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助力建筑工程管理措施探索

2024-01-16 02:59山西晋建集团三建有限公司山西晋中030600
砖瓦 2024年1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建筑工程信息化

梁 伟 (山西晋建集团三建有限公司,山西 晋中 030600)

信息化技术不断创新,各行各业均开始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持续加快,建筑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引入信息化技术,可促进建筑工程发展变革,尤其是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较大。建筑工程建设周期长、管理内容较为复杂,而采用信息化技术对建筑工程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可有效减小劳动强度,节约各类资源,提高工程管理效率,使得建筑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经济收益。

1 建筑工程管理概述

在各类建筑工程项目规划建设中,均要求开展工程管理工作。第一,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法,丰富工程管理内涵,充分利用各类施工资源,提高工程管理效率,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同时,合理规避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风险隐患;第二,结合信息化时代要求,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中,提高工程管理计划方案的执行效果,为项目建设质量控制提供保障;第三,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施工现场人员配制、施工体系优化调节方面,保证建筑企业能够紧跟时代发展形势,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2 信息化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结合的意义

2.1 强化现代信息化意识

部分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在参与各类项目建设中,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固化,缺乏创新意识与能力,没有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实施工程管理工作,或者仅关注自身利益。因此,很多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关注度比较低,不利于促进工程管理方式朝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建筑企业可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议,为工程管理人员大力宣传信息化技术,使其能够意识到工程管理信息化变革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参与到信息化管理模式建设中,为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工程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学习信息化管理专业知识,在项目建设中,能够灵活应用信息化技术。另外,工程管理人员应当对现阶段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大环境进行全面分析,树立危机意识,明确意识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中的迫切性,积极推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加快创建科学、完善的工程管理模式,推广应用新型管理技术与软件、设备。除此以外,企业可选择与当地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定向培养,企业与高校相互合作,共同培养信息化管理优质人才[1]。

2.2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信息化技术持续发展对建筑行业工业化发展的影响较大,将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于工程管理方面,对项目建设中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开展高效分析,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提高数据分析准确性。企业应当积极引进掌握信息化技术的专业人才,同时强化人才培养,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培训教育活动,使得企业工程管理人员能够掌握专业的信息化技术知识,在工程管理中灵活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2.3 加快信息化平台的升级

通过对建筑行业当前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信息化平台建设应用暴露出滞后性弊端,不利于促进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企业应当在信息化管理平台创建中增加资源投入力度,简化用户操作,避免出现信息数据录入偏差。另外,综合考虑工程项目建设要求、施工现场环境以及企业发展需求,开发设计自动化办公系统,丰富模块使用功能,强化人机联动,持续增加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规模,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2.4 加大工程管理相关软件开发力度

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方面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需应用各类软件,保证能够高效开展管理工作。为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工程管理方面的优势作用,应当增加软件开发与推广应用的力度,对项目建设特点、要求以及工程管理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将其作为工程管理软件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为促进工程管理效率的提升,需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对不同施工环节的各类要素进行全面协调控制,主要涉及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施工人员等。

2.5 建设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需制定科学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据此开展工程管理工作,将信息化技术落到实处,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合建筑工程体系落实管理工作,可显著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建筑工程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对于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各项任务,均需划分至各部门,保证能够将工程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还可制定奖惩机制,激发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2]。

3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实例

3.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地上结构5 层,地下结构2 层,耐火等级分别为1 级、2 级,地下为停车场。在该建筑工程屋面设计中,防火等级要求达到最高级,建筑工程使用年限设计为50年。结合该建筑工程建设要求,在该建筑设计中,采用框架结构,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项目建设中,并落实于工程进度、成本以及质量管控方面。

3.2 进度管理

3.2.1 虚拟建造过程

在该建筑工程施工前,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可创建建筑三维模型,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对于施工计划方案中的各项内容,均可投放至管理平台中,如果发现施工环节存在问题,即可在模型中准确定位,对施工进度管理内容进行优化调节,促进进度管理水平的提升。对此,要利用信息化技术、三维技术等创建三维模型,并由此制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虚拟动画,在动画模拟分析中找出施工环节中所暴露出的实际问题,综合考虑项目建设要求、施工顺序等,确定相关问题,将所有问题划分为多个类型,并采用针对性解决策略,据此优化建筑工程建设方案,并将信息数据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基础,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3.2.2 施工进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方面,要求对施工环节中的各类步骤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并应用信息化技术对施工建设时间进行准确计算,对于计算所得结果,可传输至计算机软件中,由此精准确定施工时间。另外,在对施工进度数据进行分析时,应当注意不同工种的施工作业面有所不同,分别对施工环节人力资源需求量与工期进行准确预估[3]。

