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写作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演变

2024-01-19 14:52姜德锋
法治新闻传播 2023年6期
关键词:简讯新闻报道消息

姜德锋

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已经成为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新军,同时也是主流媒体走向融合时代的重要发力点,甚至已经成长为“主流新媒体”。三种新媒体的新闻报道样态、特点和优势,既源于其自身的媒介技术特性,也是全媒体报道生态中长期选择和适应的结果。新媒体新闻报道当然有其革命性重构的一面,但梳理它们与传统新闻报道体裁的同一性和连续性,更有利于理解其本质和规律,进而推陈出新、继承发扬,全面掌握和驾驭新媒体消息的采写报道。

消息文体及其常用工具

消息是新闻报道的典型体裁,狭义上的新闻指的就是消息报道。一般公众对媒体新闻报道的认识与想象,如必须及时、真实、客观、公正、准确等,也主要是针对消息这种文体而言的,特别是其中的动态消息,后者的任务“是以最快的速度,报道社会与自然界的最新变动,传递最新信息”。①消息文体因为简短,所以写作速度快,适合于最快地报道客观事实。

因为适于及时地通报最新发生的事实,所以消息报道富有冲击力;又因为多强调报道事实本身,所以消息的客观性强,易为不同阶层、不同立场的读者接受。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报纸间的新闻竞争以及电报技术方面的限制,激发了战地记者的创造力,他们最终发明了消息的导语。即在报道开头用一小段文字简明扼要地报道战况及结果,然后再从头叙述前线战斗过程及结局。导语和倒叙的叙述方式的普及,形成了沿用至今并推广到世界各地的倒金字塔结构。至此,新闻报道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文体,从而与文学叙事和讲故事等传统彻底区别开来。“因为有了导语,新闻才成为一种特殊文体,它不仅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规范,更是一种传播思想。”②在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有“高语境”与“低语境”文体之分,消息报道属于低语境的文本。它以客观平实准确的文字报道事实,让人无须联系更多的背景和因果即可以知晓相关的事实变动。

消息文体报道新闻,实践中往往借助四种“工具”或称要素,即新闻背景、直接引语、现场描写和使用数字。运用这些要素,不仅使消息呈现的事实更加丰满、生动和可信,而且也能策略性地体现媒体和记者的态度和倾向性,使媒体的主观立场得以客观地表达。比如背景材料,既可以烘托突显事实的原因及新闻价值,也可以隐含记者的解释与观点,因此有“藏舌头的艺术”之称谓;而使用直接引语则被称为“借嘴说话”,任何采用的直接引语都是材料选择的结果,这中间难免不包含记者的爱憎与褒贬,更关键的是直接引语是以陈述真实情况的名义表达出来的,可以无形中影响受众的认知和情感。

同样道理,运用现场描写,既能使事实传达逼真,加大信息量,还原情境,也能表达和激发情绪情感;新闻中运用数字,则可以使事实更加具体、翔实、可信。

参照“简讯”写作微博消息

新闻报道实践中,消息也区分为不同种类,比如一句话新闻、简讯、动态消息、分析性消息等。

一句话新闻,典型的就是电视屏幕下边飞过的字幕,它以一句话报道一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简讯则是消息的浓缩,有时甚至连标题也没有。报纸上往往多条简讯报道被编辑集纳到一个栏目里面,借此增大信息量。在电视新闻中,简讯往往被归为一组。一般而言,简讯是新闻的梗概,电视新闻中的简讯多由主持人口播,可配以相应的动态画面。这样的简讯不安排同期声,少有新闻背景的交代,也没有记者在新闻现场的出镜报道。

在多媒体时代,微博新闻报道与简讯类似。报纸简讯只用一段文字概述事实,微博新闻技术也不支持分段书写的功能。它一般只以第三人称视角陈述通报一个事实,虽然五要素齐全,但一般没有细节的呈现。微博虽然也要有标题设置,但只限于一行题。这与传统报纸消息复杂的标题结构区别较大,后者往往制作成两行甚至三行的复式题,甚至还有虚题和实题之分,而微博新闻的标题全部是一行短标题,理论上讲也都应是实题。

微博新闻以往有严格的字数限制,所以一方面要求如简讯一样罗列五要素报道新闻事实,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碎片化的报道特色,比如一条微博只报道一个事实一个细节,客观上借助多条、多人、多角度的报道形成有关某一新闻事实的拼图。此外,微博新闻本身就可视为全媒体新闻,既可以结合新闻图片、图表,也可以链接音视频材料。

当然,小身量的微博新闻也不完全是“故事梗概”,也可能呈现一个小的细节,包括主流媒体的时政新闻微博报道也往往如此,形成类似“花絮”式的故事报道。

参照“新闻特写”写作短视频新闻

在传统媒体时代,特写兼具消息与通讯报道的一些功能和特征,它以呈现传神细节或者新闻现场见长。“是以描写为主要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断、剖面或者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新闻体裁。”③特写一般专注一个生动的、富有意义和人情味的细节,通过回顾背景、现场描写、直接引语或者同期声等工具形成生动的报道。从而与长篇大论的报道、与严肃刻板的文章形成对照,因其清新简短、跃然纸上、情理交融而深受欢迎。

在全媒体传播时代,特写的上述特色为短视频承接并发扬光大。在故事细节或者现场新闻的全新呈现方面,短视频无疑更具优势。以时政类短视频为例,它往往选择新闻事实中最精彩瞬间的画面、影像,或者最具代表性的同期声而展开,有时会以文字交代些许背景,有时则干脆直接推出画面,直接爆出同期声,先声夺人,形成短视频特有的冲击力,牢牢抓住网民的眼球和注意力。

