于81.8%;氨逃逸率应保持在小于或等于5 ppm;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转化率应保持在小于或等于1%;统触媒层阻力损失应保持在小于或等于600 Pa。

1.3 改造部分说明

1.3.1 触媒层改造和触媒安装

根据BHK 提供触媒布置方案,将现有的一层触媒(标高 FL.+25650)改为两个催化剂(FL.+25650和 FL.+29080),并且将原有催化剂去掉,但是仍保持原来的 FL.+25650 层催化剂支架,以便新催化剂单元的安装。因为新加的催化剂在 FL.+25650 中的质量要大于原来催化剂,因此必须根据新催化剂负载来对原来催化剂层的支架进行检查。经分析,目前催化剂层承载力已能达到新催化剂负载要求。标高FL.+29080 层新增加一层触媒支撑,用于安装上部新增触媒及三年后将保留催化层数,因原有 FL.+28050及 FL.+30450 两个层间相互干扰,需移除。随着旧的触媒一同被拆卸下来,在进行新的触媒的安装时,要根据 BHK 给出的参照材料对密封板进行重新设计并制造,因此,在FL.+25650 层和 FL.+29086 层进行新触媒的安装时,都要对其进行新的密封板进行安装,而原来 FL.+25650 层的触媒安装轨道仍将保持不变,但在将老触媒拆卸下来之后,必须对其进行彻底的检测,如果发现存在变形等异常情况,就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便达到设计的要求。

1.3.2 增加音波吹灰装置

改造前后SCR 装置的操作状况表明,原有催化剂层内及催化剂表面存在较多的积垢,对装置的安全性构成了威胁。针对SCR 反应器内飞灰堆积问题,提出在反应器内设置一种新型的非对称吹灰系统,并利用音波吹灰技术对反应器内飞灰进行处理。

1.3.3 更新注氨格栅

外包人员全面检查原注氨格栅后发现,原注氨格栅因为长期在运转过程中,由于冲刷、磨损和腐蚀比较严重,有些管线出现了渗漏,无法再持续使用,因此,将原来的注氨网全部拆除更换。注氨格栅材料由原碳钢更换为SUS304 不锈钢,进一步提高防腐蚀性能。

1.3.4 增设导流板

SCR 入口处导流板对提高 SCR 内空气分配均匀度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改进之前SCR 的性能测试,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得出结论:SCR 内的烟量非常不均衡,离锅炉较近的一侧流速低,烟气量小,离EP 较近的一侧流速高,烟气量大,这是造成 SCR 堵塞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次改造在SCR 入口处增设导流板。

1.3.5 稀释风管道及阀门改造

原有稀释风流量不能满足改造后的设计要求,而且只有一路稀释风来源。现稀释风系统改造分为两部分,一是将旧管道及阀门拆除,新安装管道及阀门直径由DN400 改为DN500;二是增加一路稀释风来源,从一次冷风管道接入,这样稀释风系统来源由送风机出口及一次风机出口组成,从而增强了稀释风系统的安全性。

2 CE 锅炉SCR 脱硝装置喷氨优化调整试验

2.1 SCR 脱硝装置喷氨优化调整试验项目

①预备试验:实测 SCR 反应器进、出口 NO/O2浓度,与在线 NO/O2分析仪的数值进行对比,为正式试验准备。②摸底测试:锅炉 75%负荷下,测试SCR 反应器进、出口的 NO/O2浓度和氨逃逸浓度分布,初步脱硝装置的脱硝效率和氨喷射流量分配状况。③AIG 调整优化:锅炉 75% 负荷下,根据 SCR 反应器出口断面上的 NO/O2浓度分布,调整 AIG 各喷氨分支管蝶阀的开度,使反应器出口的NOX浓度分布更加均匀。④AIG 调整校核:在锅炉 100%、50%负荷下,对 AIG 各喷氨支管于蝶阀门开度进行微调。⑤喷氨优化调整完成后,在机组100%、75%、50%、35%负荷下,对 SCR 脱硝装置脱硝效率及氨逃逸进行测试,评估当前脱硝装置性能,指导脱硝运行。

