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论与PDCA循环的重保模式优化研究

2024-01-16 12:43桑振群陈桂强赵丽
中国储运 2024年1期
关键词:系统论要素优化

文/桑振群 陈桂强 赵丽

文章从系统论的理论出发,基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以及质量持续改进的PDCA循环思路,提出重保模式优化的思路和方法,为提升重保任务的效益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意义。重大保障任务通常称为“重保”任务,是指在特定的重要时期内,为了顺利完成诸如物资储运、油料供应、信息通信等重大任务而需要做的保障工作。重保任务具有参与任务力量多元、多维空间共同联合、专项性强、节奏转换快等突出特点。长期以来,各个保障专业对于重保任务保障基本形成了适合于本专业的保障模式,但是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重保任务的要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等新变化、新特点,因此适应现代社会重保任务新变化新特点,优持续化重大任务保障模式对于各保障专业具有非常实际的现实意义。

一、重保模式优化的理论基础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科学。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193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系统论的思想,1937年提出一般系统论原理,通常一般系统论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独立要素所没有的性质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表现出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各组成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构成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也就是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系统内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系统内特定的作用。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要素是系统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戴明采纳并获得普及,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理),是质量管理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工作程序,也是提高工作质量的基本方法。在整个循环的过程中,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理四个阶段作为构成要素组成系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上升的循环,每循环一次,质量就会提高一步。由此,基于系统论理论,重保模式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保障模式的各个环节都可以作为PDCA循环的要素,相当于系统的组成部分,保障模式的不断优化也就是通过各要素的不断优化,进而使系统不断优化。

二、重保任务的突出特点

重保任务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一种典型现象,也是部分社会行业在行业进步历史的典型任务,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当前很多行业的重大任务保障模式通常是按照受领保障任务、组织保障实施、保障完成撤收的流程来组织。通常重保任务主要有“一高一快二多”难度大的突出特点。(一)任务要求高,保障难度大。相对于平时的常态化的保障任务,重保任务的要求高,对保障的精准程度、细节要求、各个部门专业的协同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此带来了保障的难度较平时保障的难度加大。(二)任务节奏快,准备难度大。由于重保任务通常是某个时间段内的专项任务,因此在该时间内对于参与保障任务的各种资源,例如油料储运、物资储运、信息通信、医疗卫生等专业涉及人员、物资、器材准备难度大。(三)参与力量多,协同难度大。由于重保任务的重要性,参与保障的人员与力量多元,涉及城市发展的各个专业方向,如医疗、交通、物流、储运、通信、餐饮等行业人员,中间的人员力量调度、资源分配、情况通报、保障流程等都要求整个保障模式科学合理、高效运行,由此带来的协调配合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四)突发情况多,应对难度大。重保任务在保障实施过程中,由于参与任务的人员、设备和任务节点、地域的变化,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保障过程中的随机性大,突发情况多,应对难度加大,对保障的效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基于系统论与PDCA循环的重保模式优化设计

根据重保任务特点,结合参与重保的各个专业特点,从系统论出发,将重保模式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参与人员、保障方案计划、保障组织、保障方法流程、应急预案都是系统的组成要素,可以基于PDCA循环建立持续优化模型。模型设计从优化保障模式提升保障质量入手,将P(Plan)作为优化模型的计划阶段,在此阶段需要完成保障需求分析和保障方案的拟制,主要包括时间、内容、参与人员、保障方式、任务目标等内容。D(Do)作为基于保障方案的实施阶段,根据方案计划,组织保障实施。C(Check)作为保障效果的检查阶段,根据计划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总体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按程序反馈。A(Act)作为接受反馈与评估结果的行动阶段,要根据检查评估反馈给出的结果,进行因素分析,优化弱项,对下一阶段的保障模式作出合理的计划调整。由此,基于系统论的一个PDCA循环完成,下一个循环开始,如此往复,达到持续优化整体保障效益的目的。

图1 基于系统论与PDCA循环的重保任务保障模式模型

四、重保模式优化方法策略

从基于系统论与PDCA循环的重保模式持续优化的角度出发,重保任务作为一个整体,每一个环节与参与人员都是系统的一部分,都会影响到模式的持续优化与最终效果。提升重保任务保障效益,必须紧贴重保任务特点,坚持针对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统筹设计,科学确立推进优化中前进的发展思路。为此,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一)精准进行保障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在需求工程这一概念兴起之后,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解决需求问题的主要工作阶段之一,是工程建设领域中,开展系统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为解决问题、满足需求所应具备的能力进行的研究论证活动。但重大任务保障模式方面的“需求分析”,完全不同于工程建设领域的需求分析,体现的不是某个系统的功能或性能方面的需求,而是着眼整个重大任务保障的需求要求。因此,需要结合重保任务的具体实践,综合考虑已有条件、协同配合、保障模式等方面因素来进行分析。(二)严密制定应急保障方案。对现有保障专业、人员力量进行反复梳理的基础上,针对需求分析结论和任务保障要求在充分预测的基础上制定保障方案,根据保障方案,有计划地组织人员、设备、物资进行演练,一方面提升保障人员对方案的熟悉与相互协作配合的默契程度,另一方面能够反复验证方案的合理性与适用性,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补充修订。(三)快速严密组织保障联络。针对重保任务保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能够按照预案,做到快速反应,统筹各类资源力量,根据重大任务需求,运用各种信息联络手段,为参与保障任务的各类人员、联络提供通信手段,确保任务保障的有序开展。(四)加强应急保障能力训练。依据重大任务保障方案与预案,组织各级、各类专业保障力量分层次、分重点进行能力训练,对重大任务指挥部人员要重点加强对各类应急情况下情况处置的基本方法训练,对参与任务的各专业人员要重点加强任务职责、专业协同、协作配合、快速反应的能力训练,确保能够做到在复杂的情况下完成重大保障任务。

引用出处

[1].马汉增.型号标准化工作过程的PDCA[J].航天标准化.2015-5(5)

[2].贾晓峰,高芳.科技治理框架下国家科技重大任务形成机制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20(8)42-46

[3].鲁全.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模式初论——基于管理体制的视角[J]社会保障评论.2021(2)48-60

猜你喜欢
系统论要素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6年第20届系统论,控制和计算国际会议
系统论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