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五育并举”理念融入高校辅导员工作路径探索

2024-01-19 13:40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林韵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专业课程辅导员

文/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林韵

湛江卫生学校 李凤琼

在探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时,考虑到大学生年龄阶段,应当加强辅导员思政教育的主导作用,且注重精细化、个性化的工作策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辅导员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促进学生的思想价值、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体质健康、审美情趣、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共同发展。

一、“五育并举” 理念之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意义分析

(一)明确工作任务。五育并举是一种培养“全人”的教育理念,明确指出了人的发展是兼顾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综合劳动教育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因此在该理念的指导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就需要从这几方面做起,保证并协调学生在各个层面的锻炼和成长。坚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学管理理念,努力提升辅导员岗前素质。

(二)规范工作内容与标准。对于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辅导教师,在我国古代就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孔夫子热爱并终身从事教师事业,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认为教师应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这些为人师者的规定千年不衰、历久弥新。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全人教育理念,教师需要以自身行为展示出全人风采,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积极实践;爱护学生,孔子不仅爱护学生,更要尊重学生;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自己。孔子是“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教师的光辉典范,它所体现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二、“五育并举” 理念融入高校辅导员工作路径探索

(一)以德育为基础,加强思政教育。1.主抓德育课程。大学思政工作开展的意义在于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发展,使之成为合格健康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关注学生思想情感的发展要求把班级每一次团体辅导都落实到位;其次,精细化的思政辅导对于身心发展处在过渡阶段的大学生来讲是十分必要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2.开发“课程思政”。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初级阶段,通过理论上的顶层设计,开发出“课程思政”详细而全面的教学实施方案,不仅要高效衔接其他专业课程、对接学生实际的生活学习需要,还要高质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成为培养高校学生价值观的主阵地。从而体现“课程思政”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直接教育意义,在其他专业课程中间接的育人目标。3.拓展辅导员德育能力。辅导员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熟悉教与教学管理相关的原理知识,以渊博的知识成为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的发展情况,主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扰。

(二)以智育为核心,强化学业就业。1.强化理论修养。高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是为了向学生传播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旨在提升学生的才干和智慧,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因此,高校教育最主要的仍然是学生对所在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积累起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专业的发展脉络、具体内涵、发展前景等等层面进行系统性掌握后,才具备了基本的生活实践能力。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督促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层面的修养,精熟于书本上理论知识,并结合自我学习生活经验进行内化理解,整理出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和创新发展,为实践的转化而奠定扎实的基础。2.增设实践技能。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策划组织者,应该结合所在专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实践时间,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主题与方式,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实践内容。在具体实践中,辅导员应该密切注意学生的实践过程,关心学生在实践中的成果和进步,解决学生的疑难困惑,发展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意愿,并协助学生整理实践报告,从而汇集成完整的实践历程。3.增设就业指导。这里的指导可以在日常理论知识讲解中、或是社会实践工作中,让学生明白当前的就业形式和所在专业的市场需求等等,增进学生对工作和学习的认知。

(三)以体育为保障,拓展体质健康。为了抓住体育的保障作用,首先应该紧扣正常体育课程的落实,使学生在常规性的体育课程中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并以常规的体能测试来衡量学生的体育发展。除此之外,辅导员还应设计丰富多样的体育课内容,在专业体育教师的协助下,落实在学生的实际校园生活。既培养了学生的体育爱好、体育技能与专长,还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学生对健康体魄的重视,对全面的素质教育的认同和支持。其次要注重体育精神的培养,这是体育教育的终极形式。

(四)以美育为突破,增强艺术审美。辅导员应该以美育为突破,增强学生的艺术审美。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精深的教育资源来培育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感受、发现、体验、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以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高尚的生活情趣,以及体现人生文明素养的教育。这些教育最好融入日常的班级活动中,不管是目标性的实践活动,还是出游聚餐,辅导员应该发挥出自己的带领和组织作用,帮助学生从美育领域对生活进行突破建构。

(五)以综合为重点,深化劳动精神。1.了解劳动教育的现状。第一,劳动教育中劳动与教育的分离,劳动只是单纯的体力劳动,没有进行精神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第二,劳动教育中劳动与实践理性的分离,劳动教育并不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并不重实践操作的科学合理性;第三,劳动教育中脑力与体力的分离,手脑并用的教育才是高效的教育,才是真正为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所设计的教育。2.将劳动教育与其他教学相融合。首先辅导员可以在班集体活动中,在不同的活动阶段,以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与含义来展开影响式教育。可以是辅导员以身作则进行劳动,也可以是对劳动积极的学生加以肯定,从而带动班集体的学习。其次,辅导员要向学生强调日常劳动教育的要领,引导学生在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主动把专业课程知识学习与劳动实践相结合,或者直接付之于实践。3.选用时代楷模的经典例子。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兢兢业业的医护工作者,这类反映大无畏劳动精神的故事,把寓言故事中热爱劳动,凭借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来抗击疫情的不屈奉献精神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感受到劳动的光荣和劳动所创造的一切可能性。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专业课程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