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实践路径研究

2024-01-14 13:12丁远亮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产品生活

丁远亮,徐 越

(1.玉林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2.广西工艺美术学校,广西 柳州 545000)

传统工艺经过长时间的沿袭与传承植根于广大民众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民族交往交融之中,承载了特定的时空环境所造就的文化、精神和技术财富。乡村中的传统文化资源不仅具有文化属性,更能满足生活需求创造经济价值,费孝通先生 “志在富民”[1]的学术理念,说明以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能够促进我国乡村振兴发展。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以及《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通知的出台,我国传统工艺在传承与发展方面提升了整体水平,同时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与旅游厅(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确定的第一批自治区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项目的传统工艺[2]为参考,探究广西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实践路径,赋能传统工艺振兴。

王振金[3]认为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做到古为今用,创新性发展是在转化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创新。徐永丽[4]认为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需要国家的引导、社会氛围的营造、传承人的积极努力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产品设计,同时指出在品牌建设上要培养自主的手工品牌和扶持振兴老字号企业。陈青[5]认为高校一手牵着非遗传承人,一手牵着设计师,以协同创新的模式用现代设计能够帮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邱春林[6]认为手工艺让人们的生活风格化,年轻一代手工艺人将意匠思维与艺术设计贯通,走在时尚生活的前沿,用微视频分享手艺人的日常劳作,通过影像深度参与了新生活美学的创造。林雪丽[7]认为传统工艺不能局限于原有的领域,需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出现在各类生活日用品之中,让人们可以轻易地接触。吴南[8]认为传统工艺的创新设计受制于思想意识,忽视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驱动新的形式,没有与现代生活方式形成有机的关联;同时指出产品设计能够引领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使产品的个性化得到最普遍的认同和接受[9]。李晓东[10]以朱炳仁铜艺为例说明传统工艺只有在符合当代人的生活美学追求和切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需求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走进人们的生活。这些研究均为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方向和思路,整体上要求以满足社会需求、协同合作与结合新的思想意识为导向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将徘徊于社会消费边缘和游离于现代生活之外的传统工艺重新振兴。但是忽视了加工技术与材料改变等因素,以及通过何种路径将传统工艺纳入到真实的百姓生活中来,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在古代社会中,传统工艺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经过了历史洗礼后,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的传承与振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广西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的实践案例,为我国传统手工艺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1 融合生活需要拓新产品功能

传统工艺的创新发展受制于人们的生活需要和思想认识,产品的形式和功能影响了消费者的意愿,先满足功用,再融入美的装饰。广西灵山竹编技艺[11],有着庞大的传承队伍,上百个竹编产品系列,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家盛为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其所在的村镇基本每户人家都擅长竹编,以前主要是编织日常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如斗笠、箩筐、簸箕、提篮等,慢慢的使用的人少也就很少编织了。刘家盛采取“工厂+村民+互联网”的生产和销售形式,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也增强了村民对当地文化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有效地延续了历史文脉。刘家盛对市场的需求有着极强的嗅觉,以生活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拓新了竹编产品的功能,如现代家庭不管城市还是乡村都喜欢养宠物,围绕宠物用品的需求将传统的大水果篮经过技术的改变,重新组合设计成不同形状的宠物窝(如图1 所示)和宠物包等,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市场的欢迎,成为网红产品。刘家盛坚守以传统工艺为基础,简化复杂的编织技术和不需要的配件,以组合式的方法融合生活需要拓新产品形式,重塑了美观、生态、实用的灵山竹编工艺新形象,也缩短了加工制作的时间。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是毛南族青年谈情说爱的定情物和毛南族妇女们美好幸福的象征,具有制作工序繁复,材料精细和结构严谨等特点,文化和礼仪意义大于实用价值,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已经很少购买,慢慢淡出毛南族人的生活。谭素娟面向市场,通过优化材料加工、制作工序,简化图案与色彩等拓展新的产品和功能,如制作的花竹帽灯具(如图2 所示)、抱枕和包具等丰富了毛南族花竹帽制作技艺的产品,重新使该技艺焕发了活力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弘扬了优秀民族文化。

图1 宠物窝(刘家盛供图)

图2 花竹帽灯具(图片来源于网络)

