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教融合”教学改革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4-01-15 15:22马翡雁王旭徐佳王春明胡淼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5期
关键词:赛教融合骨髓细胞形态学

马翡雁 王旭 徐佳 王春明 胡淼

[摘           要]  血液形态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由于病种繁多、血细胞变化多端,形态学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结合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的课程特点并融合思政元素,在校内举办形态学检验大赛,进行“赛教融合”的教学实践。由参赛选手的表现和师生反馈可以看出,教学效果良好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形态学检验;医学检验技术;“赛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5-0101-04

2019年6月,教育部网站公布了《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1]。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更适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必然趋势[2]。就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而言,长久以来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主要分为理论讲解和实验指导,“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3]。基于此,学校更应探索教学改革,不单局限于专业教育,还要着眼于素质培养,努力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赛教融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借助竞赛的契机优化教学内容,形成新的学习模块,有利于推动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4]。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赛教融合”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除学习能力的提升外,实践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均可得到锻炼;学校在教学改革中能够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学校影响力;若采用校企合作办赛,也利于企业扩大声誉、选拔人才、项目转化,实现多方共赢[5]。通过探索如何利用“赛教融合”教学改革助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为医学专业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有利于培养既具有完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又具有较高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医学专门人才,对于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实施过程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涉及多门科目,其中形态学检验更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看家本领”,故将以此内容为纲设置专业竞赛,以探究“赛教融合”教学改革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影响。

(一)前期工作基础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准确辨认骨髓细胞的能力,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辅助临床医生进行血液疾病的诊断,并为后续的治疗、预后等提供实验依据。因此,学生对骨髓细胞形态的掌握程度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由于骨髓细胞种类较多,加之各类疾病的影响使其形态千变万化,导致骨髓细胞形态辨认成为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的教学难点。长久以来,许多专业人士致力于探索提高骨髓细胞形态教学效果的研究,发现教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灵活运用与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骨髓细胞形态[6]。基于此,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自2019年至2022年面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连续举办了四届骨髓细胞绘图大赛,以期通过“绘图法+竞赛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7]。从四届绘图大赛中涌现的部分优秀作品可见学生在绘制骨髓细胞的过程中,既能自然而然地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在创作过程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家国情怀。不过,虽然绘图大赛连续举办4届,不少学生也表示大赛加深了其对骨髓细胞形态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其专业认同感,但仍存在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项目单一,无绘画功底的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参赛人数少将直接影响大赛的举办效果,无法调动学生整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为切实践行本校“全面适应社会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育医学英才”的指导思想,后续的大赛亟须扩充比赛项目,提高学生的参赛热情。

(二)大赛策划

汲取前期办赛的经验与教训,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于2023年4月18日~20日举办了形态学检验大赛。大赛由运动答题闯关、血细胞绘图和细胞辨认3个项目组成,通过将形态学检验知识与体育运动、艺术创作、团队协作相结合,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

1.运动答题闯关:谱写生命之歌,绽放健康之花

(1)障碍赛跑

学生可自由组队,每队4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接力、答题,4位学生在进行障碍赛跑前均会得到1道题目。每队第1名接力成员在起跑线领取题目后,排头跑出跨越障碍,将碗内乒乓球用筷子夹入另一碗内,完成以上内容后进行作答,然后跑回,击第2人手,第2人跑出,依次进行,至第4人答完结束。所有队伍完成后该环节结束。

(2)名人拼图

每队选择2人进行此环节。比赛开始,各队先领取题目,通过互相协作,根据相关医学检验杰出人物的姓名拼出该人物,拼图完成后进行答题。答题完毕即可进行下一环节。

(3)鸿运彩球

由主持人随机在每组选2名队员,每組2名队员领取题目后背对背夹气球,合力由起点出发到达终点,之后进行作答。所有队伍完成后进行下一环节。

(4)四人五足跑

用绳子将小组成员的内侧腿捆绑,每队领取完题目即可向前跑出,到达终点后进行作答。

(5)评分标准

每一环节均会计时,各环节涉及的题目,每答错1题,原耗时增加30秒,答对1道则减少30秒。将各环节实际耗时相加,再综合答题情况,得出最终结果,耗时最短的队伍获胜。

2.血细胞绘图:以画笔绘制细胞之微,用眼睛探索世界之美

要求参赛学生提供纸质版绘稿,参赛作品需满足:(1)选择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细胞绘画,每个细胞直径不小于8厘米,需以正常成熟红细胞作为参照。(2)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积极向上。(3)作品布局合理,构图整体性强。(4)作品色彩搭配合理,具有观赏性、协调性。所有比赛作品将进行公示,线上由大众评审投票,线下由专业评委评分。按照专业评审和大众评审的结果综合评比并设置奖项。

