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融合』的实践管窥

2024-01-19 13:40英德市第一小学黄淑娴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建构心理健康德育

文英德市第一小学 黄淑娴

一、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融合”的意义彰显

1.有利于更新教师的德育策略

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融合”的高效开展,有利于更新教师的德育策略,建构全新的德育范式。

2.有利于打破陈旧的德育架构

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融合”的高效开展,有利于打破陈旧的德育架构,建构小学德育的策略体系,生成小学德育的弹性和开放性。

3.有利于完善僵化的德育生态

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融合”的高效开展,有利于完善僵化的德育生态,打造小学德育新的质感和张力。

二、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融合”的推进策略

1.促进双向融通:打造双融合的价值高地

推进双融合,要注意促进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通。

(1)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建构积极的师生关系。要想促进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融合”,促使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就要注意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建构积极的师生关系。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互动意识,积极建构和引导学生的心灵向正向方向发展。教师要注意坚守学科教学主阵地,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子,净化学生的心灵,着力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

(2)积极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当前,小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比较复杂。同时学生的心理世界比较脆弱敏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对早期学生的异常行为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早点拨。积极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性格特征、思维模式等,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心理健康小档案或成长记录卡。在进行心理辅导和介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调整自身生活,优化体验感知,列举学生身边的德育实例,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助力。

2.勾连学科教学:创生双融合的逻辑驱动

推进双融合,就要紧密勾连学科教学。坚守学科教学主阵地,能够为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融合”提供实践基石,强化小学德育的生活化转型。小学各学科本身就蕴含着强烈的生活化、实践化、情境化特色,各学科教学内容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和德育因子。要想构建高质量的小学德育体系,不能光靠德育处或初中班主任这单一的德育支点,不能光依靠思想品德课等单一的教学路径。要注意挖掘各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元素和德育因子。注意引入学生熟悉的耳熟能详的德育生活素材和德育生活实例,注意引入当下时兴的德育热点话题,引领学生主动讨论、主动探究、主动分享、主动表达,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和协作学习中。例如小学德育课可以挖掘课文文本中榜样人物的优秀事迹、革命故事,可以积极推动“党史进课堂”活动,或者在学科教学中引入思政资源。教师要注意深度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可视化、形象化、直观化的德育情境。这些都为小学德育的高质量开展准备了条件。

3.设计融合活动:搭建双融合的路径支撑

推进双融合,要注意开展有效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活动。通过主题班会、趣味游戏等多样化路径,注意深度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构建相应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情境和场域。

首先,教师要积极开展以相关心理知识和德育精神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例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知识在线PK、德育精神朗诵、德育精神演讲等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运用合作讨论或竞赛比拼的方式,着力锤炼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积极在班里营造浓郁的心理健康氛围。

其次,突出活动的趣味性。例如,可以通过德育课堂情景剧、心理健康小品、心理健康相声等,让学生在趣味性、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活动中,学到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策略,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精神的洗礼和道德的重构。

猜你喜欢
建构心理健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