2 融合时代审美拓新产品形式

《天工开物》谓“制以时变”。传统工艺应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审美拓新产品形式,使其符合人们的审美和生活需要,看似传统的传统工艺实则蕴藏了与时尚融合的巨大潜力,其形式虽然不断变化但深厚的技术内核历久弥新。如壮族织锦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13]。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蕴含着浓厚的地域气息及民族特点,以前主要应用在衣服制作上。目前,谭湘光大师带领徒弟不断地拓新产品融入日常生活,如设计的壮锦生肖摆件,通过剪裁、填充、车缝和手缝的结合制作出生肖兔、生肖虎等摆件和挂件,造型憨态可掬、色彩典雅、纹饰精美,深受市场的青睐。此外,壮锦结合成衣加工裁剪和缝制技术制作的领结、帽子、胸针、箱包等工艺品,展示出壮锦利用时代审美和技术实现创造性转化的活力。广西瑶族服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其女性服饰背后的瑶王印是瑶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符号。作为瑶族服饰的代表性传承人,黎凤珍一方面在传统中融合人们的审美需要拓新服装款式,将瑶族织绣中的代表性元素瑶王印重新设计使用,结合蓝靛植物染、机绣或人工绣等技术缝制成不同样式的亲子套装和头巾等;另一方面结合时代审美和大众生活需要,将瑶王印图形解构和变化设计制作成不同款式的时尚女性包具(如图3 所示),在保留其民族特色和识别性的基础上拓新了瑶王印的形式,更能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紧密连接了现代人生活,向世人展示着瑶族服饰的魅力,实现了非遗走进生活的愿景。

图3 《瑶王印》系列包具(黎凤珍供图)

3 融合不同技术拓新材质类别

尹琳娜[14]认为传统工艺创新设计应注重设计的审美体验和不同材质搭配,艺术观念上体现出更多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向,从不同层面体现工艺美术创作语言与时代价值重构的协同创新能力。传统工艺多数分布于乡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具有一定产业优势和品牌知名度,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保障。

广西芒编工艺是桂东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编织技艺,是博白县传统手工艺品和特色支柱产业,群众基础好,产业门槛低,从1979 年起出口欧美至今40多年,产品品种已达3000 多种,编织企业近400 家,固定从业者近3 万人。随着传统产品外贸出口的低落,芒编企业开始迎合国人的生活需要和审美喜好,以产业优势拓新加工技术与材料种类,发展融合了芒、竹、藤、柳等多种编织加工工艺,并结合现代铁艺加工技术,使芒编产品向灯具、家具和装饰艺术品等大件延伸,涉及的材料包括铁、芒草、白藤、竹子、水葫芦、玉米叶、纸草、木片、椰子壳、柳条等,展现了芒编产业丰富的加工技术、材料与产品类别。博白凰图工艺品有限公司将过去生活中使用的芒编篮子通过改变材料和工艺加工方法,制作成为烘焙和面包发酵使用的篮子,一经上市便获得了国内线上订单3500 多个,在海外卖出面包篮52 万个,单品价值达到令人惊讶的1200 万人民币,成为“网红爆品”,展示了不同工艺和材料融合后的创造性。

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过去采用不同颜色的布进行缝制,现在在传统麽乜工艺的基础上,融入壮族本土的蜡染、土布、壮锦、竹编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现代生活元素,制作出小巧玲珑的麽乜耳环、手机饰佩、发簪饰佩、箱包挂件、手机座等产品,尤其是和编织工艺结合的收纳篮系列作品,不仅拓新了工艺与材料,更增加了实用功能。如麽乜环保收纳篮系列文创(如图4 所示)采用传统刺绣与编织工艺进行加工制作,实现了麽乜与芒编的跨工艺结合,展示出2 种技术和2 种材质不同之美,具备实用和装饰的双重属性,深受年轻人喜爱和追捧。

4 融合新科技拓新设计思维与视野

制约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融入当代生活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新科技受限于人的思想。吴南[9]认为现代转化的困境受制于思想意识,首先是缺乏认识上的现代转化。这就意味着传统工艺中需要融合新科技,从业者需要拓新思维、拓宽视野及关注社会生活。

传统工艺中使用的工具多数还是20 世纪80—90年代的工具,如芒编工艺中使用的模具多数是由木工或者焊工制作的,一件模具制作出来需要三至五天,且精细度不够,如果结合3D 打印技术,将极大地节省制作时间和增加精细度。再如陆川铁锅制作工艺,在传统制锅技术基础上,引入了电炉、机械抛光等设备,电炉解决了传统煤炉不易控制铁水温度的问题,机械抛光解决了人工打磨的耗时耗力,增加了铁锅的精细度,充分展示了新科技对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促进作用。壮锦织造技艺过去采用手工纺织的效率较慢,对人的技术要求较高,现在通过引进新的设备“龙头提花机(剑杆织机)”,可以织出宽幅为1.7m 左右的作品,而传统的织造方法只能织造出40~50cm 宽幅,该机器的引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费用,也解决了传统织机无法织造大宽幅壮锦的难题,扩大了壮锦在生活中使用的范围。