3.细胞辨认:辨细胞之美,析万物之理

通过雨课堂线上发布骨髓细胞形态学图片进行初选,得分由高到低选出前16名参赛学生进入线下环节。线下活动包括50%必答题和50%抢答题。必答题环节采用“你话我猜”的形式,题目为名词或图片,学生可两两自由组队,每队轮流上场。上场后,一位学生面对大屏幕,另一位学生背对大屏幕,面对屏幕的学生可通过语言描述、肢体动作来提示队友,但不能说出包含正确答案的词语。如果背对屏幕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答对1题则两人各加5分,每队2分钟时间。抢答题环节为“个人战”,由幻灯片播放细胞图片,每位选手可通过抢答器进行抢答,答对1题加5分。该项活动为积分制,按最终积分多少确定名次和对应奖项。

(三)参赛及获奖情况

本届形态学检验大赛共212位学生参赛,主要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三年级学生。其中68名学生参加了项目一,48名学生参加了项目二,96名学生参加了项目三。通过评比,项目一决出一等奖1队、二等奖2队、三等奖3队,共24名学生获奖;项目二决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4名、优秀奖3名;项目三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二、效果评价

为了解形态学检验大赛的开展效果和在学生中的影响力,笔者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三年级共718名学生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比赛的反馈情况。此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708份,有效回收率98.61%。比赛效果调查结果见表1。

(一)问卷调查分析

形态学检验大赛是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成功举办的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的学生活动。在运动闯关答题项目中,学生4人1队组成了17支队伍,每支队伍均做到了认真备赛;在血细胞绘图项目中,学生的知识与才华跃然纸上,众多师生在作品展示的走廊中驻足观赏、好评如潮,参与人气奖评选的网络投票更是高达七千余人,在校园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细胞辨认项目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意义,学生在“你话我猜”的环节中笑语连连,活动结束表示对课本中的名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可见:91.81%的学生认为本次形态学检验大赛的举办是有意义的,说明该活动可使学生受益,值得优化、继续举办;大赛中最受学生喜欢的项目是运动答题闯关,占调查人数的64.12%,其余两个项目的受欢迎程度也远超50%,说明本次大赛的3个项目均具有可行性,能够在未来的赛事中传承。运动答题闯关与血细胞绘图、细胞辨认项目相比,比赛环节更为丰富、有趣,不仅涉及专业知识,更考验个人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等,这可能是其最受学生认可的原因,可作为之后设计学科活动的有力参考;对于参与大赛和未参与大赛的学生我们分别调查了其做出选择的原因:学生参与大赛主要是为了锻炼能力,如果能够获得奖励更是锦上添花,同时竞赛也为有实力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未参与大赛的学生多是由于大三下学期课业负担重,时间分配紧张,也存在对自身实力缺乏自信。这提示我们在安排学科活动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培养计划,在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且学业压力相对较小的节点展开活动;通过本次大赛的举办,半数及以上的学生表示提高了学习形态学检验的兴趣,巩固了理论知识,启发了医学创新思维并培养了医学人文素养,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形态学检验大赛有利于将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相融合,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调查发现,学生最希望通过学科竞赛活动达到的效果依次是:提升专业技能、锻炼心理素质、培养科技和创新思维、获得荣誉奖励、提升交流和协作能力。这为我们今后大赛的筹备指明了改进的方向,如增加检验技术操作比拼项目,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熟练实际工作中的常用操作以实现专业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在诸多专业评委的审视下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可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此外,在708份问卷中有69位学生为大赛的举办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如增加项目类型或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增加团队项目等。学生对本次大赛满意度颇高,多数学生希望学校今后能增加此类集知识性、娱乐性和互动性于一体活动的开展。