2.2 SCR 脱硝装置喷氨优化调整主要项目试验方法

2.2.1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含量

利用栅格法对 SCR 反应装置的进、出烟道断面进行了采样。将NGA2000 气体分析器安装在反应器的入口和出口,通过不锈钢管将烟气引出至烟道外,然后进行除尘、降温和除湿,再连接到气体分析器上进行分析。通过对烟道气体中 NO 和O2的测定,可以得到 NOX在烟道气流段内的分布情况。通过对反应器入口和出口氮氧化物的含量进行数学分析,得出了反应器出口氮氧化物含量的平均数。

2.2.2 逃逸氨的含量

以反应器出口断面上的 NO/O2浓度分布为依据,本着代表点 NOX平均值与断面烟道 NOX平均值相等的原则,在反应器出口选择6 个代表点进行NH3采样。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的CTM-027 标准,按化学溶剂方法收集了氨逸度试样,并对试样中的干烟道流量、二氧化硫含量和氮氧化物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分析试样中的氨气浓度,并根据采集的烟气流量和氨浓度,对每一收集点处烟气进行了干燥氨氮含量的测定。

2.2.3 系统阻力

在SCR 反应器及催化剂层入口和出口截面上布置比托管,利用册压引管将进出口烟气引到统一平面上,通过电子微压计显示全压差,来计算SCR 脱硝装置及催化剂阻力。

3 CE 锅炉喷氨控制逻辑改善

3.1 现状问题

CE 锅炉机组在负荷升降、制粉系统启停、煤质变化等扰动工况下,SCR 出口NOX会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动态NOX实测与设定值偏差达到±30 mg/Nm3,频繁超过环保考核线,控制质量无法满足环保考核要求,主要原因是喷氨控制系统抗扰动能力差,导致SCR 出口NOX大幅振荡,需要运行人员频繁手动干预或降低NOX设定值,使烟囱排放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因无法准确控制烟囱排放浓度,亦造成氨的浪费。尤其AGC、深度调峰等常态化,改善提高运行品质更为迫切。

SCR 出口NOx 浓度受喷氨流量自动调节进行控制,现状DCS 采用两级PID 控制器串级控制,第一级可按SCR 出口NOX浓度或SCR 脱硝效率之不同控制模式进行切换;根据当前烟气量、SCR 出入口NOX浓度差值得出喷氨需求量,再由第二级根据喷氨实测流量与需求值的偏差进行调整。经实际应用验证,该控制策略下烟囱NOX波动较大,局部氨逃逸过高,不仅浪费同时影响触媒寿命和空预器效率,增加风机电耗等,主要存在以下四点问题。①抗扰动能力不足:负荷变化、制粉系统启停、煤质变化时,风量和烟气NOX浓度变化较快,喷氨调节不能快速响应,滞后于实际NOX浓度变化,SCR 出口及烟囱NOX大幅波动,易造成环保超标。②控制策略过于简化:以SCR 出口NOX浓度作为自动调节的目标参数,在实测值与设定值产生偏差后,调整喷氨需求值进而调整喷氨控制阀开度改变喷氨量,属于被动调节,难以适应机组工况多变之情形。③控制对象特性不适应:系统以SCR 出口NOX作为控制目标,环保则以烟囱出口NOX为考核指标,两者不论在静态还是动态特性上均存在着差别,最终环保考核结果与实际SCR 控制值出现偏差。④测量值不准确:受烟气残余旋转及喷氨截面流量不均衡影响,SCR 出口NOX浓度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性,出口A/B 侧各一个NOX测点,代表性有限,测量值与实际值就可能存在较大偏差,造成喷氨不均衡。

