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段“1+X”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4-01-19 13:40珠海市高新区金鼎第一小学潘丹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文/珠海市高新区金鼎第一小学 潘丹

所谓的“1+X”阅读是指在实施阅读教学的时候,以语文统编教材课文作为基本点,拓展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教学实践。我校开展了在小学低年段进行“1+X”阅读教学的研究。相对于中高年段,低年段的学生呈现出如下的特点:1.识字量不多,阅读障碍多;2.阅读经验不足。但是经过一个周期的课题研究实践证明,在低年段开展“1+X”阅读教学行动是可行的。学生大幅度增加了阅读量,学习了不同阅读方法,积累了独特的阅读经验,最终提升了阅读能力。在低年段开展“1+X”阅读教学,有几个点值得探究。

一、开展“1+X”阅读教学实践,大力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量

(一)培养了学生的浓厚的阅读兴趣。新课标对学生课外阅读量有硬性的要求,但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量常常达不到学段的要求,归根到底,是由于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的兴趣。在“1+X”阅读模式的视角下,将几篇具有相似点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加深了阅读体验。同时,在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提升。

(二)提升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l+X”的创新点在于以“1”带“X”群文阅读教学。在这一种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须树立知识迁移的意识,改变之前零碎、孤立的阅读教学方式,要教会学生从教材文本中学习阅读方法、阅读策略,运用到类似的文体中,完成知识的迁移。“1+X”阅读教学,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三)实现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拓展。“l+X”群文阅读教学中,通过确定一个中心议题,选择相似的联读篇目,进行有效的整合,让更多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进入课堂教学,实现了课外阅读的拓展。

二、开展“1+X”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提高识字效率,扫清群文阅读障碍。一是要激发学生对识字兴趣。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在识字教学中,可以结合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识字教学。在游戏中开展识字教学,是培养学生识字兴趣的有效方法。譬如识字闯关、走迷宫、摘果实、戴头饰表演识字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识字游戏式。二是掌握汉字基本构字方法。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观察汉字的字形,可以大致猜出汉字的意义。让学生认识主要的造字方法,能大大提高识字效率。三是加强随文识字。新课标对低年级识字的要求是“认写分开”“多认少写”,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与集中识字教学相比,随文识字具有灵活性,它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景中进行识字,加深识字记忆。

(二)构建适合的“1+X”阅读本文体系。1.首先,要确定“1”文本材料来源。在“1+X”阅读教学体系中,“1”是关键,具有统领和灵魂的作用,它作为中心文本,文本材料组织的一种主题或议题,也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一切活动都要以“1”为基础。在低年级阅读教学实践中,可以把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直接作为“1”的文本来源。统编教材课文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了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大胆创新,强化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课文的选择上,秉承了经典性,文字兼美,适宜教学和时代性等标准。对于我们低年级教师来说,直接从教材中选择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中心文本。2.“X”文本的选择原则。在“X”文本材料选择上,可以从相关性原则、难度适应原则等方面考虑。

(三)注重阅读策略的指导。1.发挥“1”文本的借鉴示范作用。在阅读教学实践中,“1”文本提供了阅读策略教学的范本,“X”学生采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开展自主阅读的过程,这也是体现了“1+X”群文阅读由扶到放的学习指导策略。因此,在教学“1”文本材料时,要把阅读策略的传授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比如文体的学习,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对“1”文本文体的学习,使学生产生对该类文体阅读的认知,初步掌握“1”文体的阅读方法。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X”,把学习课文“1”的方法运用到“X”文本的阅读中,提高了自主阅读的效率和质量。2.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方式,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如教学《寓言两则》时,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指导学生通过抓住人物对话、动作和表情关键词,演好故事情节,体会寓言中包含的道理。在接下里的两篇联读篇目《蚂蚁和蜣螂》《种甘蔗》,也采取了角色扮演的方式,完成对文本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