(二)大赛情况分析

(1)本次大赛的举办充分发挥了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学院+书院”双院制育人的优势,大赛项目由医学检验学院策划,德馨书院负责宣传和动员学生参赛,强强联合使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学习热情高涨。(2)通过与艾迪康医学检验所的合作将大赛的筹划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相融合,使“赛教”与时俱进。既保障了大赛物资,促进了活动的顺利举办,又在过程中使企业与学生互相了解——企业在竞赛中知晓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学生在竞赛中获悉了未来的职业发展,教师在竞赛中明确了教学的改进方向。(3)与往届竞赛活动相比,本届在设计上融合了多种元素,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与体育项目融合,在“头脑风暴”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体能;与学科背景融合,除专业技术的知识考点外,还涉及检验医学领域的科学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与综艺游戏融合,将常见的“你画我猜”改进为“你话我猜”,使大赛增添了新颖性、互动性、合作性,活跃了比赛氛围,使参赛者与观赛者均享受了美好的体验。活动内容上,本届增加了答题环节和细胞辨认环节,对医学检验基础知识的考查更加全面,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赛选择。本届大赛的参赛人数也可以说明,丰富的竞赛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4)骨髓细胞绘图大赛是从2019年举办延续至今的比赛项目,旨在通过绘画的形式呈现出学生所理解的血细胞形象,加深其对细胞形态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届相比,本届绘图大赛中涌现出了8位护理专业的参赛选手,其中2位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未获奖的选手多是由于审题不清,所绘制的细胞属人体其他组织部位。这提示我们:绘图大赛的选题范围可适当放宽,由血液中的細胞扩展至排泄物、分泌物、体腔液中存在的有检验意义的细胞、寄生虫等,也可涉及脱落细胞学的知识。如此既可使绘图大赛适应于多专业,使多数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又能够督促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医学检验各个岗位的工作需求。此外,学生的优秀作品也可充实学校的教学资源,通过将优秀作品装裱展览,后续授课过程中也可作为典范为学生讲解、分析。(5)总体可见,大赛的举办使形态学检验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了其学习参与感与主动性,在无形中促使学生更加细致地观察细胞特点。

(三)反馈与建议

(1)“学院+书院”这一模式值得在后续举办活动时沿用。通过与学校书院合作办赛,使更多学生了解并参与形态学检验大赛,但应注意两院的分工,在大赛筹划、评分、颁奖等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环节需由学院全权把控,书院主要负责活动的宣传、物资准备等保障性工作。(2)校企合作办赛有利于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发展。在筹备教学活动时引入优质企业,便于学校了解专业岗位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参与教学活动之中更易发掘与公司发展契合的潜力学生,利于人才选拔。学生在清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后,能化被动为主动,更有动力学习专业课程。(3)比赛项目可进一步增加,设置时综合医学检验其他学科的内容,比如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检验等,使学生有更多的参赛选择。依据检验技能大赛的标准,还可设置技能类项目,如白细胞计数、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等。此外,继续增加团体项目的比重,以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社会工作。(4)为响应国家科技强国的号召,组织竞赛时应融入一定的科技元素,比如骨髓細胞绘图大赛应与时俱进,除手绘项目外加入电脑绘图的类别,学生可使用多媒体制作图片或视频,教师也可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如此,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培养医学绘图专业人才[8]。

三、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形态学检验大赛巧妙地将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相融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收获成功的平台,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改进,又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教师通过竞赛一方面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特别是形态学中存在的误区,如单核细胞各阶段的胞质颜色,便于在后续的教学中完善;另一方面收获了教学素材,如学生的绘图作品,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可以此为例更细致地讲解细胞形态学知识。此外,艾迪康医学检验所的加入,在扩大企业声誉的同时使学生对即将从事行业的现状、趋势、需求等更为了解,有利于企业与人才的双向选择。但本届竞赛仍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1)竞赛内容以形态学检验为主,较为单一,需丰富。(2)竞赛项目较为传统,需融入更多的科技、创新元素。(3)缺乏赛前对学生的系统培训。(4)应增设教师组的比赛,亲力亲为方能将比赛中的知识分解,进而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从学生与教师的反馈中可知,“赛教融合”有助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值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28):42-46.

[2]敬艳丽,胡亚兰.民办高校教学改革困境及出路探究:以成本会计学课程为例[J].会计师,2022(18):122-124.

[3]罗春玉,李艳秋.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检验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5):84-86.

[4]冯顺丽.基于赛教融合的高职《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科技风,2023(3):100-102.

[5]王玲,权凌,万永利,等.“学以致用、以赛促学”推动生物医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2,20(5):52-55,65.

[6]唐丽娟,刘政.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方法探索与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6):48-50.

[7]汤文莉,毕伏龙,王灵站,等.解剖绘图比赛对优化解剖学教与学的促进作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7(2):166-169.

[8]孙诗竹,张兆曦,宋亭薇,等.解剖绘图实践: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1,35(2):274-277.

猜你喜欢
赛教融合骨髓细胞形态学
案例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骨髓细胞形态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研究
大赛“效应”放大到课堂教学中的思考与研究
学前教育“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骨髓细胞涂片会诊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LIMD1,VEGF-C,CTGF和Survivin的mRNA异常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
临床血液学检验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改变在四种类型MPN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