在该项目建设中,共涉及10个工种,针对各个工种作业面进行分析,确定不同工种作业面,屋面为单人16m2、内墙抹灰为单人18.5m2、门窗为单人11m2、墙体为单人5m3、梁体为单人3.2m3、外墙抹灰为单人16m2、面层与地面为单人40m2、基础为单人8m3、楼板为单人5.3m3、柱体为单人2.45m3。在对各个工种的作业面进行准确测量后,在数据平台中,即可展示出各类型工序人工量以及工期数据(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工序的人工量与工期数据

对不同施工工序环节所需投入的人工量与工期进行准确计算,随后,将计算所得数据投放至施工进度管理平台中,在施工环节,即可随时查看各类数据的变化情况。在施工进度控制方面,如果出现问题,可及时调整,采用施工计划软件绘制横道图,并应用红色标准出关键线路,由此即可对施工进度进行协调控制。

3.3 成本管理

3.3.1 场地布置

通过对该建筑工程建设场地周边环境进行勘查,项目建设位于城市繁华地段,因此,在施工环节,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另外,施工现场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比较少,对施工场地布置规划的要求较高。对此,可应用信息化技术,创建施工场地三维模型,对施工现场狭窄问题进行优化调整,便于开展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对施工现场勘查所得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明确施工场地布置情况,并利用信息化技术创建三维场地,对各类构件的数量、价值等进行计算,再采用信息化技术平台中的汇总功能,将施工场地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利用公式编辑计算出施工现场各类材料的用量、价格,不仅能够提高施工场地布局规划的合理性,同时还有利于开展成本控制。

3.3.2 资源配置

在施工资源配置方面,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成本控制中,导入人工工日部门,并利用相关技术软件,对施工环节所应用的各类构件的市场价、定额价以及工程量进行统计,为后续成本控制提供可靠依据。另外,还可绘制双代号网络图以及横道图,将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与人力资源的应用量传输至系统软件中,结合项目建设资源配置计划方案,对各类资源的投放量进行计算,为施工计划方案的执行提供保障。为保证合理利用施工资源,应当采用专业系统软件对不同工序中各类原材料、构件、人工资源、机械设备等的需求量进行准确计算,再采用表格的形式予以展现[4]。

比如,在该工程项目建设中,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工程量比较大,选用C15 混凝土,计算用量为409m3;另外,还需采用加气混凝土,计算需求量为1571m3。通过结合项目建设要求,对施工现场各类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同时还可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提高施工成本控制效果。

3.4 质量管理

3.4.1 事前管理

在本工程施工中,各类管线的布局规划较为复杂,施工规模较大,为了避免施工环节出现返工问题或者发生设计变更,在施工之前,可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碰撞检测。比如,采用BIM技术创建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在机电模型、建筑模型创建完成后,对各类数据进行检测,找出管线布局规划位置,并开展碰撞检测。在碰撞检测中,要求结合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判断各类管线安装环节是否会出现碰撞问题,结合检测结果获得碰撞报告,据此,对施工现场管线布局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在对管线布局方案进行调整后,再次开展碰撞检测,保证各管线的安装位置科学合理。

3.4.2 事中管理

在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中,可创建建筑三维模型,在模型创建中,要求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通过模型展示出真实的建筑施工场景,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保持一致性,便于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能够了解施工现场环境、施工计划方案等。另外,通过建模分析,使得施工技术的应用展现出可视化优势,采用VR技术对施工现场环境、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发现部分施工分项、施工环节可能会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对此,可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分解与分析,显著提升工程管理的便捷性。还可利用信息化技术制作二维码,建筑三维模型是由各类构件所组成的,对于构件信息,可采用二维码的形式展现,再选用适宜的存储方式,即可保证二维码信息的准确性,再进行模型分析与优化调整[5]。

3.4.3 事后管理

事后管理方面,需对工程建设中所产生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汇总,同时,还需对关键的施工参数进行探究。比如,在该工程项目建设中,需应用脚手架,为了能够对脚手架的安全标准进行检测,需对脚手架内部的立杆地基承载力Pk进行计算,计算同时为Pk=Nk/Ae,其中,Nk指的是脚手架结构传输到项目基础的表面轴力标准,Ae指的是项目基础底面积。分别应用信息化技术与人工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再将所得结果做出对比(见表2),以保证数据的规范性,提升事后控制效果。

表2 数据化信息技术与人工计算法的信息对比/kPa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对于建筑工程规划、施工与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建筑企业应当提高对于信息化技术的重视度,并与工程管理进行有效融合,促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变革,提升建筑企业工程管理水平,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因此,信息化工程管理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工程管理中,需积极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持续探索并总结经验,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建筑工程信息化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月“睹”教育信息化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