3.2 原因分析

受煤质变化、负荷变动及设备状况等影响,尤其负荷波动较大时,SCR 入口NOX浓度亦大幅波动,原控制策略回应严重滞后,无提前预判量,出口NOX无法及时平稳控制,影响超低排放精确控制。分析影响因素主要有:①脱硝入口NOX浓度受燃烧工况影响变化幅度大、速度快,控制器单纯跟踪出口NOX浓度调整喷氨量有一定的时间滞后,导致喷氨量调整后出口NOX未及时变化,控制特性不佳,NOX浓度大幅波动,容易超标。②SCR 出口A/B 两侧每侧只安装一个NOX浓度测点,因SCR 出口烟道横截面积较大,受SCR 入口NOX分布及喷氨格栅喷氨流量不均影响,SCR 出口截面NOX分布浓度随着工况变化、触媒积灰情况而改变,均匀性较差,使得该测值与整个截面平均值产生偏差,当偏差较大时,会影响喷氨控制准确性,出现喷氨不足或过度喷氨的情况周而复始。③环保最终考核烟囱出口NOX浓度,该测量点与SCR 出口测量点距离长,滞后2~3 min,是典型的大滞后被控对象,喷氨调节阀动作后,烟囱出口NOX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有变化,调节的及时性受到制约。

3.3 改善重点

根据分析结果及反复测试,优化脱硝系统控制逻辑,提高NOX变化时喷氨响应速度,提高烟囱出口NOX排放值的控制精度。具体措施说明如下:①控制逻辑原SCR 效率或SCR 出口NOX浓度控制器,改为烟囱出口NOX浓度及效率联合控制器,效率控制为基础,控制SCR 出口稳定,烟囱出口为精调,优化喷氨自动控制,提高控制精度。②将SCR 入口NOX浓度及烟囱烟气流量作为喷氨控制阀前馈信号,提前调整喷氨,减小测量及控制迟延,提高喷氨控制稳定性。③实时计算氨氮摩尔比为1 的理论耗氨量,作为喷氨流量的上限,避免过度喷氨,减少氨逃逸。④基于预测控制理论和经验,逻辑中增加烟囱出口NOX设定值自动选择功能,当磨煤机投退或AGC 负荷变化大时,提前调整烟囱出口NOX设定值,跟上NOX变化,有效减缓过调振荡,提高控制稳定性。⑤通过燃烧调整优化,降低SCR 入口NoX浓度及其波动幅度,提高其稳定性,经测试后将非常用的高位过燃风(HSOFA)喷嘴上两层挡板改为受运行氧量控制,运行氧量高于控制值时开启,维持炉膛主燃区缺氧运行,确保低氮燃烧工况稳定,避免NOX大幅波动。

4 结论

①依现场优化后实测效果,进行逻辑改善后,喷氨控制反应速度及稳定性明显提高,负荷大幅变动时,NOX也能较稳定控制,人为干预大幅减少。动态过程SCR 入口NOX实测值变化范围由150~590 降至130~290 mg/Nm3。烟囱NOX实时数值波动幅度由50 降至40 mg/Nm3,小时均值波动幅度由10.1 降至4.5 mg/Nm3,控制稳定性大幅提高。②改善后通过对喷氨量上限进行限制,可以减少喷氨总量防止短时过度喷氨。从而降低氨逃逸、延长触媒使用寿命、缓解空预器堵灰、降低风组电耗、降低空预器水洗频率、减少氨氮废水产生。

猜你喜欢
喷氨触媒烟囱
看不见的“烟囱”
焦炉烟气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的研究应用
基于质量平衡模式的电厂SCR脱硝系统喷氨自动调节
低汞触媒在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中的应用
电石法聚氯乙烯氯化汞触媒消耗评估方法
烟囱里的客房
电石法聚氯乙烯中低汞触媒的应用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在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应用
丰润热电公司脱硝喷氨自动逻辑优化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