比如,获得2021 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短视频《美方不行待客之道,中方严正回应》就是如此。它直接呈现中方代表在中美谈判现场的犀利回击:“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当时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刚刚提出“平视世界”的论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敏锐地意识到,“这句话本身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消息”,于是不顾现场事发突然,仍紧急摄制了这关键一刻。后方编辑团队则“有意保留现场英文交传声音,原汁原味向全球传递会晤的真实情况,服务国际传播”。消息通过总台面向全球播出后,18 次登上各个社交平台热搜,发布后一小时单平台播放量达4000万,全网总播放量达23亿次。④

再比如,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与美国总统拜登会谈后话别的一幕,央视制作的短视频也同样精彩。视频呈现的就是两国元首现场对话,虽然十分简短,却张力十足,意涵深远。

短视频直陈现场,呈现精彩瞬间或者特色对话,借助平台和媒体特色而成功传播。虽然是碎片化的,但其被接受喜爱,离不开全媒体报道的整体效果。短视频本身虽无背景交代,但它是相关热点事件报道的一部分、一朵花絮,是其中的高潮。这也体现了全媒体报道中短视频的分工和站位。它位于系列报道之中,由新闻“华彩乐章”构成。

除了在与新闻特写的相似点上掌握短视频新闻外,还可在与传统消息文体及其播报语态的区别中体会短视频新闻文案的特点。有学者就曾将时政新闻短视频与央视《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总结出富有启示的三点区别:一是传统新闻报道严肃、权威,但也不乏刻板,属于“去个性化叙事”,而短视频新闻由平台与媒介属性决定,呈现鲜明的个性化与风格化;二是传统时政新闻播报多采用全知视角模式,坚持第三人称叙事,时政类短视频则采用以“我”“我们”第一人称视角的叙事模式,拉近受众距离,带动受众情绪;三是短视频以轻量化内容弱化宏大叙事,为在最短的时间内制造高潮留住受众,轻量化内容成为时政短视频的必然选择。⑤

参照“分析性消息”写作微信公众号新闻

微信公众号新闻报道写作中,可以整合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多种新闻素材,能够丰富新闻传播形式和内容,带来丰富情感体验。而且公众号是分众化媒体,其受众相较传统媒体更为清晰,所以新闻报道可以深入结合受众的需求,发掘事件的新闻价值,提供受欢迎的报道作品。而受众的各类反馈如阅读、点赞、转发等,不仅有助于及时了解传播效果,更重要的是为优化报道选题、提供适销对路的新闻产品提供了依据。

微信公众号新闻虽然在时效性方面比报纸、电视新闻更具优势,但却稍逊于微博和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的新闻报道,也会受推送期数的限制。在全媒体新闻报道实践中,公众号新闻真正的特色和长处是细致和深度,以及随之而来的思想、观点和舆论引导能力。有研究者已经指出,“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报道纪实类和观点评论类文章则更加普遍”,同时认为公众号的一些观点评论类的话题,除解读角度新颖外,还追求建设性、专业性和引导性。⑥因此,全媒体报道中可以参照“分析性消息”进行公众号新闻的写作与报道。

分析性消息与报道“事”的新闻有别,它是以传播观点、意见为主的消息,“是一种传播者主观色彩外化的新闻”,因此也属于典型的深度报道。同时,其应用范围又十分广泛,“新闻分析、解释性新闻、新闻述评、背景新闻等都属于分析性新闻的范畴”。⑦

公众号新闻在文章容量、时效性方面的特点,都决定了其在分析性、深度化报道方面的优势。许多公众号新闻都定位于对新闻背景的分析、对新闻事件的评论和对新闻事件趋势意义方面的发掘,或者从专业高度进行权威解释,或者从舆论引导方面及时介入。一句话,就是善于提供表象之后的深度信息服务以及知识普及和舆论引导。

比如,公众号《胡锡进观察》在2023 年11 月推送的《中美这个重要数据,真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和《老胡诚恳认为,我们城市里的安检过度普及了》,就堪称分析性消息的典型。前者如题所说,其针对的“重要数据”是当时海关总署发布的,通报2023 年前10 个月,中美贸易总值同比下降7.6%,远低于同期中国外贸增速。当时,这个数据让“美国正在与中国脱钩”以及“外资加速逃离中国”的说法又顺势炒成热点。对于上述舆论,胡锡进及时回应,以公众号文章进行有力反驳,指出这个数据不能作如此简单的解读。首先指出中国利用外资的基本面是稳固的,出现对外资吸引力下降也是实情,对此国家在认真对待,新举措不断推出,相关努力是有效果的。然后,一方面主张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让经济增长重新强劲起来;另一方面倡导中国民间需要跟上官方路线,舆论不能鼓动中西社会对立,对西方企业和民众都应像过去一样热情友好,要尽最大努力限制地缘政治分歧向经济和人文领域扩散。在后一篇文章中,胡锡进针对中国社会大量存在的地铁安检,以至高校校门“人脸识别”现象,提出批评性意见。旗帜鲜明地主张增进社会层面的自由和流动,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微信公众号新闻如同分析性消息一样,除以“观点、见解”等作为文章的灵魂,以新闻性与客观性为特色之外,还应发挥数字媒体的优势,制作穿插各类图表,强化视觉传达效果,突出思想性和客观性。

猜你喜欢
简讯新闻报道消息
简讯
简讯
一张图看5G消息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Abstract
简讯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