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图画,提升写话质量

2024-01-19 13:40东莞市道滘镇南城小学叶群娣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图意年段小鹿

文/东莞市道滘镇南城小学 叶群娣

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关键期,低年段写话训练是写作的起步,是培养写作能力的纽带和桥梁,如何落实新课标的精神,探索低年段看图写话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火眼金睛,细致观察

美国教育家格雷夫斯说:“一幅画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写话的线索。”低年段学生的观察能力较弱,不会纵览全局,容易出现片面化。因此,要想学生写出符合图意的文章,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细心观察,掌握看图的方法。首先,要看懂图画。让学生区分画面是单图还是多图呈现。如果图画单一,就要把握好全局,准确捕捉图意所呈现的主体要素。如果是多幅图,应引导学生观察每幅图的异同及联系,将多幅图连成一个完整的、有条理的故事。其次,要看透图画。如果说看懂图意,把握主题是打实路基,确定路向,那么有序观察则是方寸之间的精心铺设。在进行写话训练时,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看清图中的细节,如:人物的外表、动作、神情等。同时,运用“串问”“填空”“比较”“分解”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用望远镜把画面看全,用放大镜把画面看细。

二、巧架梯子,提升实效

会说的不一定会写,如何做到说写结合,说写同步呢?那就要给学生架设梯子,掌握方法,降低写话的难度,才能激发写话的热情。其一,把句子写长是把话写好的前提。如“小鸟在飞”,把它拉长变成“可爱的小鸟在蓝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这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才能取得较好效果。从一年级句子起步开始,就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创设真实的情境,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激发表达动机。其二,大胆地展开合理的想象是写好话的基础。教师通过适当的提问,引导学生把静止的事物想象成为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生物,从一个动作想到前后的的一连串或相关动作,从一幅画面想到多个画面,从多幅画面想到一个有趣的故事,这就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捕捉想象点。如:练习“老虎和小鹿”为主题的写话。首先,我让学生把图看懂,找出画面的主角;接着,观察画中的地点,以及老虎和小鹿的动作、表情;最后,通过提问:“小鹿能逃走吗”“它是怎样逃走的”“它会说些什么”“老虎心里又想了些什么?”这样给画面添砖加瓦,让画面逐渐丰满起来。其三,仿写是提高写话水平的有效途径。从词到句,从段到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选择文本中合适的图文,通过反复品读,把握句子的结构,以读促写。如:教学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时,我充分利用文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两个句子,引导学生观察课后图画进行句子仿写的训练,让他们有例可依,再鼓励他们举一反三,由模仿向创作过渡,培养创新的能力。

三、关注生活,善用资源

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生活更是表达的源头。生活如画,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为学生的写话训练提供了许多资源。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自创图画或照片等形式,比如让学生在废旧报纸、杂志、相册中剪出自己喜欢的图画、照片贴在写话本上,给图画配上相应的文字说明;外出游玩拍下精彩开心的瞬间……收集写话的素材,让他们言之有物,有话可写,这样“图”“话”结合,拓宽写话的空间,也激发了写话的兴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看图写话训练教学,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阶梯地引领学生练好基本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点燃学生写话的热情,让他们体会写话的乐趣,一定能收到水到渠成、妙笔生花的效果。

猜你喜欢
图意年段小鹿
小鹿的跑道
弄清图意写明启示
弄清图意 写明启示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学会看懂图意
写话要符合图意
小鹿跳跳棋
小鹿跳鞍马