目前,国家正在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对传统工艺从业者来说,是一次思维意识的拓新和洗礼。2018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依托高校和企业设立了7 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来推动保护、传承和发展地方传统工艺。如广西传统工艺工作站(玉林师范学院站)以国家艺术基金“广西芒编工艺传承与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为起点,与玉林市工艺美术大师何卫进行合作,建立动态交流机制,帮助其成立工坊、改进工艺和产品设计,组织参加相关展览与比赛,其在思维意识与视野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带领了几百户村民进行编织生产。2022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依托一线企业和高校再次设立19 个传统工艺工作站,这些工作站通过发掘广西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结合新的科技,改善工艺技术和原材料加工等方式,推动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玉林师范学院开展非遗进校园传统工艺美育实践活动,打破了学院和专业壁垒,帮助青年大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技艺,通过学习来影响更多的青年群体,让更多的人去关注、热爱、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在开设的泥塑美育实践课堂中,学生在掌握制作方法和工具使用后,结合设计思维来实现传统泥塑的创造性转化,如作品《生生不息系列》挂历,以库淑兰的剪纸作品为参照,在造型和表现形式上通过泥塑工艺技法进行创作,实现了平面剪纸向三维泥塑的转变,展现了技术、审美与功能的三者融合,在2023 年中国传统工艺文创大赛中获得银奖。在芒编工艺美育实践课堂中,学生将芒编作为毕业设计的创作对象,如作品《鼓舞前行》系列(如图5 所示)是以铜鼓文化为创意来源制作的芒编家具,包括茶桌、茶道子花筒、收纳盒、摆件和香薰盒。采用铁艺制作家具骨架,使用芒编进行编织,面板以黄铜为材质,使用铜刻技术錾刻铜鼓图案,实现了铁艺、芒编和铜刻3 种技术的融合,为芒编工艺的创新发展拓展了外沿。

图5 作品《鼓舞前行》系列(作者:姚奥尹)

5 融合网络传播与反馈调动使用者参与拓新

基于生活需要的传统工艺创新设计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纽带,调动使用者参与拓新,建立良好的网络传播和反馈渠道对传统工艺连接现代生活较为重要。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针对传统工艺的创新提出“用字引领,设计致用,用者参与,实现传统手工艺新的广泛应用。”传统工艺应突出产品的实用功能,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产品好不好、美不美由使用者说了算;加强与使用者的沟通联系,融合网络高效的传播速度构建使用者反馈机制,调动其参与设计拓新,能够形成“生产者—产品—使用者”有效互动和反馈。使用者是产品的最终购买者,知道什么样的产品更符合生活的实际需要,对产品的优缺点最有话语权,将产品使用结果反馈给生产者倒逼其改良和完善产品。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认同传统文化,思维活跃,敢于跳出常规,在信息时代通过网络传播产品需求并对产品进行用后体验与点评,具有较好的宣传和引导消费作用。网红产品的产生往往是使用者宣传的带动。

广西灵山竹编采用融合网络传播与反馈,调动使用者参与拓新的方式,使竹编猫窝等成为了网红产品,刘家盛从猫窝中得到启发:“不是我有什么就卖什么,而是市场需要什么,我就卖什么。”但前提是从业者具备过硬的技术、优良的设计和敏锐的观察与交流能力。传统工艺从业者的自身技术、自我学习、突发奇想和使用者的要求等都为传统手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6 结语

随着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政策和举措的实施开展,非遗技艺类从业人员在量和质上都得到了提升,工具和技术更加先进和成熟,实现产品的精细化和美观度不是问题,关键的核心是技术、材料和产品的变化、质量跃升需要良性衔接。传统工艺是与时俱进的制作技艺,跟随技术的更新和人们的生活需要变化而变化,如果这种变化脱离了大众消费需求,就会造成该种技艺面临发展困境。总之,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以技术为基础,需融合人的生活需要、时代审美、新工艺新科技和用者参与,拓新产品的功能、形式、材质、从业者的设计思维,并结合网络传播的反馈机制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产品生活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刍议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工艺的发展性继承
砖与竹
——印度传统工艺成就的家具系列
浅谈“锔瓷”传统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