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多元阅读中提高读写能力

2024-01-19 13:40信宜市玉都街道中心学校余家灿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读写能力拓宽意林

文/信宜市玉都街道中心学校 余家灿

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读写是重头戏,阅读和写作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进行多元阅读,在多元阅读中提高读写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总目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抓好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多渠道拓宽课外阅读,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

一、内外结合,拓宽阅读视野

奥维尔·普瑞斯特科在《给孩子读书的父亲》中说:“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由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这给了我们启示,如果你的学生体会不到课外阅读的趣味,尽管你在课堂上声嘶力竭地要求孩子多阅读,也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

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从少年版《意林》中选择了一些故事性强的文章读给他们听,例如:网络上热播韩红演唱的一首歌《天亮了》,这首歌感情丰富、细腻,班级的孩子也很喜欢这首歌,每天的课前一首歌时间都是在反复哼唱这首歌。刚好《意林》刊登了韩红创作这首感人至深的歌曲背后的感人故事,我把故事念给孩子们听,他们听得很动情,对《意林》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班上兴起了《意林》阅读热潮,课余谈论的都是里面的感人故事。为了激发孩子们朗读的兴趣,我又效仿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朗读者》节目,在班上开展同样形式的“朗读擂台赛”朗读活动,每星期二的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为朗读精彩章节的时间。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演绎了《可爱的中国》《草房子》《珍惜》《昆虫记》《小英雄雨来》《稻草人》《沁园春·长沙》《帽子的秘密》《夏洛的网》《呼兰河传》《红星照耀中国》《纸短情长——美得窒息的宋词》《可爱的中国》《小王子》《将进酒》《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毛泽东传》等众多经典作品。孩子们仿佛找到了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他们自觉利用课余时间,一次又一次地练习高声朗读文章,良好朗读风气的形成使课外阅读也无需再督促了。

二、资源共享,丰富阅读体验

鲁迅先生曾告诫少年朋友要广泛阅读,博采众长。为了分丰富学生阅读体会,教师给学生推荐适合年龄特点,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的课外读物。让学生深入持久地阅读下去,养成习惯,从而提高读写能力。

例如上《草船借箭》一课,我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孩子们兴趣高极了,尤其是男同学,几乎人人都想读“三国”。建宇同学最突出,全套四十八本,本本齐了。那段时间学生一围在一起就讲“三国演义”,什么“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英战吕布”“火烧赤壁”……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尝到了课外阅读的甜头,自然而然就会养生自觉阅读的习惯。

为了让每个学生读有所获,可以让全班同学每人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摘录优美句子、段落。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三开展摘录“好词佳句”评选活动,把“优秀作品”在学习园地上展示。长此以往,学生厚积薄发,文章中不乏优美的词句,语言表达文通意顺,习作水平不断提高。

三、授人以渔,提高读写能力

南宋学者陈善说:读书须知出入法。部编教材新开设的“快乐读书吧”板块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相关书目中掌握阅读方法,并能举一反三,延伸到更多的课外阅读中去。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的教学,对于二年级的孩子,阅读中肯定会遇到很多不懂的地方,就需要老师给他们渗透阅读方法。如在品读精彩文段时,孩子们遇到了“照料”“热心”等几个读不懂的词语,老师让他们把词语送回到文本中,鼓励他们尝试联系上下文猜猜词语的意思,在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渗透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意思的方法。再如在尝试复述故事的环节中,老师就可以让孩子们借助课文的插图,边观察边想象,先在小组里互相复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再通过故事大王评选活动,让他们分享阅读的快乐,最后提醒他们阅读童话故事时要关注书里的插图,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这个有趣的故事,这是一个很好的阅读方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拓宽课外阅读渠道,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吸取养分,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法宝,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课外阅读的发展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身担的职责。

猜你喜欢
读写能力拓宽意林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英语学科读写能力培养与思辨能力测评衔接研究
我省拓宽企业“混改”——不搞“一刀切”、不搞“拉郎配”
意林双周历(2017.4.1—2017.4.15)
意林双周历(11.16—11.30)
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研讨
意林双周历(11.1—11.15)
意林双周历(10.16—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