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变革课后学习方式

2024-01-19 13:40广州市荔湾区广雅小学吴洁仪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民风民俗数字化

文/广州市荔湾区广雅小学 吴洁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体现大语文观,就要从作业着手,要关注作业的人文内涵和实践运用,体现综合性、差异性、自主性。”在“双减”政策落实下,作业的价值不在于“量”的多少,而在于“质”的优劣。作业设计更应要立足单元目标,精准定位,借助数字化转型。通过项目式的融合加强学习内容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在整体视域下关注各课时之间的横向联系,设计不同课时有梯度的作业内容,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有序性、整合性和最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挑战,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民风民俗”为单元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这些课文体裁和题材不同,但都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反映了中华民俗文化的丰厚博大。基于分析,我确定本单元作业设计的核心任务主题为“我是民风民俗的推广使者”,以“传承和弘扬”为明线,设置了三站旅程——走“近”传统文化、走“进”文化魅力、走“浸”文化传承,让学生在每一站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在浸润中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推广使者;而暗线则以语文要素训练点作为贯穿单元的学习,每一站均设计了相应的活动和任务,在不同阶段提升学生的“四力”的发展。

一、大数据调查,精准定位目标,形成单元整组系统作业

为了更好地开展本单元的学习和研究,在本单元的主题任务启动前,我利用“问卷星”对学生进行了初次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星”的使用、预习单的推送,实时收集学生的反馈,借助数据即时转换成一目了然的统计表,帮助我们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学情。从研究结果可看出,学生对节日民俗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且兴趣浓厚,但对民俗的多样性和背后的寓意了解不多。此外,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篇章感知能力,但在篇章详略安排的认知和目的上存在不足。因此,我们以“我是民风民俗的推广使者”为核心情境任务,整合了三大板块、五个活动,单元的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均形成多个“组合拳”,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比较与发现、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的语文实践任务活动中,联通生活与学习,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

二、双线相互推进,以任务为载体,环环相扣发展学生“四力”

统编语文教材以双线组织单元内容,突出训练目标的连续性和发展性,突出能力培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为此,结合单元特点,打破学科界限,让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相互推进,设计出以任务驱动的单元作业设计,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四力”,发挥作业的价值,把课前、课中、课后所设置的任务相连通,调动学生原有的学习力,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数字化赋能,前置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智能技术进行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借助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自主预习,能够提升预习效果,突破了传统静态的书面作业形式,以立体的视听方式,让学生体验了作业的丰富多彩和乐趣,创新作业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学习兴趣。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提前在网上收集有关介绍中外民俗民风的资料、图片及视频,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预习作业。通过QQ 班级群,让学生把自己的预习成果传送到网络平台上来共享。此外,我还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预习课文,提高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兴趣和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语文积极性。

(二)数字化赋能,借助“种子课”,体验全新学习乐趣

无论是走“近”传统风俗,还是走“进”文化特点,《北京的春节》一课都起到“种子课”的作用,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埋下了学法的“种子”。课堂上,利用班级学习平台,发布任务——用线段图绘制自己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并借助导图介绍自己家乡的春节,完成后发布到学习群,让课堂高效。在第二站的走“进”文化特点里,把《北京的春节》的思路作为脚本,创设镜头拍摄,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品修辞、多角度分析等方法品读课文,感受老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重点部分写详细的,并说出有详有略的好处。“种子课”对学生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思维训练点,为第二课《腊八粥》中组建拍摄队合拍镜头打下了方法基础。此外,借助资源包拓展阅读,联结生活实际,分享自己家乡的春节,感受多样传统民俗的魅力,增强民俗文化认同感。数字化的应用与发展,不仅改变了学生固有的课堂学习方式,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语文课堂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为真切地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数字化赋能,用好两篇“自主学习课”,合作推动“四力”提升

在数字化的环境下,网络为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性提供了强而有效的优越条件。如《腊八粥》和《藏戏》这两篇课文,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模式下逐步推动和巩固学生在《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时所掌握的“四力”——课前学生搜集腊八粥和藏戏的视频,课中分享,小组合作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脉络再发布在班级学习平台,借助留言板功能互相点评,激发积极心态,踊跃参与学科学习中去。

(四)数字化赋能,借古诗联结生活,追根溯源寻文化“根”

数字化的开放性等特征能够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便利。学生可随时结合具体的需求获取资源,教师也可利用网络资源参与教学活动的规划。我国的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就有其文化的“根”所在。因此,本单元的第3 课和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正是给学生创设追根溯源的平台,让学生通过主动“听”——听老一辈人讲述家乡的风俗及其寓意,主动地“搜”——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更深入了解民风民俗背后的深刻内涵。在自主学习、自主寻“根”的基础上,通过课堂上合作交流与分享,为最后的“表达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自主整理学习资源的同时锻炼创新能力,最大限度提升学习的效率。

三、创设体验活动,“互联网+”,让“表达课”有效“输出”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整合意识,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因此,要真正检测学生是否从前面四篇课文中有效“输入”,“表达课”就是用于给予学生能否有效“输出”的平台。如“家乡风俗代言人”帮助学生整理本单元活动中的成果,让学生为民风民俗进行现场的代言活动。课后,学生通过微信的朋友圈、QQ 群等信息技术媒介把家乡的民风民俗进行推广,让学生借助口头语言的表达感受多样的文化魅力。习作“家乡的风俗”,则以“阶梯式”的形式指向习作的语文要素,在落实实施的过程中,不仅是学生“四力”提升的体现,更是为本单元最后的习作“输出”搭建了有效的支架。

四、多元评价机制,分层体现个性化,促进学生反思评价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贯串语文学习全过程,终结性评价包括学业水平考试和过程性评价的综合结果。”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积极的参与者与合作者,我们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实行多元评价,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和自能发展。在本次的单元作业整体设计中,除了评价标准和评分人外,还设立了“加分项”,是为了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而设置的分层作业。例如,《藏戏》一课的作业中,分成两个层次:能用表格或思维导图梳理《藏戏》的脉络并标注重点部分,为基础层级;能图文并茂且有所创新,为优秀层级。学生在校借助班级QQ 群作业栏,可以浏览其他同学的完成情况,并进行实时点赞、语音或文字留言,实现同学间的互助评价。除了作业内容的分层,制定的“评价人”一栏更是一种多元评价机制,可教师评、学生自评或生生互评、家长评、“小老师”评等,网络便捷的即时性,让多元化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学生在本单元的作业任务驱动下所呈现的过程性成果来看,在数字化的赋能下学生,不断地进行着听、说、读、写、演的尝试,在鉴赏、比较、整合、提炼、表达的训练过程中,感受着中华习俗的多姿多彩,学生的感悟文化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传统文化的“根”更是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心中。更重要的是,经过阶梯上升式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也在作业任务的阶梯式的推进下得到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借助“双减”政策的东风,科学地使用数字化技术,从作业这个着手点优化整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综合的、多元的作业训练中拓展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开放性,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让语文作业焕发生命的色彩,实现课后学习方式的大变革。

猜你喜欢
民风民俗数字化
冬季民俗节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民俗中的“牛”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民俗节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多彩民风
数字化制胜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浅析明清时期地理环境对王家营地区民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