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新丝路,奋楫新格局
——2022年度『海洋人物』发布

2024-01-17 21:27安徽孟晓东
初中生写作 2023年12期
关键词:塑料海洋垃圾

◎安徽 孟晓东

时事观察

2022年度“海洋人物”发布

他,历任“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长,15次穿梭南北极,创造了多项航海史上新纪录;他,“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为我国深海装备研发、深渊科学研究做出重大贡献;他,坚持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建设了国家海产贝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国内最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示范基地;他,被誉为中国海洋碳汇研究先驱,30多年来深入研究微生物及其在海洋环境变化中的作用,揭开海洋碳汇之谜……他们是海洋历史的书写者、海洋科技的探索者、海洋资源的守护者。

2023 年6 月8 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也是我国第十六个“全国海洋宣传日”,自然资源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2022年度“海洋人物”。赵炎平、邱华、胡建、侯静、叶聪、焦念志、李长青、严正平8人和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集体)、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集体)被授予“海洋人物”称号。在访谈环节,围绕建设海洋强国,“海洋人物”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他们远征极地、守岛戍边、耕海牧渔、科技兴海等海洋故事,引起现场观众的广泛共鸣。

多维解读

榜样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然资源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2 年度“海洋人物”,有利于大众通过这些榜样人物的事迹,更好地去认识海洋、关注海洋、保护海洋,共同守护全人类所共有的蓝色家园。

生态保护。森林是地球之肺,海洋是地球之心。万顷碧涛之下,万物繁荣生长,构成了这颗蔚蓝色星球的主色调。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和国家安全的屏障,是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自然资源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的2022年度“海洋人物”,都为海洋生态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社会责任。海洋生态保护是地球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海洋生态,就是保护地球生态。2022 年度“海洋人物”,就是用他们各自的实际行动承担起了一份神圣的社会责任,而海洋生态保护理应成为每一位地球公民的责任。

时评新声

海洋垃圾之殇

小李哥影视剪辑

我一直很喜欢任贤齐和郑秀文主演的一部电影《夏日嬷嬷茶》,也一直为电影里银色的沙滩和蓝色的大海着迷。

长大后看到大海,才发现这里和电影里的景色完全不一样。大部分的海滩和大海都被人类的垃圾覆盖,非常令人失望。

许多科学家仍然认为全球变暖是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的罪魁祸首,但实际上海洋垃圾才是主导因素,海洋生态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存在了大约46亿年,但是地球这个名字并不是很准确,因为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8%,地球上99%的生物都生活在海洋,虽然有我们从未见过的生物。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目前人类排入海洋的生活垃圾过多,而海洋动物依赖海洋生存,导致它们的生命已经岌岌可危。

尽管海洋有自我清洁的能力,但面对如此多的海洋垃圾,海洋本身也无能为力。许多海洋生物甚至还没有被人类发现就已经灭绝了。科学家们甚至在马里亚纳海沟发现了塑料垃圾,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发现。

多年前,数十个国家组成了马航MH370搜寻队。当搜寻队一次次穿越印度洋时,他们发现了很多疑似飞机残骸的物体。但无一例外,发现的都是漂浮在海洋中的垃圾。

在远离海岸的印度洋深处,搜寻队发现了大量垃圾。这些漂浮的海洋垃圾有的长达数十米。海面上漂浮着各式各样的塑料垃圾和生活垃圾,而马航搜寻队的发现,也首次向人们揭开了海洋垃圾的真面目。据保守估计,全球每年有850 万吨垃圾流入海洋。11年前,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200多个国家每年产生近2.8亿吨塑料垃圾,最终有480万吨至1300万吨垃圾流入海洋。

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百余个沿海国家的海岸线上布满生活垃圾,每平方米沙滩上有5 至6 个塑料瓶或塑料袋。如果把这些塑料垃圾铺在地上,可以覆盖上百万平方米。

要知道,排入海中的塑料垃圾,短时间内是无法降解的。这些塑料垃圾给海洋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并将持续数个世纪。许多海洋生物,例如鲸类动物、海龟、海豹、海狮和鸟类,都死于进食垃圾或被垃圾缠住。

垃圾不仅威胁动物的生存,也对行驶中的船舶造成安全隐患。许多船只因螺旋桨动力系统被渔网或塑料缠住而发生故障。

现在,海洋中的垃圾成倍增长,塑料在这些垃圾中占了非常大的比例。许多微塑料的尺寸非常小,却能够对生物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微塑料的长度不到一毫米。浮游生物甚至将微塑料作为食物,然后一层一层地传递给上层捕食者。

最后,微塑料会堆积在鱼体内,然后被人类捕获食用,这也是在人类身上检测出很多塑料成分的原因。

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实行垃圾分类。以环保、科学的方式处理生活垃圾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必须减少向海洋排放的垃圾数量。

热点链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互通的海洋,联结了世界七大洲,也让各地的人们命运相通。两千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华民族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汹涌波涛,闯出海上丝绸之路。六百多年前,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开创了人类跨洋航行的空前壮举,架起了与世界相交的友谊桥梁。在当代,中国航海人犁海耕波,逐梦深蓝,为保障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开辟海上航线,架起促进全球经贸往来的桥梁和纽带,使海上丝绸之路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我国是海洋大国、航海大国、造船大国,拥有广袤的管辖海域和漫长的海岸线。在我国推动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致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航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约95%的进出口贸易货物量通过海运完成,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遍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港口规模、船员数量、造船产量、海运船队规模等位居世界前列,海洋生产总值2022年首次突破9万亿元人民币。

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图强,提高全民海洋意识,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不畏艰险、求真务实,同舟共济、包容合作”的新时代航海精神;要坚持人海和谐,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共同守护好人类的蓝色家园;要坚持科技创新,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引领安全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共同建设美好未来。

——《犁海耕波,逐梦深蓝——交通运输部2023年中国航海日公告》

猜你喜欢
塑料海洋垃圾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倒垃圾
塑料也高级
塑料
塑料和聚合物的超声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